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是目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即: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更新和引导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在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固有优势基础上,通过以车站为核心的城市再生,提升集约型城市的内在品质,重组城市结构。以深圳前海枢纽规划设计为案例,从开发规模及用途规划提案、客流及设施规模等方面论述如何构建以枢纽车站为核心的,具有聚集性、便利性、象征性、生态型的“站城一体化”城市空间。为车站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设计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圳尚无成功案例。探索西丽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方案,是深圳打造新一代高品质枢纽、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介绍了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总结了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基本策略。基于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结合西丽高铁枢纽实际特点开展了规划探索,以空间一体化统筹交通枢纽与城市开发总体布局,以交通一体化统筹枢纽接驳设施布局,以建筑一体化统筹枢纽功能多样性,并提出加强枢纽空间产权划分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为解决城市"摊大饼"的无序发展,开展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开发,构成了高强度、高密度、紧凑型的复合式立体三维车站城.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化开发、车站舒适空间的营造、城市功能的完善、商业设施的配置及文化设施的导入等手段,提升了车站的公共性、文化性、便利性和舒适性.通过统一策划、同步规划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铁“八纵八横”网络化建设,铁路交汇处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铁路综合枢纽。而由于早期车站建设的局限性,既有车站、配套客运枢纽已无法满足现在及将来的客运需求,如何借助新建铁路建设契机,对既有车站及周边客运枢纽进行升级改造成为铁路建设的又一课题。以京沪高铁既有滁州站为例,对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最大程度减弱铁路对城市的南北向切割,以及新旧车站容量分布与城市人口分布不均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枢纽建筑单体布置分散等问题,采用一体化枢纽设计思路,提出从交通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形象一体化3个不同维度开展一体化设计实践,成功解决了枢纽总体布局、交通接驳、城市空间联系、交通枢纽形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一代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正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然而,针对智慧交通枢纽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智慧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的实现路径及建设方案也各不相同,尚处于探索阶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结合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依托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在阐述枢纽运营管理模式及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枢纽运营管理目前存在的诸如信息化水平低、旅客出行体验差、商业开发乏力等痛点,明确枢纽在生产运营、旅客服务、商业开发方面的智慧化需求,并据此提出智慧枢纽平台设计方案,包括平台定位、平台总体架构,以及IaaS、DaaS、PaaS、SaaS各层和云平台、云管平台、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等的具体设计,以期为类似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论述柳州铁路枢纽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分析了柳州枢纽的客货交流量。根据柳州枢纽场站的规划布局及柳肇铁路引入的技术条件,提出柳肇铁路引入柳州枢纽的3个方案。经过对各方案的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柳肇铁路客货分线引入进德站方案,该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便于运营管理。并且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柳肇铁路引入后,对接轨站进德站和柳州枢纽客货运系统的影响,即:柳肇铁路按客货分线引入进德站,货车线按方向别外包湘桂线引入进德站湘桂车场,车站规模维持现状,仅对车站咽喉进行改造;客车按方向别外包柳南线引入进德站柳南车场,由于柳南客运专线设计时预留了柳肇线接入车站条件,故柳南车场维持原设计规模。柳南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工程,柳州站按照6台11线规模进行改扩建,故柳州站规模可以满足枢纽内客车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TOD开发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空间开发模式以最大程度发挥TOD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带动、引导作用,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空间开发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站域空间开发需研究的因素(即车站类别、站域空间功能、线站位规划及车站选址、预测开发规模),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对点状、线状、网状3种站域空间开发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为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空间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荣华 《铁道货运》2007,(10):29-34
根据大连枢纽的现状,结合哈大客运专线引入和城市发展规划,对大连枢纽新建第二客运站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既有南关岭站北端新建第二客运站的方案,研究确定大连枢纽客运站的作业分工和车站规模,并对哈大客运专线引入大连枢纽进行方案比选,推荐经过新大连站利用既有线引入大连站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铁路上海西站枢纽的最新规划方案,在充分虑上海西站改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成及上海西站南广场地块开发的背景下,从地下和地上空利用、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上海西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其设计理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复合同发展的铁路车站站前广场.  相似文献   

10.
国铁、地铁车站的一体化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北区董家口站枢纽为例,根据城市规划、现状地形、建设时序、换乘条件、周边衔接等实际情况,对青连铁路董家口站、青岛地铁13号线董家口站的一体化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备选方案进行比选.最后提出该枢纽站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以达到提高换乘效...  相似文献   

11.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区核心片区,是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境口岸、道路公交、出租、旅游大巴等交通设施及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是前海合作区的对外交通中心及通勤中心。采用以乘客体验为核心的站城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遵循集约化枢纽布局、管道化交通组织及站城一体设计原则,制定了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对后续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考虑规划条件、市政道路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从可实施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过多考虑了控制因素,限制了车站建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四环路站为例,在充分结合周边控制因素及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车站与桥梁共建及附属一体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1)地铁车站主体与规划公路桥在竖向可实现共建设计,平面上实现共路由;(2)不同建设时序情况下,将地块分段实施,可实现车站附属与地块深度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枢纽3个发展阶段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梳理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深圳新的城市发展定位与要求,从枢纽总体布局、枢纽设施及空间组织、枢纽站城一体化、智慧枢纽4个方面阐述新时期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创新探索.展望未来,提出轨道交通枢纽应以功能为导向完善布局及与城市空间体系和综合...  相似文献   

14.
从铁路车站站址选择、铁路车站在城市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铁路车站进入城市枢纽引起的枢纽各线疏解等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设计的一些经验及技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高铁枢纽成为各城市的交通中心,应融入"智慧化"城市建设。分析我国高铁枢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建高铁枢纽应构建一体化管控体系,采用BIM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高铁枢纽的智慧规划、智慧设计、智慧建设、智慧运营与管理,为人们提供更现代化的换乘出行服务,实现站、城融合,同时实现枢纽本身各系统集成、安全、精细、智慧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铁路与地方之间的融合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高铁站枢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探索和研究,力求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有益的创新性实践。研究结论:(1)高铁站枢纽呈现出交通一体化、土地集约化、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给城市带来的"高铁红利"最终要靠高铁站枢纽建设来实现;(3)以"政策导向"为支撑,以"多方共赢"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创新性地进行高铁"全线统筹",是解决当前高铁站枢纽建设困境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铁站枢纽及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国铁站房的布局关系为出发点,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枢纽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重点研究高铁枢纽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枢纽重要性的变化、城市规划定位和轨道交通的定位及规划布局的变化、城轨站厅层和国铁出站层的关系,阐述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布局、特征、原则和关键因素,并对高铁枢纽发展形势下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铁路枢纽地区计划不统一、编组站及周边站各自为战、效率低下的困境,借鉴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理念,创新研究铁路货运枢纽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铁路枢纽内包含编组站、周边站的计划、行车、调车管控一体化,统筹机车、车辆、车站、货运等资源,指挥监督实际的作业按计划执行,实现调度所宏观调控和枢纽精细化管理的两级管控,使运输资源利用最...  相似文献   

20.
高铁车站的综合开发是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综合开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客流决定着综合开发的需求,车站区位影响着开发需求,城市规模及发展规划影响着开发方向。从铁路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客流、区位、城市规模及发展规划等对车站综合开发的影响,为选线中站址选择提供参考,并结合昌赣客专泰和段方案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