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由于受老路的诸多制约,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笔者结合国内多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经验,分析总结了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原则、路线平纵面拟合设计及安全性评价等设计要点,提出了"多圆复曲线拟合法"来减小平面拟合误差,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特殊困难路段的灵活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为国内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6):294-297
在日益增多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既有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路段改造常常是改扩建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拥堵路段改扩建方案的确定除考虑工程相关因素外,还需结合保通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交通仿真运行验证改扩建方案的合理性。依托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清湖立交-坂澜立交拥堵段的改造工程,介绍高速公路改扩建中交通拥堵路段的改造方案确定过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山区改扩建过程中路线设计不能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而导致造价过高的问题,对山区改扩建公路根据路段特征进行划分,分为平纵指标较好路段、纵坡较大路段、临河路段、过城镇路段等,针对不同路段提出具体的路线设计方案,并结合安全性评价方法对路线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将评价分析的结论反馈到路线设计方案中,对路线进行调整或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使路线不仅符合现场实际,降低工程造价,更能符合改扩建项目的远期规划。  相似文献   

4.
公路扩建施工交通组织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城镇密集区因其开放式交通,行人及车辆状况复杂,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交通组织要求高、难度大,在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和系统的交通组织方案来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产生的干扰。该文依托蚌(埠)-固(镇)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根据路段及改扩建项目特点,介绍了单侧、双侧加宽等几种主要改扩建方式的交通组织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老路城镇路段施工交通组织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旧路改扩建项目中,对旧路检测与评定是项目设计及研究工作的基础。一般检测方法是采用多种手段对全线检测,但这种检测方法针对性不明显,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典型路段的检测方法,在对路面进行数项全线检测的基础上,挑选病害较为典型的路段选用多种手段进行进行重点检测。本文依托实体工程,在典型路段内采用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对旧路路基路面进行详细检测,分析得到旧路破坏原因及层位,并根据全线检测结果和典型路段的检测结果,对旧路进行了划分,并给出相应的处置建议。实践证明该方法可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制定合理的交通分流方案是实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分流路网中部分道路OD分布未知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增量分配法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方案制定方法。通过广东省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实例验证表明,基于该方法制定的分流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合理分流路段交通量。分流路网中的高速公路平均车速在90km/h以上,其他道路平均车速为40~80km/h,饱和度处于[0.15,0.85]区间。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省贞丰至安龙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中,为了解决因强降雨影响致使该公路路基形成滑坡而无法实施原设计方案的问题,针对路基外边缘至基岩面高差较大的路段采用了桩板墙+预应力锚索的支挡加固方案。经过运营验证,采用该方案达到了预期的公路陡坡路基防护效果,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火村至龙山段(G4\G15\G1508广州北二环段)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踏勘了项目沿线情况,分析了该路段改扩建中路线方案选择的限制因素,提出了石湖至北村段改扩建工程两侧整体加宽、北侧分离加宽和中线偏移的方案。对三种改扩建拼宽方案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比较分析,介绍了各方案的优缺点。推荐石湖至北村段工程的改扩建中线偏移方案,可为今后其他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平原区公路衔接点是近年来出现在平原区公路的交通事故多发点之一。在调查几百公里平原区公路的基础上,对平原区公路衔接点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公路衔接点由平原区改扩建公路而形成,兼有路段和交叉口的双重特点,有交叉型和过渡型两种形式。以实际调研中遇到的两个典型路段为例,针对该种路段的特性,对其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安全性的措施和建议。交叉型公路衔接点可以采用信号控制和非信号控制两种方案,过渡型公路衔接点可以采用多种工程方法改善其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沿线片区的快速开发,市政道路通行能力日益饱和,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频发,文中以市政化互通为目的,进行城区高速公路改扩建需求较大。以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为实例,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分析结果,进行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合理确定高速公路横断面拓宽规模,同时通过优化局部路段平面线位,避让敏感控制点,可大量减少房屋拆迁,降低社会稳定风险,提高市政化改造工程的可实施性。因依托工程控制因素多,改造工况复杂,局部路段采用的主线单侧拓宽方案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量不断增长和路网布局的逐年更新,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互通立交布设成了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多肢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在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尚不多见,现有设计规范对此也较少涉及。笔者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安吉枢纽互通立交改扩建项目为例,介绍了多肢枢纽互通立交用于改扩建工程的必要性以及设计中采取的技术思路,在分析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相应设计原则并给出具体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转换段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平 《中外公路》2015,(1):314-318
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时,应根据不同路段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改扩建方式,因此常采用混合加宽的方式,即转换段加宽。转换段施工交通组织较单纯的单侧加宽、双侧加宽更为复杂。该文阐述了转换段加宽特点,并分析了转换段加宽施工组织、交通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以洛三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设计了转换段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针对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双侧加宽的桩板墙方案,从工程方案、保通、项目实施及经济分析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最终认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在双侧加宽时采用桩板墙方案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标准有影响的既有道路适应性、项目功能定位、公路等级与拟定设计速度、车道数测算、交通运行状况、连接路段情况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云南省昭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全面分析各不同影响因素对技术标准的影响。分析研究得出:现有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已接近五级,交通流属拥堵状态;改扩建后的通行能力满足现有及未来通行需求;同时结合项目前后路段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并考虑沿线地形条件,道路技术标准采用值也不宜过高;最后经综合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对道路改扩建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某地区沿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对改扩建中如何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节约工程资金进行了研究,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利用既有道路作为半幅路基,并对既有道路路基进行检测分析,对路基利用进行研究,提出适当加铺直接利用方案,为工程节约了大量资金,为同类改扩建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难点——高填方路堤,探索泡沫轻质材料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将泡沫轻质材料用于优化传统桥台结构,以解决桥头跳车、拓宽路段新旧路堤差异沉降等道路病害。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泡沫轻质材料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皆已成网,形成了区域的运输干线和交通骨架,开辟新路线的新建高速项目越来越少。因此,将现有高速改扩建工程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但拟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往往交通量较大,一旦实施全封闭施工方法中断交通,将会给沿线的国省道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甚至会导致交通瘫痪,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影响。借鉴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分析改扩建工程全过程中对公路本身的交通和安全造成的影响,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去进行主动组织和引导交通。基于此,将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和临时交通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道307、207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天花池路段,根据山区地形,按照"绿色交通、品质工程"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公路改扩建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选择最佳改扩建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109国道河北段进行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以及建设文明样板路工程(GBM工程)的要求。本着:“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总原则,在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设计项目进行大胆创新。针对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视距不良段和路侧危险路段等,设计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罗凯  陈炳阳 《公路》2021,(3):136-139
高速公路在改扩建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允许中断交通,为满足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桥梁伸缩装置快速施工、减少交通导改次数及提升车辆通行的安全性需求,现就装配式梳齿板伸缩装置提出了“预埋—装配”两次施工技术,并在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段改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节约工期近1个月,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