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世界海上集装箱贸易的迅速扩大,船公司努力扩大本公司船队并实行船舶大型化,主要港口全力迅速地扩大码头。为了应对大量的货物,硬件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过去数年运输货物的集装箱迅速增加。5年前的2000年,船公司和租箱公司合计,全世界拥有的集装箱以TEU换算约1400万TEU。然而,过去5年间增加了30%以上,已达到1900万TEU以上。集装箱箱队的扩大也就是贸易的扩大,这与中国发运货物的快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使集装箱的价格上升,从2004年到2005年上半年上涨了近5成。  相似文献   

2.
苏骏 《集装箱化》1994,(1):28-29
根据国际集装箱出租商协会(IICL)最近公布的年度数据,去年世界租箱公司的超常购箱并没有使今年的购箱量受到严重影响。据估计,1992年世界租箱公司一共购买海运集装箱60万TEU。其中,最大的11家租箱公司(指金斯塔集装箱公司、全美租箱公司,特赖顿国际租箱公司、特克斯泰纳设备管理公司、跨洋租箱公司、英特浦集装箱公司、克罗诺斯集装箱公司,蒂夫克集装箱租赁公司、海洋集装箱公司、马特森租箱公司以及克卢集装箱集团)的购箱量为57万TEU。  相似文献   

3.
绿邨 《集装箱化》1993,(10):23-23,3
世界集装箱产量在1992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世界制箱业的这一成就是同租箱业的巨大努力分不开的。这一年,世界租箱业的购箱数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一62万TEU,相当于当年产量的54%。租箱公司的购箱量也是在这年首次超过航运公司。世界航运公司估计去年购箱48万TEU。包括铁路、公路、代理行在内的其它行业总共购箱5万TEU(参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1船公司集装箱箱源构成随着集装箱船大型化以及船公司订购的新船陆续下线,船公司相应增加集装箱保有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一般来讲,船公司补充箱源的途径有:(1)自有箱,即船公司直接向造箱厂购买新箱,或者向集装箱租赁公司或集装箱贸易公司等购买旧箱,船公司拥有集装箱所有权;(2)租箱,即船公司(承租人)向集装箱租赁公司(出租人)租用集装箱,船公司在租期内拥有集装箱使用权,集装  相似文献   

5.
关耳 《集装箱化》1994,(12):39-41
据国际集装箱出租业协会(IICL)统计,截止今年1月为止,世界出租箱总数比上年增加3.7%、127 205TEU,达到3574 571TEU,其中加入该协会的11家租箱公司共占3304 571TEU(92.4%),不加入协会的其它公司拥有27万TEU。  相似文献   

6.
五、面向21世纪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货物运输的集装化,特别是水运货物的集装化是全球运输发展的总趋势。根据《国际集装箱化市场分析——租箱市场1998》的统计,1997年全球集装箱保有量已达1150万TEU,预计2007年将达到2100万TEU以上。据统计,到1998年9月1日为止全球手持新船订单的前20名船公司订集装箱船总数达131艘,新增运箱量393066TEU,其中装载4300TEU至6690TEU的船达45艘,占新增船的1/3以上,集装箱船大型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据统计建造一艘5000TEU的船比建造5艘1000TEU的船可节省投资1/3,再加上5艘船的营运费用远高于1艘船的费用,因  相似文献   

7.
国际     
小丁 《集装箱化》1997,(3):38-38
根据《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最近对大型集装箱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000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将被5中强大的航运集团所控制.今后集装籍船公司至少要有5万TEU箱,最大的航运集团公司应有25万。  相似文献   

8.
英国海洋航运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英尺集装箱的单箱营运成本随着集装箱船舶总载箱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有利于降低船公司的船舶营运成本、提高营运效率和效益、增加航线运量,从而保证船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英国海事策略国际咨询机构(MSI)对2010年以来全球集装箱船舶订单的统计,7 600 TEU以上集装箱船舶占新造船舶订单的比例超过70%。  相似文献   

9.
周荣华 《集装箱化》2013,24(8):11-12
1租造箱市场供需关系集装箱是船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的重要设备之一。船公司的集装箱保有量通常与其运力规模和重箱承运量成正比,即运力规模和重箱承运量越大,集装箱保有量就越大。船公司对集装箱的需求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景气程度。例如: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航运市场陷入低谷,租造箱市场也呈现萧条之势,新箱市  相似文献   

10.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1121.5万TEU,比上年增长9%。其中干货增长8%,为1061.2万TEU,冷藏货增长37%,为60.3万TEU。日本航线出口增长6%,为209.5万TEU,进口增长3%,为261万TEU。  相似文献   

11.
国际     
《集装箱化》1995,(8):35-37
集装箱枢纽港争夺战今后5年白热化;1994年海外主要船公司业绩;今年初全世界保有出租箱400万TEU;亚洲船公司首次开设南亚/欧洲航线;亚洲船公司首次打入北欧/南非集装箱航线;日邮、哈劳、东方海皇、东方半岛四公司实施全球合作;公会外船公司对北美往日本的集装箱货物征收码头装卸费。  相似文献   

