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6):36-39
2005年2月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中远集运在日本厝港、华南航线增挂南沙港;新海丰航运在中国,泰国航线开展新的集装箱运输;新海丰航运今年的集装箱运量将达100万TEU;中海集运与长荣首次进行合作;韩进海运、中远集运将开展印度、中东支线运输;达飞等三公司开设亚洲/南非/南美东岸航线;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9):36-38
中海集运开设环球航线,中远集运开展亚得里亚海支线运输,新海丰集运重新开设连云港/关西航线,烟台国际海运开设华南/九州航线,日本邮船集卡班车8月扩大到重庆。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8):36-38
2006年5月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量,香港浩达加强中日集装箱航线,长荣与韩进海运在南北航线交换箱位,2004年国际贸易中海上集装葙货物和航空货物所占比例(%),美国总统轮船开展日本往马六甲海峡定周班运输,美国联合太平洋在得克萨斯建设铁路新货站,南美轮船北欧亚扩大西行环球航线,南美轮船北欧亚加强中国/印度、中东航线,2005年日本/亚洲间集装箱运输量,日本到发航线航运公会全部废除双重运价制度,商船三井在越南/新加坡间开设新航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6):36-38
中远集运开展武汉/上海洋山港支线运输,中海集运等3家公司开设欧洲/北美东岸新航线,新海丰集运在中国重要港口与日本间开设两条新航线,新海丰集运开设京滨、中京/福州、泉州、厦门航线,东方海外5月开设中东/东南亚航线……  相似文献   

6.
趋向成熟、稳定的中日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日本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约287万TEU,突破300万TEU已近在眼前。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第一次突破200万TEU是在2003年,从那时起仅3年运输规模就扩大了5成。1998年以来,中日间的集装箱货流连续7年以两位数增长。对于日本,中国已牢固地确立了进出口都超过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然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成熟,一直扩大的贸易已出现增速减慢的征兆。虽说去年仍是两位数增长,但双向货流的增长已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日航线营运的船公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化。与中日航线的持续兴旺相反,日本方面认为航线环境已极为严峻,主要是中国地方船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往日本的运价为适应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往中国的运价因货流不平衡经常处于低位。由于日本大型厂家进人中国,日本船公司从数年前起就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输,但经营非常艰苦。然而,部分中国船公司已从中日航线撤退,日本主要船公司也已减少中日航线的运输,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华晨 《海运情报》2006,(8):10-10,12
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主要集装箱船公司在日本/亚洲区域内航线开展各种各样的运输。该区域内的货流以中国内地发运的货物居多,日本的货物以中转为主,但区域内航线最大的经营者万海航运充实了日本到发的直达航班。其他船公司运用设在日本的中转基地提供十分便利的运输,主要经营中日航线的中国内地船公司已开始大力开拓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8.
十数年来.中日国际轮渡公司艰苦创业.勇于竞争.创新经营.提升服务,实现了一流的班轮运输.创造了一流的服务品牌,赢得了一流的经营业绩,成为中日航线信誉最好、效益最高.服务最优的航运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蔡正荣 《集装箱化》2007,18(11):5-9
1 长江集装箱发展回顾 长江集装箱运输始于1976年,经历了试验、起步、调整和发展4个阶段。1976年-1983年为试验阶段,长江开始运输5t的内贸箱,共4条航线,大多采用甲板驳运输或客班轮捎带运输:1984年-1988年为起步阶段,长江下游开始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主要标志为南京港开辟了南京一香港航线;  相似文献   

10.
邓红梅 《水运管理》2000,(8):18-21,4
滚装运输作为陆上公路网在海上的延伸,将传统船舶的垂直装卸改为水平装卸,减少了码头吊装和货物中转掇运的时间和费用,并可以将公路运输与海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门到门”运输的优势,使客货运输达到最佳效益。由于滚装运输具有众多经济技术优势,在近海航运特别是陆岛运输、海湾运输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先进运输方式。 80年代初开始,滚装运输逐渐得到了国内航运界的重视,先后开辟了20余条航线,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杭州湾和琼州海峡。其中环渤海地区滚装运输起步早,地区经济交往密切,航线航班密集…  相似文献   

