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在地铁开挖过程中,由于受不均匀沉降和沉降速率变化的影响,容易造成建筑物结构出现裂缝,当裂缝宽度变化超出容许值时将严重危及建筑物安全,因此对地铁施工期间建筑物裂缝宽度变化进行全天候、连续、准确的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先进的物联网传感技术,通过裂缝传感器实现裂缝宽度变化全天候、连续性在线监测,并结合云计算平台服务器实现数据实时存储,可对数据进行快速的量化分析,实现高效、动态监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
12月19日,武汉市副市长岳勇在向中央和省安全督察组汇报时说,武汉市计划增加630万元投资,为地铁施工配备“远程诊断系统”,全天候地对地铁施工进行监控。该设备通过在重点监控点安装数据采集器,实时收集各项指标,比如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幅度等,再实时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后方的平台系统,由各方面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武汉市已有8套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说明房屋的容许变形是制定地铁隧道施工方法的前提,提出基于旧房屋的破损情况来反分析确定容许变形值的方法,建立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比较表,明确对于大刚度建筑物采用倾斜度(差异沉降)、小刚度建筑物采用裂缝宽度表征破坏,并给出相应的容许变形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比分析当前沉降槽宽度的计算方法,优选出O'ReillyNew经验公式。然后通过成都地铁7号线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对O'ReillyNew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得出地表沉降最大值,绘制沉降曲线,从而达到预测地表沉降的目的。经成都地铁3号线的实测数据验证,修正后的经验公式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沉降槽宽度,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直径9.0 m级的土压平衡盾构与一般地铁常规盾构(直径6.2 m左右),从设备基本参数以及施工工作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现场实测数据(30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以及10组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对直径9.0 m级的盾构暗挖施工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地层损失率、沉降槽宽度系数等沉降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分析研究。以上工作可以为获得可靠的地表变形预测提供方法参数基础,同时可以为9.0 m级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及其优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林峰 《铁道建筑》2023,(1):100-104
依据杭州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深基坑近接既有地铁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深基坑施工时地表沉降、支撑轴力以及地铁隧道沉降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加固区宽度、强度和近接水平间距,分析各因素对地铁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随着施工的进行,钢支撑轴力和拱顶沉降基本呈线性增长,拱底总体上先抬升再沉降。地铁隧道水平位移与加固区宽度、强度和水平间距呈负相关,但水平间距在4~7 m时位移变化幅度较小;地铁隧道拱腰最大水平位移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为加固区宽度>加固区强度>水平间距,地铁隧道水平位移对加固区宽度和强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建筑物等工程日益增多,此类工程中对桥梁、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严,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通过模拟计算和沉降分析可事先得到沉降控制曲线,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在未主动对桥梁采取顶升技术的条件下,通过长台阶、快封闭、上导洞等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暗挖施工对桥梁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可有效控制沉降、节约投资,为地铁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及其他建筑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北站在既有建筑物下横向扩挖工程为背景,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横向扩挖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扩挖工程不同扩挖宽度、不同车站层数施工时引起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基础沉降和掌子面水平位移的规律,以及扩挖前超前大管棚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所产生的地表沉降、基础沉降与相对沉降、掌子面水平位移均较小,满足施工要求和不同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9.
