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效率开发一种汽车液压增力制动控制器(HBI).它主要由增压缸等组成,串联于汽车制动主缸与前制动轮缸之间,将制动主缸输出压力制动液增压,送往前制动轮缸.同时还将压力制动液直接送往后制动轮缸,实现汽车增压制动,其制动效率高于现有减压分配阀组成的制动系统效率10%以上.对具有HBI系统的制动性能检测表明,HBI可用于多种车型的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力明显下降100 N左右,制动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汽车液压制动机构是由制动踏板总成、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制动轮缸及车轮制动器等组成,其间由制动管路连通。其作用是将驾驶员作用较小的力经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及制动轮缸,放大后传给车轮制动器,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的液压制动主缸中,有一影响制动性能的部件——残留阀,它位于液压制动主缸制动腔与制动管路之间。在实现制动的过程中,由于脚踏板力的作用,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流过残留阀上的小孔排向管路,通过制动轮缸对制动液压力的传递实现制动;在制动解除后,部份制动液流回制动腔,制动腔内制动液的压力为零,由于残留阀的作用,使轮缸及管路内仍保持一定值的残留压力Pc。残留阀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地改善了车辆的  相似文献   

4.
汽车的安全主要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属于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其功用主要是在汽车进行制动时,自动地调节制动压力,从而防止车轮抱死拖滑,使车轮滑移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以保证车轮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最大。制动压力调节器,位于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它可自动调节车轮制动轮缸的压力,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ABS工作的可靠性。文章重点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液压制动轮缸(俗称分泵)是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性部件,如果其密封性能不良,将导致制动失灵。为保证汽车制动轮缸出厂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我们设计并制成“制动轮缸气动密封试验台”,经轮缸生产厂验收及使用结果,表明能完全满足出厂检测要求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该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为车轮减速控制式,其工作原理(图1)是: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时,制动主缸将制动液加压,通过液压调节器分配给各车轮制动轮缸,推动制中动蹄压紧制动鼓(盘),完成对汽车的制动,装在前、后轮上的速度传感器,将各车轮的转速信号输送给ECU,ECU将这些信号经过计算后适时向液压调节器中的电磁阀发出指令,以控制滑移率。  相似文献   

7.
汽车液压惯性比例阀主要用于现代轿车,它通过汽车制动时的惯性力可自动调节前、后制动轮缸的压力比,亦即自动调节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之比,从而使制动力分配接近轴荷分配,以防止汽车制动甩尾现象,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本文分析了液压惯性比例阀的工作特性及非线性因素对阀特性曲线的影响,并介绍了在生产研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制动轮缸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他借助压缩空气的作用,为制动蹄提供必要的机械力量,以实现汽车的制动或减速。因此,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和行驶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串联式液压双回路制动器主缸(以下简称"制动主缸")已在汽车上使用多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厂家生产的制动主缸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予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1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规定汽车在行车制动时,要求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内必须有足够的工作压力和充足的供油量,这样才能保证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正常工作,使行车制动安全可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制动主缸中前、后活塞的工作行程。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前、后活塞的工作行程之和)应符合表1的要求。如果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较小,达不到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其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估计和压力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液压执行单元中的关键部件回路控制阀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液压特性和电气特性,接着针对回路电磁阀建立了状态方程,采用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电磁阀阀芯行程,从而准确计算出当前制动液流量和制动轮缸压力,然后再依据p-V特性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算法的电磁阀阀芯行程控制算法,通过调节阀芯行程来控制制动轮缸内的制动压力。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和硬件在环台架实验两种方法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轮缸压力估计和压力控制算法能准确跟随控制目标值,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助力器、制动总泵、液压管路及车轮制动器等组成。汽车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后,推动助力器控制阀推杆向前移动.助力器产生助力作用后推动制动主缸推杆及活塞移动.将踏板力转变为制动油液压力.通过液压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上用响应迅速、结构简单的电子制动系统取代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业界在数年前就展开讨论,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研发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相比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电子制动系统省去了液压轮缸、驻车制动装置、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液压制动力分配泵等,从而实现制动系统的简化、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电动主缸引入导致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响应迟滞、摩擦非线性及初始压差对压力控制产生不同影响的问题,通过对集成式线控液压制动(IEHB)系统电动主缸进行开环试验分析,提出一种压力控制策略。结合压力分段控制构架,采用基于辅助增压系数补偿的前馈及反馈PID方法对电动主缸进行调控,同时利用逻辑门限值的方法控制增压阀、减压阀及电动泵,实现了基于该IEHB系统的压力控制器设计。执行机构在环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响应时间约为150 ms,并能较好地实现压力跟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走访了瑞安市耐霸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年轻有为的戴总经理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瑞安耐霸泵业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液压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离合器主缸、离合器工作缸、真空助力器的企业。产品主要适用于桑塔纳、捷达、奥迪、富康、依维柯、213切诺基等车。该公司的全部生产过程,从毛坯→粗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分装→总装→总成试验→成品检  相似文献   