11.
航运要闻     
《海运情报》2004,(12):36-36
中国2004年货物海运量将达10亿吨,东车航运与天津振华物流进行业务合作,前三季度中东/日本间VLCC运价平均为WS114.8,中东/日本航线VLCC运价飙升至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华轮威尔森在中日航线开展滚装运输。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亚洲/南非航线南行(往南非)的集装箱运价迅速回升。直到2002年还低迷的运价的好转,主要原因与东西基干航线一样是船舶供求紧张。去年年初起到10月,包括附加费在内每20英尺箱的运价已累计上升七百数十美元,亚洲发运的运价已是一年前的3倍。由于租船市场行情上扬.新参与该航线运输和大幅增加箱位供给都已很难获得好的效益.预计今年的基本状况仍是满载运输。船公司相信运价将进一步改善.但德班港长期拥塞的缓解仍是稳定班期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蒋时飞 《集装箱化》2008,19(3):7-10
0引言 1956年4月26日,IDEALX号船舶载着58个集装箱起航,拉开集装箱海上运输的序幕。集装箱海上运输经历初创期和成长期,于1997年迈入快速成长期。集装箱运输的模式也从单一的海上运输转向“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模式。2000年以后,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开始进入主流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走向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4.
戴唯 《集装箱化》1994,(12):25-27
亚洲/欧洲航线的贸易运输不像另外两条东西向主要集装箱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的贸野运输那样,并无官方统计数据可循。《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根据航运公会所记载的1991年11~1993年12月会员公司和独立船公司在亚洲/北欧、西地中海航线的某些市场的每月运量作出分析,把目前仍未公布的贸易运输量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就客户的一个国际集装箱运输门到门的托运需求案例,根据航运公司的航线计划和航线两端内陆运输的环境,设计了多条路径。并应用网络优化数学模型为航运企业解决网络成本最低化进行了演示。提供了一种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位居第一的中国台湾地区航运巨人万海航运公司,今年2月24日迎来了创立40周年。1965年从木材运输起家的该公司.自1976年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迅速发展。如今由本公司营运的集装箱船达到65艘,仅在亚洲区域内就营运21条航线,年集装箱运输量在230万TEU以上。近年该公司更超出亚洲区域内船公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华晨 《海运情报》2005,(4):26-27
德国赫伯罗特正在扩大亚洲区域内航线的运输体制。从2003年3月利用与东方海外、铁行渣华的共同营运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投入本公司船以来,该公司分阶段开设新航线,充实了亚洲区域内的运输网络。2004年的运输网建设已告一段落,2005年的目光将投向日本,中国间的航线等,继续积极扩大运输网络。作为伟大联盟的成员公司,赫伯罗特虽然拥有以东西基干航线为主的广泛的运输网,但过去没有将亚洲区域内航线作为基干航线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04,(2):25-25
远东至南非南美东周班航线是中远集运公司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辟并经营的传统航线之.十年来,中远集运根据航线市场的不断变化,通过积极调整远东至南非南美东周班航线的运力、航线布局等,扬长避短,凸显优势,为中外货主和客户提供远东至东南亚、南部非洲、南美东岸地区间运输服务.在激烈的航线市场竞争中,远东至南非南美东周班航线以个性化的服务和强大的网络连接赢得了众多中外客户,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09,(11):40-40
在集装箱贸易中,干线上的主航向运输历来是班轮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由于跨太平洋航线的主航向运输增长乏力,亚洲到欧洲航线(按照TEU运距计算,此航线世界排名第一)的沉浮成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集装箱贸易中,干线上的主航向运输历来是班轮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由于跨太平洋航线的主航向运输增长乏力,亚洲到欧洲航线(按照TEU运距计算,此航线世界排名第一)的沉浮成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