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和的心态     
最近,汽车圈子里的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来抵御车市“严寒”。跌宕的2004年让各方人士在预测今年车市的时候叉多了几分慎重。部分专家对2005年的市场表示出谨慎的乐观。预测增长幅度可能在15%左右;当然也有人士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车市会有一次大规模报夏性反弹,但愿如此。总之众说纷纭,但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张伯顺 《轿车情报》2010,(10):34-35
鉴于去年下半年车市的超高速增长,今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汽车行业政策取向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车市正在一条“高开低走、再翘尾反弹”的轨迹中运行。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老人跟踪观察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波动式发展规律10余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应用了一种车市波动分析法.认为2008年中国车市已进入本次波动的“收缩期”,2009年进入“谷底”.下半年到2010年平稳回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以1系数(扩张系数)+2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分析2009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及车市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第1季度车市开始回暖,但仍在“谷底”运行;4、5月继续回暖。据1—5月统计分析,第2季度末我国车市有望提前走出“谷底”,下半年继续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周期,于2010年进入第6次波动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6.
2006年即将成为记忆,2007年又给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纷繁热闹的中国车市亦是如此。 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喷薄释放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今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明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系列问号成了2007年车市猜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汪冬 《汽车情报》2004,(20):31-31
2004年1~5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06.669万辆,仅仅是全国乘用车2003年同期产量的1/3。2004年4月,乘用车销量比3月下降2.72%,而5月乘用车市场又较4月下降20%,各厂商库存迅速增加。面对着车展和车市如此大的“温差”,很多人都希望车展能推动下半年车市的整体上扬,但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30年来已发生了5次波动。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认为:2009年上半年车市走出“谷底”,下半年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2010年中国车市进入“第6次扩张期”。文章阐述了“第6次扩张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使车市按波动规律稳健快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军 《时代汽车》2009,(8):23-24
汽车业不同于其他的日常消费品,国家相关政策的每一次改变,都会直接影响中国车市走向,并更深层次影响着汽车消费者的用车环境。因此,下半年国家还会出台哪些政策拉动车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业内外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11月份车市强势增长了24%,汽车市场是否就此全面复苏?价格大战是否来到?12月车市,依然存在多个悬念。 11、12月份是车市销售最好的时机,从11月份车市的增长势头看,12月车市将会依然飘红。这是企业和销售商的最后冲刺阶段,加上11月份的库存调整到了下半年的最低点,12月份销售有望再创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车市跑完了上半场,在一片“牛气冲天”中圆满地划上了句号。上半年的辉煌能否在下半年继续延续,恐怕是当前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谷底”,以及何时走出“谷底”是目前车市焦点,文章用“车市波动分析法”分析中国2009年一季度汽车市场。对一季度车市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进行回顾,然后用1个系数(扩张系数)2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对如何正视和解决走出“谷底”问题提出了明确观点:指出一季度我国车市仍在“谷底”运行,到2009年下半年有望冲出“谷底”平稳回升。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14.
快意车谈     
孟大可 《汽车驾驶员》2005,(11):F0005-F0005
年底将至,车市又快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此时对今年的车市做盖棺定论未免有些为时尚早。但关注今年下半年的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像厂商所期望的那样出现。而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和优惠,对消费者来说却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消费者的犹豫表现在行动上.而销售和完成任务情况的不乐观却写在了很多厂家或与厂家在一条船上的经销商的脸上。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广大“爱车族”面对2005年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市场变量实在太大,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又有谁能说得清楚——2005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西南汽车信息》2004,(1):31-32
近几年,对汽车市场的预测总是不灵,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市场变量实在太大,只能寄托于“猜想”了。今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汽车市场非常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车市超常发展,让多数人思想准备不足,既兴高采烈,又不好理解,有点“诚惶诚恐”“心里没底”。下面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系作者几年前创建——编者注)对2009年车市情况予以剖析,并对当前发展抒发一点个人浅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上半年,国产乘用车销量高达245万辆,同比增幅为49%。如果不是因为在6月份的销量出现回落,整个车市在上半年增长甚至有望超过60%。专家们认为,中国车市正处于新一轮“井喷”阶段。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么下半年车市走向还能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吗?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在谜一样的国内车市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时代汽车》2010,(1):28-34
2009年车市已经收官,如果仅仅用“牛市”、“火爆”之类的词来形容去年的中国车市肯定不够。在这一年里,汽车市场充斥着太多的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所有关心关注国内外汽车市场的人来说,2009年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汽车导购》2004,(8):46-48
从5月份开始,没有一个关心汽车市场的人不惊呼,“车市怎么了?为什么车突然卖不动了?”“五一”黄金周和北京国际车展都没能让车市火起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叫苦不迭:厂家也联合起来,大规模地调低全系列车型的价格.试图一起来拯救不断下滑的车市。但是,这些行动都没能改变什么,车市依然冷清,消费者仍然持币待购。从2002年的“井喷”到2004年的“持币待购”,刚刚红火了两年多的车市一下子就消沉起来,这似乎让正在不断扩大产量的各大厂家还没有准备好,也令正在加大投资中国这块最广阔市场的国外汽车巨头们感到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