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蒋应军  陈忠达  梁峰 《公路》2004,(12):174-177
研究了硅粉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性等路用性能,充分论述了硅粉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路面混凝土中掺加适当的硅粉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最后,对硅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各行各业对于废物利用的需求显著增长。煤矸石是在煤的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累积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环境问题。为了研究煤矸石粉在道路工程中的适用性,通过马歇尔稳定度、间接拉伸强度、水稳定性、回弹模量和耐疲劳性能试验,对煤矸石粉热拌沥青混凝土与石灰石粉、沸石粉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传统填料热拌沥青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与石灰石粉和沸石粉相比,煤矸石粉尤其是煤矸石灰作为填料改善了热拌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煤矸石灰沥青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沥青混凝土有几乎相同的力学性能。另外,采用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来评价煤矸石粉沥青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在很大程度上小于标准值。因此将煤矸石粉作为填料应用在热拌沥青混凝土中不仅可以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虎门二桥大沙水道桥东锚碇锚体都是大体积混凝土,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核电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掺合粉煤灰、矿渣粉以及超缓凝性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化热速率和延缓放热峰值,再通过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及冷却水管等降温措施,大大降低了温峰和内外温差,有效地控制锚体混凝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4.
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设计混合正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超薄沥青混凝土厚度小、集料粒径小,同时要求达到传统面层的密实程度、较好的构造深度及其他使用性能的特点,试验采用混合正交方法,选取粉胶比、沥青类型、集料类型、填料类型、粗集料含量等5个关键影响因素,按粉胶比取4个水平、其余各取2个水平的方案进行配合比试验,考察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等5个关键控制指标,对超薄沥青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当为粉胶比1.3 辉绿岩 SBS改性沥青 水泥 粗集料含量65%的组合时,超薄沥青混凝土的工程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机制砂配制的C6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和性能测试为基础,重点探讨了石粉含量对其强度、弹性模量、干缩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能的影响规律,机制砂中的泥粉含量(MB)小于1.4的机制砂其石粉含量可放宽至10.5%,在此配比范围内配制的混凝土比同条件下的河砂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弹模大、徐变小、抗渗性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桂海 《中外公路》2021,41(5):283-287
该文将石灰石粉等质量替代水泥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研究0%、5%、10%、15%、20%、25%和30%的石灰石粉掺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特性、抗冻耐久性、干缩特性以及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掺量变化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明显,加入石灰石粉后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工作性能得到改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性及耐磨性在石灰石粉掺量较少时得到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则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权衡以上各项性能,建议石灰石粉掺量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7.
彭艳周  陈凯  丁庆军 《公路》2011,(4):160-163
针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以钢渣粉、超细粉煤灰、硅灰等作活性细掺料、细河砂作集料,进行含钢渣粉RPC的研制.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胶比及钢纤维掺量等配比参数对含钢渣粉RPC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含钢渣粉RPC的适宜水胶比、胶砂比及钢纤维掺量.按这些配合比参数在一定的胶凝材料组成下,经...  相似文献   

8.
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和抗冻性能等方面入手,对铁渣粉与水泥混凝土的掺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掺配科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和应用实践表明:在C30~C40级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与铁渣粉的掺配料中,当铁渣粉掺量为20%~50%时,28 d后混凝土强度、抗渗与抗冻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当掺量为25%~40%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9)
为提高钢渣再生利用率,将其磨细成粉并替代部分水泥用于C40道路混凝土中。研究不同钢渣粉替代量对C40混凝土力学性能及28d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钢渣粉掺量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借助压汞试验和直接法,探讨钢渣粉对C40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微观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粉的掺入降低了C40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合适掺量的钢渣粉可提高混凝土28d抗压、抗弯拉强度与抗渗性能;钢渣粉掺量与C40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较好的关联性,与7d抗压强度和28d电通量呈负相关,与28d抗压、抗弯拉强度呈正相关。钢渣粉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降低其水化热对其宏观性能进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4号桥桥头跳车处治工程,对作为台后填料的EPS混凝土各项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表明EPS颗粒与混凝土的密度相差悬殊,采用控制用水量及添加外加剂的方法能有效控制EPS混凝土的分层离析现象。EPS颗粒在混凝土搅拌及成型过程中,受到水泥浆体、砂、石集料的挤压及混凝土自重的影响,容易产生压缩变形,压缩率为40%左右。EPS混凝土受力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表现出塑性材料的部分特点,EPS混凝土弹性模量小,约为普通混凝土(以C15为例)的1/3~1/10。通过对微硅粉、粉煤灰等外加剂对EPS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入微硅粉的掺入,有效减少了EPS混凝土的泌水离析,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但对EPS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不明显,粉煤灰对EPS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改善作用,但减弱EPS混凝土抗折、劈裂强度,减少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1.
