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物探方法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察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长大深埋隧道工程任务很多,高质量的勘察效果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通过云雾山隧道的综合物探方法探查,介绍了EH4法、高密度电法、电阻率测深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仪器,并且结合地质调查和钻探结果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国内各道路勘察设计企业中,数字横断面的地质填绘工作成为制约勘察设计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项目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调研,研究适合横断面地质填绘特点的解决方案,开发相应的软件,以全面打通勘察设计的数据流通环节。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市场调研,选定适宜进行横断面地质填绘工作的硬件设备,然后在配套的软件环境下开发出相应的数字横断面地质填绘软件。研究结果:利用平板电脑和自主开发的“横断面地质填绘系统”成功实现野外作业与内业数据管理。研究结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象横断面地质填绘这类以往难以实现数字化处理的工作,也可以通过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特长隧道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太行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查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方法: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太行山隧道岩溶、地下水不发育,不会发生大的突水突泥、岩爆、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全隧道除长约4.5 km的膏溶角砾岩和部分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外,整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目前隧道施工进展顺利,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结论: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以地质调绘为基础,发挥遥感的宏观作用,利用物探解译、钻探验证,开展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和分析评价是做好隧道地质勘察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燕山隧道位于燕山山脉西段,其间发育一处较完整的火山喷发-侵入旋回,导致其地质条件复杂。应用综合勘察技术基本查明了该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系统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应用范围、工作程序和应用成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隧址区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局部发育岩性接触带和构造破碎带,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施工揭露与勘察结果基本相符,表明综合勘察应用效果较好。该隧道的实践经验证明,以航测遥感分析判译及区域大面积地质调绘为基础,结合物探测试和钻探验证的综合勘察技术是地质条件复杂的高风险长大隧道勘察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隧道的勘探技术研究,一直是我国铁路隧道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钻探及调绘等手段在隧道勘探中有较大的局限性,采用新方法技术是提高隧道勘察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玉(溪)磨(憨)线特长隧道—大金山隧道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阐述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原理、资料采集、地形校正等内容。以音频大地电磁法为主、结合钻探及地质调绘等手段,宏观上查明隧道的地质条件,为深孔钻探孔位布置和隧道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铁路选线地质勘察中,隧道勘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白乌铁路大黑山隧道的勘察实践中,综合应用了天然源大地电磁法、地震折射法等物探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成果,为隧道地质评价和铁路选线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寿山隧道为特长隧道,其工程规模大,埋深大,需勘察范围广,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了详细查清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及时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指导并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在勘察阶段采用遥感、大面积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综合试验、测试相结合的地质综合勘察技术,在施工阶段,采用地质编录、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勘察效率及质量,补充地质资料、指导及保证安全施工,取得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山区长大、深埋、地形地质复杂隧道,在勘察及施工阶段分别采用综合勘察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其方法是必要、合理、恰当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性质 ,运用遥感技术、地质调绘、综合物探及地质钻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对胶新铁路诸城至新沂段进行了加深地质工作。工作中充分发挥遥感判释的指导作用 ,采用 1∶3 5万航片进行地质填图 ,采用不同的物探组合模式 ,查清了沂沭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和影响线路方案的主要断裂的分布、性质及其活动性 ,为地质选线和线位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明确了在地质复杂地区开展综合勘察对地质选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土梁峁区在我国西北分布广泛,由于地表被厚层风积黄土覆盖,给该地区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以宝鸡一兰州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的勘察工作为例,针对黄土梁峁区的地形地质及隧道工程特点,采用了航片判释、地面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查明了隧道区地层岩性、构造的分布及特征,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长大隧道三维可视化遥感地质解译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 《铁道工程学报》2011,(11):13-18,62
研究目的:向莆铁路长大隧道众多,在地面地质调查中存在地形高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植被发育、基岩露头少、勘察周期短、大面积地质测绘难等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比例尺区域工程地质信息。研究结论:基于研究多源地质资料信息化集成、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建模和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方法,建立了向莆铁路戴云山—高盖山段的线路、地貌、地质等三维场景,进行地貌特征、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的定量解译。解译成果可有效指导地质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保证长大隧道大比例尺地质调查精度。  相似文献   

11.
王辉 《铁道勘察》2013,(4):60-63
介绍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运用综合勘察方法:多声道地震反射结合钻探,纵横波测试,钻孔数字录相,电测井,抽水试验等手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铁测量基准的建立与应用及对测量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西安地铁测量基准控制网的现状,指出目前基准控制网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建立稳定、完整、具有起算参数的测量基准网,对基准网的维护和使用提出相应的办法。针对西安特殊的地质条件(地裂缝和沉降漏斗),提出利用基准网对地裂缝和沉降漏斗进行监测的办法,为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裂缝作为一种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工程建设有着较大危害,西安三类场地地裂缝是其中勘察难度较大的一类。以地铁工程中的地裂缝勘察为项目依托,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以地层层位变化、土层物理性质差异、地下水位差异作为切入点来系统分析该类地裂缝,发现并判定其位置,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沉管隧道综合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彦军 《铁道勘察》2005,31(1):10-12
以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工程勘察为例,介绍沉管隧道综合勘察的方法和工作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水文测验,河势推演分析和河工模型。  相似文献   

15.
据说,巴黎地铁是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巴黎任何一点,以500米作为半径画一个圆,那么这个圆里一定会有一个地铁站。素有“欧洲的十字路口”之称的里尔工业区,凭借其优良的地理位置及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很快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商务与交通中心。飞速发展的法国TGV高速列车,以其超过300公里的时速,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有轨列车…… 没有去过法国的人很难想象她的轨道交通系统究竟有多方便、多快捷。旅程中,我们感受了法国充沛的阳光、怡人的景致、人民的热情,并揭开了她轨道交通的传奇之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在深圳市地铁3号线工程勘测中大量运用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如应用航测正射影像、航测数字化测图及纵横断面测绘、GPS定位技术、全站仪、数字水准仪与计算机组合测量和数据处理系统;通过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乌克兰铁路1952年—1992年间电动车组购置情况,重点介绍了卢甘斯克内燃机车公司的情况以及该公司近年来制造的新型内燃动车组与电动车组的主要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8.
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结构与技术特点,重点对WindowsCEt Linux2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用户在再开发过程中所必须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并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优化城市总体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所发挥的作用,已是不用置疑的客观现实.我国大、中城市政府部门对此都已有所认识和深刻体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已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轨道交通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落成,新兴项目又接踵而来,已形成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20.
孟宪军 《铁道勘察》2004,30(5):48-49
介绍了Civilcad、LeicaTc180 0全站仪和Access数据库在既有地铁测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