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下八里)—冀蒙界段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并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性护的功能需求,结合客土喷播在边坡上应用技术和方法,在满足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防护的基础上,从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实用的技术,达到边坡生态恢复和稳定性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中,恢复植被经常不能实现可持续生长和演替的现象,以新街~河口高速公路边坡作为试验样板工程展开研究,以水土保持和宫胁法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竹篾栅生态恢复技术,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特点、适应性和技术流程。改变了边坡水土保持防护一贯运用工程技术的先例,从防护技术、表土回填和植被恢复上均实现了生态化,建立了竹篾栅生态恢复技术的集成体系,并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技术为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宫胁法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权  刘春霞  杨汉忠 《公路》2007,(12):137-140
本研究根据宫胁法原理,提出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恢复的理念和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本条件调查,即立地类型和植被环境调查;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措施;乡土植物培育及应用;施工与应用。并把此项研究结果应用于新街至河口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将其作为推广示范基地,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达到近自然状态、缩短演替时间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适宜于邵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24种植物进行层次分析法(AHP)优选实验研究,旨在找出邵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最佳植物种类。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狗牙根、马尾松、刺槐、多花木兰、紫穗槐、胡枝子等7种植物最适合邵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甘肃省宝天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的施工及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成本低、效果好、适合黄土高原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实际情况的一种林草结合生物复合护坡理想模式,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高速公路生态防护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学松  王永林 《公路》2008,(2):101-103
在分析总结云南省以往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新河高速公路C 4、C 5、C 6标段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效果。从设计理念、植物选择与配置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云南省和我国其他相似气候类型地区的公路边坡原生态绿化工作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6.5万多km,边坡生态恢复问题近年来被广泛关注,高速公路的边坡占总绿化的70%以上,其生态恢复成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它涉及到生态补偿、景观水平、地方文化等诸多领域。笔者根据中国各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将全国分成7个气候区,并将中国高速公路的边坡草坪草种按生态适应能力进行排序,提出对应各个区的草种组合方案和使用原则,为各地高速公路边坡草坪草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边坡生态恢复越来越重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新材料的应用也迅速发展。针对边坡生态建设所处的地质特点、分布范围等特点,采用新材料满足张家口坝上高原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以科技示范展示边坡生态恢复。总结该地区公路生态建设新材料的应用,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循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9):347-352
我国西北寒旱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植被的立地条件差,在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时会产生大量劣质边坡,亟需开展生态防护和植被恢复工程。依托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劣质边坡生态防护试验工程,通过设置不同草本、灌木植物组合,结合定期植被恢复效果观测,探究适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物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草本搭配和灌木的配置形式应用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差,受到寒旱区恶劣环境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特征的影响,宜采用单一的植被配置形式进行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建议优选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和同德小花碱茅等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环境绿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华 《公路》2005,(8):369-370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和恢复路基生态环境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绿化的主要目的,“安全、舒适、适用、美观”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宗旨。结合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边坡生态防护以及绿化的实践,系统地阐述了生态防护及绿化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目前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我国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文章主要从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配置、土壤基质、生态防护施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总结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措施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边坡绿化工程,通过调研大量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工程状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生态防护、生态恢复与环境融合和彻底的环境保护的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理念,并提出了采用CF网与乡土灌木混播的综合生态防护方法。通过大量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验证了CF网在植物生长初期提高边坡抗冲刷能力和灌木混播与草灌混播防护效果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应用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工程,效果良好,为福建省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云南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植物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课题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面进行研究,在对云南省安楚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及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并以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作为工程示范点,对适用的植物种类、种子配方进行研究。并对灌草关系进行分析,对边坡绿化施工工艺提出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14.
该文浅谈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结合工程实践,从边坡生态防护原理、护坡植物选择、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比较等四个方面,研究和总结我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态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速公路的绿化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系统的结构、外来物种和挖方边坡绿化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指出生态功能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必须服从生态恢复的基本规律,保证植物系统在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上的异质性;提出外来物种的引种应遵循限制性原则;挖方边坡绿化设计应遵循边坡稳定、水土保持、自然恢复、条件适应和景观协调的原则。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与交通功能的评价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动态效应,对于局部特殊路段应通过动态视觉分析验证设计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几种新技术的设计原理与应用,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植被混凝土技术以及土工布长袋法的应用条件、施工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新技术应用的优势,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对新技术应用提出了改进意见.实践表明,植被混凝土、土工布长袋法等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中具有较严格的应用边界条件,而速藤屏具有适用面广、性价比高的特点,在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建设过程和行为对原地貌产生扰动,对边坡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对边坡进行合理的防护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汕湛高速惠州至清远段为例,从边坡生态防护机理、边坡生态防护难点和边坡生态修复设计三个方面,结合沿线边坡现状及主要修复难点,分析研究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和特点,并进行典型边坡生态修复设计,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对边坡进行合理的生态防护,能够实现护坡、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局地生态环境,实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和协调,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行车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高速公路路堑岩质边坡生态基材喷射护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路堑岩质边坡的生态基材喷射技术原理和施工技术,并从生态护坡理论、生态治理技术、植物选型三方面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基材喷射护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恢复边坡生态环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对空气进行净化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避免流失水土。本文将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项目,详细的论述了CS混合纤维法植灌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希望能对类似的工程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边坡土质、半干旱地区自然概况、边坡角度及坡向、植被草种的选择及使用,对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难点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