12.
钟秋 《海运情报》2005,(4):9-12
从大型船公司到中小船公司激烈竞争的亚洲区域内航线已恢复了活跃。2004年,有的船公司受运力不足的影响不得不停止了运输,但更多的是精心安排有限的运力,或与其他船公司协调,集中智慧加强既有航线和开设新航线。东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货流量,按主要船公司的运量水平计,一年已接近900万TEU。越来越明显,中国已是亚洲区域内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边杰 《集装箱化》1997,(1):27-28
随着集装箱运输垒球化的迅速扩展,世界各港口都在积极拓展与之相应的集装箱服务行业。大型船公司在经营集装箱运输中,一般均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自备箱;但对一般中、小型船公司来说.则难以有巨大的财力来配置自备箱。由此.各种为满足集装箱租赁业务的租箱公司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笔在船公司从事集装箱管理业务中,与各租箱公司有过接触和合作,对租赁集装箱的合同及其主要条款有以下一些看法,原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微降0.19%3月份新加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4.4万TEU,环比上升11.9%。一季度共处理箱量763.5万TEU,同比上升1.3%。没能维持去年5.7%的增长率,主要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关键的东南亚市场货量增长放缓,导致新加坡港的中转货量减少,并暂居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低于上海港的780万TEU。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1993,(11):37-37
宁波港自1984年7月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增加幅度较大,至1992年进出口箱量平均递增77.4%。1990年进出口箱量为2.21万TEU,1991年为3.56万TEU,1992年为5.33万TEU,1990-1992年平均箱量递增55.2%。预铡1993年进出口箱量可达6.6万TEU,1995年可达17万TEU,到2000年,通过港口进出的箱量可达84万TEU。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1995,(5):23-23
1994年日本往北欧海上集装箱运量,公会内外船公司合计约35.3万TEU、与上年大致相同。其中公会船公司运量约20.7万TEU,也与上年大致相同,虽然连续二年低于30万TEU,但与1993年比1992年减少约8%相比,去年已停止下降。公会外船公司运量约5.6万TEU,已是1992年以来连续3年低于6万TEU.但与上年相比,已有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聂俊 《中国水运》2004,(9):33-34
分别从枢纽港地位、船公司与租箱公司及集装箱制造厂的合作,、集装箱的选择、多式样联运,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政策支持等方面研究有利于集装箱空箱调运的策略,帮助船公司提高空箱调运效率,降低调运费用。  相似文献   

18.
刘慧 《海运情报》2005,(5):21-22
2004年世界集装箱制造业可谓收获颇丰。由于集装箱需求持续强劲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集装箱产量和价格大幅上扬。价格涨幅最大的为干货箱,上涨了50%,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峰。预计2004年全球集装箱产量将增加15%.达到275万TEU以上,其中将近90%为普通箱,特种箱、冷藏箱、罐式箱和地区箱合计约有30万TEU。另据租箱业统计,2004年集装箱的平均利用率达到95%,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微降0.19% 3月份新加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4.4万TEU,环比上升11.9%.一季度共处理箱量763.5万TEU,同比上升1.3%.没能维持去年5.7%的增长率,主要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关键的东南亚市场货量增长放缓,导致新加坡港的中转货量减少,并暂居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低于上海港的780万TEU.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1-11
2006年8月12日,A.P.穆勒-马士基集团(A.p.MoUe—MaerSk)在丹麦奥登塞船厂将其载箱能力达11000TEU的集装箱船舶命名为“EmmaMaemk”。A.P.穆勒-马士基集团不但从事航运业务,同时还涉足物流、船舶制造以及码头操作管理等领域。A.p.穆勒-马士基集团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船公司,属下的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APMTerminl)经营着分布于全球各地的40多个集装箱码头,其中11个码头正在扩建,另有13个新码头正在建设中;2005年该公司经营的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10万TEU。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意味着适应船舶的港口土工建筑规模、港口设备尺度和性能以及航道和港口水域水深要求的进一步增加,可能会使得船公司从船舶大型化降低的运输成本方面获得的效益,难以抵偿为适应这类船舶改扩建港口、添置大型设备以及浚深航道和港口水域需要的巨额投资而导致的港口建设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提高,由船公司推动的采用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以降低营运成本为目的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将受制于港口。前一阶段船舶的大型化以10000TEU载箱能力为限,A.P.Moiler—Maersk既经营航运又经营码头业务,应该能够更有效地保持船公司与码头利益的平衡,其采用11000TEU集装箱船舶的情况表明,尽管当前因为船舶大型化港口建设成本和经营费用急剧增加,但是还不足以制约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停留在10000TEU载箱能力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