15.
贺吉范 《汽车技术》2000,(10):38-39
NJ1060型汽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中加装了制动加力装置。由真空泵、66-IV型真空增压器、安全缸总成组成液压制动真空增压系统。该系统常见的故障有:66-Ⅳ型真空增压器增压作用不足;制动踏板发硬(踩不动)。166-Ⅳ型真空增压器增压作用不足1.1故障原因 真空源故障,真空度不足;真空增压器控制阀的真空阀、空气阀不密封;真空增压器真空加力室皮膜破损等。1.2故障分析 66-Ⅳ型真空增压器由增压油缸(通称辅助缸,下同)、控制阀、真空加力气室(通称动力缸,下同)构成。控制阀于真空增压器上呈横卧状配置,内部由…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一般由电控单元控制三位三通电磁阀来实现制动轮缸压力的增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的控制。为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介绍了一种采用脉宽调制信号,控制二位三通阀实现三种压力状态控制的技术,给出了二位三通阀的基本结构,论述了PWM信号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厂从1984年起研制日本铃木ST90微型汽车的制动主缸、轮缸和调节器,目前已形成批量生产。主缸为串列双腔式,可形成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分别通过两个独立回路上的前、后轮缸及其调节器对前,后轮进行制动,使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大为提高。目前也适用于国产“长安”、“松花江”、“吉林”、“昌河”、“汉江”等多种微型汽车。‘一、主要性能指标: 1.制动介质 4604 SY4005—81合成制动液 2.工作温度 40℃~70℃ 3.总泵全行程 28mm 4.总泵空行程 <3mm 5.主缸残留压力 0.05±0.03MPa 6.轮缸回程时间≤1.5s 7.正常制动液压 5~7MPa 8.最大工作液压 8.82MPa 9.密封性能主缸和轮缸在8.82MPa的液压作用下,保持3min、无任何渗漏。  相似文献   

18.
谢敏松  李以农 《天津汽车》2007,(4):16-18,31
汽车ABS液压调节器是ABS的执行机构,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制动效能。为研究和评价ABS液压调节器性能,文章在分析调节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AMESim建立了包括液压调节器、制动主缸及制动轮缸的模型,对影响调节器动态响应特性的制动液和控制阀(增、减压阀)结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某型号调节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MESim的汽车ABS液压调节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AMESim建模为调节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捷达轿车ABS系统主要由液压传动系统、车轮转速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各部件在车上的布置见图1。该车采用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其布置见图2。制动主缸的前腔与通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制动主缸的后腔与通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两个制动回路呈对角线交叉型布置。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控制过程中,一般由电控单元控制三位三通电磁阀来实现制动轮缸压力的增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的控制。为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介绍了一种采用脉宽调制(PWM)信号,控制二位三通间实现三种压力状态控制的技术。给出了二位三通阀的基本结构,论述了PWM信号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