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北京市轨道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30日,轨道交通节能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节能工程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研讨会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6日,由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指导,北京城建集团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城建PPP实务论坛在北京北苑宾馆开坛论道。由北京城建集团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牵头成立的北京城建PPP研究中心也在此举行了揭牌仪式。北京城建PPP研究中心将以国家PPP发展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资源优势互补为条件,以PPP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0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委会年会暨"轻轨与中运量制式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长春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由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协办。  相似文献   

5.
<正>7月14日,顺义区后沙峪镇安宁大街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顺义区现代有轨电车T2线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作为继亦庄有轨电车项目之后,北京市第2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有轨电车项目,一直备受各方关注。有轨电车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标志着该公司以PPP模式在现代有轨电车的领域开展投资建设运营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8月12日,现代交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技术标准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现代交通创新联盟。作为发起单位代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经理王汉军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目前全国有轨电车总规划里程达到5 000 km,有轨电车等现代交通业正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现代交通创新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代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6]581号),标志着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申报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设计研究院。公司注册资金1 000万元人民币,办公场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A座5层。公司具备现代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有着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公司现拥有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甲级、建筑专业乙级、市政行业专业乙级的设计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资质,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并被评定为AAA级信用等级企业。业务范围包括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咨询、评估等,在轨道交通的网络化专项设计与管理、深层空间地铁设计建造、综合减振、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轨道振动源、传播及控制措施、减振设计原则、减振现状及发展等的分析,确定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减振结构,一般减振地段采用弹性扣件轨道结构,并铺设区间无缝线路;中等减振地段采用轨道减振器扣件;高等减振地段采用梯形轨枕轨道结构;特殊减振地段采用金属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结构。并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各专业设计者通力协作、综合治理,以达到预期的减振降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的有关问题。研究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振动起源、传播方式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目前常用的几种轨道减振结构等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总结了轨道减振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研究各种轨道减振结构型式、结构特征、减振效果及工程造价等;对轨道减振结构及减振效果进行了细化分类;对轨道减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出了建议。研究结论:轨道减振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满足国家环保要求,除采取轨道减振措施外,还应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车辆基地上盖开发项目,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要求,采用装配式住宅技术,这成为北京市车辆基地上盖开发新的研究方向.以北京市轨道车辆基地上盖开发项目为依托,对装配式住宅与上盖开发的契合度进行论述,从规划层面、建筑单体、结构荷载、地铁运营4个维度,对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装配式住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北...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7月30—31日,由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工程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办,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铁道学会、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铁道学会等单位协办的第四届铁道工程关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RE2016)在北京交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结构技术措施。对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的结构形式、部件选型进行设计分析,并辅以模拟计算手段对道床部分典型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借鉴国铁养护维修典型年运量理论对地下线有砟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进行分析,认为道床几何尺寸、纵横阻力等稳定性指标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设备选型合理可行,养护维修工作量适中,认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技术具备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名单的公告》(住建部公告第1406号),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杨秀仁总工程师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本届评选与上一届时隔六年,杨秀仁是本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杨秀仁设计大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轨枕由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加劲材料等构成。为研究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垂向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双块式轨枕分析车辆、轮轨系统、轨道系统以及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性能满足行车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标准要求;车辆、轮轨系统及轨道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略有增大,轨道下部结构及桥梁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有所减小。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在满足现有规范使用要求的同时具有一定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采用的轨道结构牢固稳定、耐久、绝缘、防腐等特性,能够确保行车安全和乘坐的舒适性,轨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合适的刚度和弹性并符合减振降噪等要求,养护维修工作量少,系统阐述亦庄线轨道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工程中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减振器布置优化、钢弹簧浮置板钢筋笼铺设形式、大号码道岔研究及道床形式优化等内容,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重载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重载铁路因其运量多、轴重大,大大加剧了轨道结构的伤损,给轨道结构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从国内外重载铁路运输发展入手,在深入总结、分析国内外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国内重载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对国内重载铁路轨道技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重载铁路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过程中应遵循轨道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并重、新型轨道部件研制与新型养修设备研制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结构理论研究;积极推进新型轨道结构研发及新型轨道部件研制;加强重载铁路轨道检测与养护维修技术研究;加快研制多品种、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  相似文献   

18.
减振垫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高等减振措施中常用的一种轨道结构。为了研究减振垫轨道结构对车致环境振动的影响,首先对减振垫轨道的模态进行分析,其次建立了地铁列车-减振垫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分为两个子模型,将子模型1中的竖向轮轨力作为子模型2的外加激励,计算分析了轨道板、隧道壁、地面和楼层的车致振动加速度特性与振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列车运营引起的振动在传递途径中,竖向振动加速度由轨道板到隧道壁的衰减量远大于由隧道壁到地面的衰减量,楼层和地面的竖向振动加速度水平基本相当;轨道板、隧道壁、地面和楼层的1/3倍频程加速度级两个峰值对应的中心频率31.5 Hz、80 Hz与轨道板第5阶、第10阶主振型的固有频率有关;减振垫轨道的中心频率介于3.15 Hz和8 Hz之间的减振效果较好;隧道埋深大于11 m,以及采用减振垫轨道结构的情况下,隧道正上方地面和楼层的Z振级最大值均小于70 dB,能够满足环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铁路轨道结构沿线路纵向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固体物理领域研究表明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具有带隙特性。以有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从轨道结构周期特征出发,开展弹性波在轨道结构中传播特性的研究。建立周期性轨道结构模型并将钢轨考虑为Timoshenko梁,基于Bloch定理和传递矩阵法求解周期性轨道结构中弹性波的频散曲线,得到轨道结构带隙范围;利用弹性波叠加原理,计算简谐荷载作用下无限长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采用功率流方法分析弯曲波能量在周期性轨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轨道结构具有明显的带隙特征,在带隙范围内弹性波在轨道结构中无法自由传播,且外界激励也无法向系统输入能量;通带范围内可进行能量的输入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由于隧道内净空的限制,重载铁路长大隧道内宜铺设无砟轨道,弹性支撑块式无砟轨道(LVT)以其良好的减振性能逐渐在重载铁路中得到应用。为研究不同轴重和加载方式下LVT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本文以蒙华铁路重载铁路隧道应用的LVT为例,通过建立LVT结构有限元模型,以探讨LVT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为LVT轨道结构的优化以及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 LVT结构能够保证30 t轴重下静力学性能安全性,当轴重由30 t提高至42 t,钢轨弯矩、轨道结构部件应力及位移幅值增长量在40%左右;横向荷载对轨道结构横向位移及应力的影响显著,板端加载时道床板及底座板应力增量分别为284%、1 000%;(2)横向荷载作用下,除支承块横向应力下降,钢轨弯矩、支承块纵向应力、道床板应力、底座板应力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道床板及底座板应力分别增长400%、530%;(3)板端加载时荷载由相邻扣件共同承担,扣件节点反力峰值有所下降,荷载作用点下竖向荷载分配比例由2∶1降低至4∶1,横向荷载分配比例由67%降低至47%;(4)本研究结果对重载铁路中LVT轨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