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能以其清洁、可再生、储量广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利用。风力发电在船舶上利用是一种新型的风能利用形式。该文介绍风力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形式,以及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风力发电在船舶上应用存在的限制因素,当前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风力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多年的风电技术发展,陆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陆上风力的不稳定、位置距离用电区较远、风电能力饱和等诸多问题慢慢体现出来,相比之下,海上风能具有平均风速高、风速稳定、距离负荷中心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国相继选择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国内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广阔海上风电过去几年在大量项目  相似文献   

3.
祁斌 《中国船检》2015,(2):88-91
在目前燃油成本高企、运力供大于求,以及排放控制区越来越多,环保法规更趋严格的背景下,风能,作为船舶的一种"原始"动力,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得益于过去的风帆动力船舶都是跟随信风航行,因此主要的航运港口均建在了信风最强的地方,这对风动力的发展称得上是一种利好。近年来,已有不少公司和研究机构对船舶风动力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诞生了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风能的现代化利用。曼彻斯特大学的Michael Traut博士目前正在逐步完善一系列模型以评估各种风力推进系统在商船航运领域应用的潜力,包括  相似文献   

4.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基于机翼理论的风翼帆船利用风能辅助推进的特性.在仿真软件Fluent的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当采用风帆助航技术时,对风帆产生的推力及由此引起船舶阻力变化进行了分析,从而对风帆助航技术的效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得出了远洋船舶利用清洁能源(风能)在经济性与环保性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风帆助航技术应用于大型远洋船舶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眼下,国内陆上风电发展如火如荼,海上风电也不甘势弱。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7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的规划显示,中国希望在"十二五"末年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GW,到2020年达到30GW。预计将有几千台海上风电机组需要建设。虽然海上风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因为我国的海上风机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的大部分单位传统领域  相似文献   

6.
依据对风能和太阳能应用发展现况的调研,针对现有边际油田开发项目,通过风能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探讨了风能和太阳能在边际油田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就风能发电及风光互补发电在海洋边际油田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基于翼型理论的风帆助航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目前船舶利用风能辅助推进的方式,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翼型风帆和传统风帆的动力特性.对船舶应用基于翼型理论的风帆助航技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船舶采用风帆助航技术的必要性及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飞 《中国船检》2005,(12):50-5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越发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节约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在我国能源危机与日俱增的今天,尽快发展可再生资源更成为当务之急。2005年,“近海风能”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我国近海风能资源预计可达7.5亿千瓦,是陆上风能资源的3倍。与此同时,世界风能协会主席麦卡特认为,中国发展风力发电将大有可为。那么,近海风能究竟能否成为中国能源危机的重要助力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形式,在很多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技术也在船舶上展开应用。本文对风力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展开研究,对风力发电的几种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分析几种应用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对风光互补混合式发电系统进行研究,对其系统框架和参数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以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补充,保障船舶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技术的核心在于结构的振动特性是结构物理参数的函数,结构损伤也就意味着结构物理参数的改变,而物理参数的改变必然引起结构振动特性的改变.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涵义和应用现状,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风能在船上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船舶通过改善发动机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几乎已达到极致,而利用清洁、可再生的风能或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推进船舶已成为各国新的研究方向,以在保持船舶航速不变的同时减小燃油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风能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利用起来具有不破坏生态结构、环保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风电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风电发展提出了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11,(6):102
"风能温室气体排放关键问题研究"项目启动经风能协会指定,由CCSC牵头组织实施的"风能温室气体排放关键问题研究"子课题启动会议6月3日在CCSC召开,风能协会、风电业主、整机制造商、主要零部件制造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技术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就下一步风电子课题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最终在课题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排放量的边界界定、下步工作重点及各单位分工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安飞 《中国船检》2008,(11):70-73
10月29日,2008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风能业精英齐聚中国,共论风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其中,四位国际知名企业家就业相关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为金融危机中的产业指明了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海运业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在21世纪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中国提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为航运业实现绿色低碳提出了要求.本文总结天然气、醇类、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燃料和技术,提出新能源技术在船舶动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特别在大型...  相似文献   

16.
风与人类生息相关,有史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风能、风帆的文字记载,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风帆作为船舶航行的一种动力,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和利用风帆的国家之一,在夏禹时期就开始利用风帆助航了。在《物原》上有这样的记载:“燧人以瓠济水,伏羲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20年6月—2021年6月持续1年的声学雷达测风数据分析了天津滨海测站上空近地层的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天津滨海附近海域近地风速、风向表现出较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观测期间110 m高度平均风速为(5.73±2.42) 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82.37±249.60) W/m2;有3个主风向,NNW方向、WSW方向和E方向;1个主风能方向,NNW方向。测站近地层风向较分散,风能方向相对集中,风能资源能级综合评级为1级。此外,结果表明:CCMP风场数据在天津滨海附近准确性较高,可作为风能资源评估的可靠参考资料。文章研究结果可为天津滨海附近油田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和风电工程开发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利用风能来为船舶提供推进力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随着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日益深入,业界对清洁、零排放能源的需求愈加突显,人们开始重新挖掘风能在现代船舶上的应用潜力,风力推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两年,在航运碳减排要求的驱动下,业界明显加大了对新型风力推进装置和风帆动力船舶的研发投入,该技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风力推动船舶航行是人类利用风能最实用最有效和最有深远影响的技术发明和创造,为船舶的大型化发展、长距离航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风帆是利用自然风力的船舶推进有效工具。中国船帆不同于西洋船帆,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改进、提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帆船依靠这种别具特色的船帆乘风破浪无往不前。林林总总的中国船帆  相似文献   

20.
《船舶工程》2011,(2):100
2011年4月8日-10日,倍受风电产业界关注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中国上海海上风电设备及技术展览会(CWEE2011)"在上海隆重开幕!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人声鼎沸,来自国内外风电制造企业、专家、学者、采购商、新能源发电运营商等再次相聚共享盛举!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由中国农机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力机械分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专业委员会、世界风能协会、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德瑞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承办。自2007年成功创办以来,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业界闻名的品牌展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