从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要求出发,在传统混凝土建筑材料基础上,加入粉煤灰、硅粉、耐碱玻璃纤维等外掺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粉煤灰、硅粉、耐碱玻璃纤维为试验因素、不同掺量为试验水平,构造L9(34)型正交表,寻求不同外掺剂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28 d强度和容重,达到轻质高强的目的.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上述外掺剂最优配合比为粉煤灰掺量20%、硅粉9%、耐碱玻璃纤维1%时,混凝土强度30.5 MPa,容重2 015 kg/m3;并通过对比试验,确认结果达到设计要求.上述试验结果可为小型水工装配式建筑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磷渣粉等量取代水泥研究磷渣粉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磷渣粉替代部分水泥是可行的,磷渣粉等量取代水泥在10%以内时均可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磷渣粉最佳掺量为8%,透水混凝土强度、空隙率和透水系数分别为24.18 MPa、15.37%和2.45 mm/s,满足全透水型路面的使用要求;磷渣粉用作掺合料取代水泥时,有效取代率不高,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3.
以贝壳粉掺量0、5%、10%、15%、20%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50%、100%作为试验变量,制作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对龄期28d外掺贝壳粉再生混凝土开展抗渗性能和耐水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失水率和吸水率随贝壳粉掺量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渗等级为9级,增加贝壳粉掺量,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增加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可使抗渗性能减弱;贝壳粉掺量在0%~10%的再生混凝土耐水性均较好;再生混凝土失水率随贝壳粉掺量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吸水率是不断增大的,二者均随粗骨料取代率的增高而变大。综合考虑最优配比为:掺加再生粗骨料50%、贝壳粉5%~10%左右,再生混凝土抗渗及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王学斌 《隧道建设》2012,32(6):796-801
为评价海底隧道支护结构环境腐蚀性等级和分析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腐蚀性能,采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室内加速腐蚀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厦门翔安隧道二次衬砌外壁环境腐蚀性等级为严重的D级,内壁为非常严重的E级,得到设计采用;矿渣组(水胶比0.36,单掺60%矿渣粉)和共掺组(水胶比0.36,掺15%粉煤灰+60%矿渣粉)综合性能均满足C45强度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推荐作为厦门翔安隧道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参考;根据耐久性设计综合研究成果,厦门翔安隧道最终采用推荐的共掺组二次衬砌配合比方案。  相似文献   

15.
董江涛 《中外公路》2007,27(2):128-131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掺入RAP的水泥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两种类型的RAP(粗和精RAP)材料用来替代同等数量的原生粗的或细的集料。为了减少加入RAP导致的强度损失,在混凝土中也添加了硅粉和高效的减水剂(HRWRA)。制作了总共17批量的混凝土,按照ASTM标准测量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静态抗压弹性模量和稠度指数。测试结果表明随着RAP含量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规律地减少,稠度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介绍加拿大魁北克省舍布鲁克市的一座跨度为60m的预制预应力人行/自行车桥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情况.该桥在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上都有创新,它采用无普通钢筋的后张预应力空腹空间桁架取代了腹板,并将全桥分为6个预制节段,用匹配法浇注施工.该桥的特点是采用了活性粉掺合料混凝土(ReactivePowderConcrete,以下简称活性粉混凝土),其上下弦杆的活性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200MPa.斜腹杆由不锈钢管构成,管内填充活性粉混凝土以提高韧性,其抗压强度达到了350MPa.舍布鲁克人行桥的实践表明,活性粉混凝土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石灰石粉等量替代部分水泥的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当再生骨料混凝土中以10%的石灰石粉等量替代水泥时,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良好;石灰石粉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均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耐磨性;双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复掺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先用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替代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通过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水化热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然后用不同比例的石灰石粉替代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部分细集料,分析了石灰石粉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增大轻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冻融后的抗压强度,降低水化热,但粉煤灰的加入会使抗折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当粉煤灰掺量为25%时各指标都达到最佳值;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石灰石粉的加入使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当石灰石粉替代量为24%时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济南)国际卡车暨零部件展览会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参展的各类型车共60余辆,车型包括重型卡车底盘、厢式车、仓栅车、牵引车、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粉罐运输车等,参展车分属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一汽、东风、北汽福田、北奔6家及其下属专用车、改装车企业,并且又都由其下属的销售公司承办展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钢渣粉对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多种不同的表征方法对钢渣粉的化学成分、矿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明确钢渣粉的理化性质。然后采用钢渣粉替代不同比例的石灰石矿粉制备沥青混凝土,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分析钢渣粉对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粉的理化特征有助于改善其与沥青的相容性,增强沥青胶浆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随着钢渣粉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得到持续改善,尤其当钢渣粉替代量在75%或以上时,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指标提高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