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产品的实物模型进行表面测量,按照逆向工程的过程由测量数据点云完成产品模型的三维CAD建模,在汽车工业的新产品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汽车变速杆罩盖的三维光学测量和基于Imageware软件的逆向造型过程为例。对基于实物的CAD建模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产品的实物模型进行表面测量,按照逆向工程的过程由测量数据点云完成产品模型的三维CAD建模,在汽车工业的新产品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汽车变速杆罩盖的三维光学测量和基于Imageware软件的逆向造型过程为例。对基于实物的CAD建模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逆向工程技术系指在没有图纸和参数的情况下,以实物模型或样件作为依据,通过测绘采集数据后,经过计算机CAD软件来建立三维模型,并根据三维模型改型或编制数控程序,再经历多道工序,加工出最终成品的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过程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行业,是一种手段先进、技术含量大、见效快的高科技应用技术。它  相似文献   

4.
按照传统的研制方法,产品的图纸要设计人员手工绘出,产品外观要等到机试制成功后才能进行评估和确认,然后再进行重复改进,这无疑将会拖延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随着CAD技术的应用广泛开展,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广泛采用了二维、三维CAD技术和工业造型技术,  相似文献   

5.
逆向工程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通过采用Pro/E软件,重点阐述了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零部件的设计流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CAD模型重建和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逆向工程在发动机气道的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运用仿形测量技术和曲面重构技术得到气道CAD模型。复杂曲面实物外形的准确描述为后续CAM/CAE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支撑。气道CAD模型的CFD流场分析作为指导模型修改的依据。优化后的CAD模型经快速成型加工出样件,即可用于生产或实验,与CFD相验证。  相似文献   

7.
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促进三维GIS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方法。首先,针对公路CAD中的路线三维模型与构造物实体模型,分析了三维GIS与公路CAD中数据的集成,进而研究了公路三维GIS的一体化数据组织管理;然后,从三维模型的简化入手,研究了海量数据情况下,公路三维GIS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三维GIS的体系结构模型;最后,探讨了公路三维GIS在公路路线设计和辅助决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慈龙尚  谢月斌 《叉车技术》2006,(4):26-26,32
对于部分工艺设计人员来说,常做的工作就是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CAD图纸(这里指电子版)编写Excel电子表格"材料工艺定额与零件明细表",它将是产品生产管理中主要依靠的技术数据。在产品明细表的编制过程中,工艺人员需打开相关的CAD图,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快速成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成型技术利用所要制造零件的三维CAD模型数据直接生产产品原,并可方便地修改CAD模型后重新制造产品原型,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讲述了叠层制造,光固化立体成型,熔融沉积制造等快速成型制造方法。详细阐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汽车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具体应用于零件设计原型的快速制造,发动机试验研究,快速模具的制造,指出快速成型技术是降低汽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测量仪ATOSⅡ测量系统、点云处理软件Surfacer、三维建模软件UGNX3.0等,以设计效果图的油泥造型或现成实物为对象,结合逆向工程和工业设计特点,对逆向工程速成型在工业设计中的检测分析和建模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逆向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新产品的开发、旧零件的还原以及产品的检测中,它不仅消化和吸收了实物原型和油泥模型,还能修改再设计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逆向工程的方式可以极大的缩短零件的开发周期,因为逆向工程在没有零件CAD文件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重新构建现有经典的设计并开发新设计。文章以汽车模型为例,完整的介绍汽车模型点云数据采集、点云数据的处理、逆向建模以及模型的质量分析逆向过程。  相似文献   

12.
快速成形与直接数字化制造(Rapid Prototyping&Manufacturing)是上世纪80在代末及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新制造技术,其重要意义可与数控技术(CNC)相比。该技术采用材料累加的新成型原理,直接由CAD数据制成三维实体模型。这一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机床、夹具,便可快速而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汽车CAD图纸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车过程中地设计图纸进行使用和管理,建立一个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模型,并结合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E-Mail通讯技术,在通用CAD软件平台AutoCAD上,采用工程数据库技术,用C语言开发了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ADDMS,实现了汽车设计图纸的管理和设计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引用三维CAD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三维CAD的优点和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维CAD的应运趋势.  相似文献   

15.
面向汽车设计的人体建模CAD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是实现汽车设计过程多学科,多领域集成化和并行化的必要条件,是缩短整车开发时间的必然要求,介绍了国外各种人体建模CAD系统,提出了人机工程虚拟设计的概念,重点论述了面向汽车设计的,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即人体测量模型,人体几何形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姿势操纵与运动控制,对我国人体建模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汽车覆盖件拉延工艺CAD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覆盖模具工艺设计及CAD技术的结合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介绍了汽车车身覆盖件的拉延工艺特点和内容,以及在三维CAD环境下汽车覆盖件的拉延工艺设计制造流程,基于具体实例,根据拉延工艺内容分析了在三维CAD环境下汽车顶盖拉延工艺设计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了解有别于传统的拉延工艺设计方式,为今后汽车拉延工艺乃至车型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车身后底板因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而成为白车身设计的难点,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对后底板进行了分析设计。针对逆向设计中后底板形状复杂、点云数量大、倒角、翻边及搭接等技术处理难点做了相应的优化,为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缩短生产周期,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汽车后底板的逆向设计,完成了数据采集、预处理及三维模型的重建,并对逆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为逆向工程方法在汽车车身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汽车焊接夹具CAD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猛  郭钢  冯卫  范明朝 《汽车科技》2001,1(1):11-13
简析了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的特点及现行设计手段的难点,由此提出了三维夹具CAD系统的设计目标和逻辑结构,并在微机平台上开发了此系统。  相似文献   

19.
简单地回顾了传统和采用CAD技术开发汽车的基本过程,以产品的三维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模式,即整体三维变形+局部三维修形=全新产品;充分利用原有产品的所有数据来开发新产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AD的参数化技术实现了单一零件的参数化,参数是“单一”或简单的;整体三维变形技术采用“变形矩阵”,它是三维参数,对整个产品的三维数模实行整体变形,即实现了多维参数化。  相似文献   

20.
CAD/CAM集成环境下汽车车身CA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礼  吴稚 《汽车工程》1993,15(2):92-98
本文在阐述了建立汽车车身CAD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现行车身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CAD/CAM集成环境下新的汽车车身设计的流程,建立了汽车车身CAD的系统结构,分析了实现车身CAD的主要技术即车身表面曲线曲面的构造方式和车身零件三维产品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