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光激励发光材料BaFCl:Eu中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及发光性质,利用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BaFCl:Eu中稀土离子Eu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09,(18):56-56
“通明”蓄光自发光膜是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发光膜效果如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硅酸盐、亚克力材料加工而成的贴膜,具有发光初始亮度高、发光时间长、耐候性优良等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电脑刻划性能,产品无毒、无放射、化学性能稳定。目前,该产品的型号及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NaCl:Eu^2+的电子俘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aCl:Eu^2+粉末样品,测量了发光和光激励发光特必上材料可记录用紫外光写入的信息,用绿光读出,读出信号的蓝光,本文初步探讨了这材料的电子俘获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蓄能发光涂料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发光材料掺量对蓄能发光涂料制备工艺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单势垒模型,通过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导出了电子的隧穿系数公式,形象地描述了量子楔形与扫描隧道显微镜之间的隧道谱特性。考虑有限温度下费米面的模糊以及能级分裂后,可平缓能级附近电流的突变,使理论曲线更加接近于实验。但是,在偏压为负的情况下,隧穿电流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型掺Er离子化合物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了此材料在短波段上的转换发光光谱和激光光谱,初步研究了它们在短波段的上转换发光过程,短波段的上转换发光分别为三光子或四光子过程,还比较了掺杂敏 化剂和不掺敏化剂两情况下的上转换发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SnO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蒸发法制备氧化锡薄膜,结合相关理论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锡薄膜,研究了温度、基片距离和环境压力对薄膜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谱仪对薄膜进行了成分及结构测试,用阴极发光方法测定了薄膜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普通标线存在易污损、在眩光、弱光等条件下可辨别性差的缺点,研制了一种溶剂型自发光标线漆,使其在需要加强安全的区域,通过发光标线指引,增强机动车行驶安全性,减小人员及车辆的事故。应用结果表明,发光标线漆具有很好的发光效果。  相似文献   

9.
LED(发光二极管)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低场型电致半导体发光器件,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它突破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蜡烛灯,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近年又出现新型LED灯。LED是英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发光效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0.
自发光式交通标志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视认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实验研究结论,结合交通标志设计中人体视觉行为的特征,对自发光式标志的亮度、对比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发光式交通标志最佳亮度范围与对比度值,对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冰  李寿伟 《交通标准化》2014,(15):189-193
隧道内的安全逃生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隧道蓄光能自发光逃生系统是提升隧道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隧道自发光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的组成、标识物规格尺寸、布置间距和安装要求等内容展开研究,设计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满足亮度与自洁净要求,起到了指示、引导、告知的作用,为隧道内司乘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将发光层进行多次堆叠构造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验说明,在总厚度相同而各发光层厚度比不同的条件下,器件呈现不同的发光特性。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存在明显的变化,器件颜色由蓝光到近白光变化显著,器件的亮度和效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公路交通标志设计规范,综合考虑自发光标志本身特点,通过研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普通公路的自发光标志及补光系统,从而解决了在供电条件不好及无供电条件时,行人及畜力车夜间对交通标志的盲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有源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具有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三极管,并测试评价了其基本电气、光学特性.研制的有机电致发光三极管,采用酞氰铜和喹啉铝蒸发膜作为作用层,由测试结果可知,较低的栅极偏压可控制由源极注入到喹啉铝发光层的载流子,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制作梳状铝栅极结构,获得了高速、高电流密度等良好的三极管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5.
简要的对长余辉材料的类型、发光原理及制备方法进行说明,综述了长余辉材料在公路行业中的最新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工程,通过建立新隧施工力学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新隧施工锚杆应力特性、新隧对原隧影响的锚杆应力特性以及隧道改扩建施工初期支护锚杆长度参数优化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为专业理论数据体系的完善及同类工程施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Er^3 和Yb^3 掺杂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退火前后两种样品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上转换发光光谱及其强度随泵浦光强的变化,并对比讨论了其上转换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8.
市政下穿隧道与高架桥合建工程结构体系复杂,影响合建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合建结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序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特性需要在结构设计阶段研究清楚。基于实际工程对地下结构与高架桥合建工程施工工序对合建结构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桥后隧和先隧后桥在施工工序转换过程中有较小差异,但最终受力状态基本一致;先桥后隧和先隧后桥对基坑变形的最终影响相当,但工序转化过程中差距明显,先桥后隧时,基坑最大隆起为20 mm,先隧后桥时,基坑最大隆起为14 mm,相比减少了30%。合建结构最终的受力变形状态受施工工序的影响较小,但建设过程中先隧后桥更有利于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有效降低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人对视觉理论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在对视觉形成机制的认识上,古人大都认为眼睛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有在接收到外光时才能见物,但也确有一些学者主张眼睛本身可以向外发射光线。古人还对视觉的局限性做过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导致出现视觉局限性的主客观各种因素。他们用视觉局限性理论解释了一些重要科学问题,推进了相应学科的发展。他们对形成视觉局限性的物理机制的探讨,导致光行曲线学说和测不准观念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常余辉自发光材料的特性和山区性限制性航道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常余辉自发光材料在内河桥涵标志上的适用性,并经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测试,研制了常余辉自发光材料的桥涵标志。经验证,该标志能满足夜间引导船舶通行的要求,且具有节能、环保、免保养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