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点连式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的设计方法,驼峰各坡段的设计特点是:用易行车在有利的溜放条件下,从峰顶溜到Ⅰ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的始端,其速度不超过容许的最大速度来设计加速区,用难行车在不利的溜条件下,从峰顶溜到Ⅱ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的始端,其速度不超过容许的最大速度来设计高速区,减速区的坡度应尽可能使易行车在有利的溜放条件下不加速,其坡度可采用0.0‰-2.5‰,打靶区的坡度一般采用0.6-1.0‰。  相似文献   

2.
根据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各级制动位减速器的关联性和协作性及其设置位置、担当制动任务的不同,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对各级制动位的合理能高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在深入分析重载大轴重货车车场内超速连挂和轻载车辆逆向大风条件下溜放不到位这一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其根本原因是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出口定速模型在车组溜放出口定速中单位基本阻力取值不合理,和没有考虑车组溜放时环境条件变化. 基于此,提出了单位合阻力的概念,根据车组溜放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间隔制动出口动态定速模型. 利用模糊逻辑的不确定信息处理能力,兼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目的制动出口定速模型. 最后,通过驼峰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驼峰车组溜放速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对客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道路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工作时对客车前、后桥的制动力分配和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客车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参与制动过程时,将形成两个同步附着系数点,其中一个出现在附着系数很小时,另一个点低于原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两个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持续制动形式、变速器档位和汽车行驶速度有关。这样汽车在附着系数很小和比较大的道路上使用发动机制动或排气制动的同时,如果需要利用主制动器进一步减速,则可能处于不稳定的制动状态。由此表明持续制动系统的工作将使汽车的制动特性和稳定性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在制动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原铁路货车溜放风阻力试验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研究与计算机辅助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能适于驼峰设计与溜放控制精度的函数关系,精确、高效地计算车辆溜放风阻力,为驼峰设计与控制理论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矩形速度曲线设计的理论设想,对我国点式(实质上包括点连式)控制的小型自动化驼峰纵断面的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驼峰溜放部分的加速坡的长度、陡度及其合理的变坡点、目标速度、中间坡的陡度、峰高计算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确定了其合理的取值范围。该文还通过设计示例,证实了所论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在设计示例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我国驼峰调车场24股及其以下取消间隔制动位采用点式控制小型自动化驼峰进行设计的主张,这在我国自动化驼峰设计中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汽车安全状况的CST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与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之间的联系,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整体水平,提出了基于汽车安全状况的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CST)控制系统思想.即以单片机控制技术为核心,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实时检测,判断制动系统安全状况,利用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本车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运用行车安全距离模型以确定本车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制动失效和制动不良,或距离超出安全范围时,则立即将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推出至全伸状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当制动系统完好或安全隐患不复存在时,则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自动回缩,实现根据汽车所处的安全状况自动确定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系统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驼峰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动化驼峰峰高、制动能力、目的制动控制距离等相关问题的计算方法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证,以使自动化驼峰设计更为合理,运营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说明在驼峰车场平面布置确定之后,坡度设计一般采取下列步骤:а)计算峰顶总高度,原则是保证难行车辆在冬季,逆风情况下能达到预定的计算地点。照此原则,峰项总高度应等于难行车辆在上述情况下全部溜放过程中运行基本阻力,空气及风阻力,曲线阻力和道岔阻力所消耗的位能。б)减速机能力及数目之计算。原则是在同一总高度上的易行车辆在夏季,顺风情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列车超速运行或可能闯红灯而机车司机精神不振或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对制动机的操纵能力时,能在非司机操纵条件下接受监控装置的常用制动电指令去控制机车制动电指令去控制机车制动机按设计要求实施自动常用强迫制动的接口装置。阐述了该接口装置的结构,作用原理以及设计,试验,运用考核及鉴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原铁路货车溜放风阻力试验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研究与计算机辅助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能适于驼峰设计与溜放控制精度的函数关系,精确、高效地计算车辆溜放风阻力,为驼峰设计与控制理论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空制动系统,建立了新型电空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后确定系统参数,预测了各种常用制动与紧急制动时列车制动能力的变化和纵向冲动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空气制动相比,新型电空制动系统制动能力更强,制动能力增强的效果与减压量相关,常用制动时减压量越大,制动能力增强越明显,减压170 kPa时制动距离缩短30%以上,紧急制动时制动能力变化不大.从车钩力看,电空制动能够降低车钩力,减压量越大降低车钩力效果越明显,减压170 kPa时车钩力缩短56%.新型的电空制动系统不仅能够提升制动力,降低列车纵向冲动,同时具有对车辆改造部件少,改造期间具有兼容性好的特点,适合中国货车大保有量装备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的控制机理,尤其是对其制动力矩Tb与车轮滑移率S的收敛特性和收敛区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该收敛区域恰与制动稳定区重合,从而可使车辆的制动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本文在防抱制动系统对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方面也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了空电联合制动电气制动的指令传输的各种方式与不同的控制策略,提出了1M1T编组动车组的制动指令传输和控制的实用方案,并给出拖车空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方式的控电制动运算图。建议国产化城市轨道车辆DC100V,交换2进制编码作制动级位指令宾长距离传输、拖车空气制动优先补足控制方式的空电联合制动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防滑效率计算方法准确性低、评价效果差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列车制动防滑过程中轮轨黏着系数变化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修正了列车制动防滑过程减速度峰值包络线,使其接近理想减速度曲线,进而提出一种新型防滑效率计算方法;结合列车制动防滑系统实际工作原理,搭建了列车制动防滑效率仿真验证平台,在仿真层面验证了减速度包络线修正的正确性和新型防滑效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不同仿真工况下对比分析了6种防滑效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防滑性能评价效果,并基于实车防滑试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搭建的列车制动防滑效率仿真验证平台所得列车制动时间、制动距离等计算结果与相同工况下实车防滑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可用来验证和分析防滑效率计算方法与防滑性能评价效果;修正后的减速度峰值包络线与理想减速度曲线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5%;当防滑控制策略不变时,新型防滑效率计算方法对列车在不同制动级位和黏着水平下的仿真结果相差不超过1.1%,试验结果相差不超过3.5%,且防滑效率均小于100%,稳定性良好;采用不同防滑控制策略时,新型防滑效率计算方法的仿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控制策略对应的防滑效率与其防滑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子制动系统车轮滑移率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引入车轮滑移率进行模型的线性化,通过控制理论及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谈谈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故障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系统。就是汽车在制动过程中防些车轮抱死,避免车轮在路面上进行滑拖(滑移),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DFSS方法,针对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制动踏板感觉存在"偏软"的问题,对制动减速度低于0.3 g的制动工况下的制动踏板力和制动踏板行程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用户新车性能调查数据及客户呼声,确定客户关注的性能指标;其次,通过制动性能试验获取上述性能指标与制动减速度的关系,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值;然后,结合制动系统开发经验,通过普氏选择方法,确定制动系统配置的最优方案;最后,分析并确定控制因子和噪声因子,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制动踏板力和制动踏板行程的优化值,并与目标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值和目标值有良好的吻合度,为后续优化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一种台试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车轮和检验台滚筒等旋转部分转动惯量已知后,通过测量检验台滚筒在自由减速过程和制动减速过程中的角减速度,实现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行,由于减轻甚至避免了车轮和滚筒之间的打滑现象,检测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制动器的效能,检测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轨道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涡流制动的原理,引入了“迎流的”有限地计算具有速度矢量项的有限元方程,根据电磁力的麦克斯韦定理计算了列车的制动力,结果表明:轨道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在列车低速区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列车高速区则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下降,在某一列车速度下,制动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