结合武汉地铁3号线19标段双线隧道施工,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的方法,研究盾构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变形特征,并根据同一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沉降差判定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建筑物处明显增大,建筑物所在位置及其周围土体呈现整体倾斜变形;隧道横向上建筑物长宽比越大,地层滑移角及沉降槽宽度越大;建筑物和基础的沉降变形与隧道施工动态相关,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安全性降低。由此可知,盾构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非常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地铁1号线葛望区间下穿三层框架结构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盾构掘进对上覆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断面最大累计沉降值发生在两隧道对称轴线上,沉降槽基本呈正太分布曲线;纵向沉降曲线所呈现的规律与上部无结构荷载影响时基本一致;上部建筑结构沉降曲线包括3个平稳和2个剧变阶段,且二次沉降规律明显;上部建筑物荷载对沉降槽宽度及反弯点的位置影响不大,最终沉降会明显增大;地表最大沉降随偏心比e0的增大逐渐降低,当e0=1.5时,隧道的最大沉降与上部无结构荷载影响时基本一致,但沉降槽宽度相比而言有所增大;先掘进建筑物下伏隧道、增大注浆压力有利于控制上部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地面建筑物沉降、地面沉降变形的不同要求对沉降控制问题做出分析,给出相关的控制基准值经验公式。结合南京地铁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具体情况,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及建筑沉降进行细致监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在设计及施工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非线弹性及线弹性本构模型,对长春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北京大街站区间双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到了使得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最小的最佳工序,以期为长春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基坑周边土体应力场变化和土体位移,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影响。本文以杭州市地铁汽车城站深基坑为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使邻近建筑物地基土体沉降量超出规定,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对建筑物基础注浆加固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都地铁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大量实测数据,结合成都市砂卵石地层性质,在正常盾构工况下,运用Peck公式对各典型断面实测数据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出沉降槽宽度系数i和地层损失率η。深入分析公式中沉降槽宽度i,地层损失率η与隧道埋深及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关性,并得出适应于该地层下的Peck公式参数与隧道埋深及地层性质的关系公式和Peck公式参数取值范围。运用沉降叠加原理,建立正常工况下,砂卵石地层双线平行盾构开挖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并与成都其它砂卵石区域盾构开挖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实例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成都市及其它地区相似地层下地铁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盾构扩挖地铁车站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采用盾构扩挖解决了城市地铁盾构在不具备设置接收井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的难题。结合盾构扩挖法施工,研究了施工中对周围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地层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扩挖阶段,无论从建筑物的内力变化量上,还是建筑物基础沉降值或沉降差值上都要明显大于盾构阶段,并且建筑物底部结构的变形量大于顶部框架结构,结构底层柱和梁的内力变化趋势不同,应加强重点构筑物的监测,以防基础沉降差过大造成框架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依托西安地铁4号线某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穿既有建筑物时,CRD(交叉中隔)工法产生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最小,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诱发的变形最大,CD(中隔墙)工法位于两者之间,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宜采用CRD工法进行施工;隧道正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对建筑物竖向沉降影响较大,对差异沉降影响较小,而旁穿时引起的差异沉降较大;采取保护措施后,利用CRD工法进行施工引起的地表以及建筑物沉降均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地铁1号线汽车北站-流亭机场站盾构区间穿越软弱砂层及下穿建筑物为背景,分别建立两个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与监控量测结果进行比对,研究盾构施工引起围岩扰动的变形情况和既有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中,两个模型的沉降峰值均发生在隧道拱顶正上方,各施工步序中,拱顶的下沉量大于地表沉降量和建筑物下沉量。监测数据表明,地表累计沉降的最大值发生在隧道左线和右线正上方,分别为-11. 9 mm、-13. 1 mm,建筑物累计沉降值为-13. 1 mm,符合安全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地层移动以保证基坑周边临近建筑物的安全,是设计以及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无锡地铁N号线与沪宁城际某站地下配套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城际高架桥墩沉降的因素、沉降机理的讨论,对设计计算值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如何控制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地铁建设项目逐年递增,但地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如施工范围内地表沉降、施工周边建筑物倾斜坍塌及地面塌陷等,严重威胁在建区域内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针对地铁隧道施工环节地表沉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西安地铁某线路隧道开挖工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MIDASGTSNX软件数值模拟,研究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沉降变化规律。现有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采取当前处理措施,最大沉降量将超出预警值,可达43.3mm。基于此,提出合理的预加固沉降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地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一地铁区间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为例,研究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及其时程分布规律。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基于Peck公式进行地表沉降分布的回归分析,并通过修正,得到最大程度包络实测数据的高斯曲线,从而得到地表沉降的范围;基于Logistic函数模型,进行地表沉降随时间变化的回归分析,得到地表沉降时程分布规律和沉降速度时程分布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地表沉降时空预测曲线与隧道的土层性质、施工方法等密切相关。计算得到的沉降槽宽度系数、地层损失率、时间参数等可为预测沉降的时空分布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