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中转业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份,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在上海召开之 际,笔者曾经在《集装箱化》上发表《迈开上海港集装 箱国际中转的步伐》一文,内中谈到作为上海港集装 箱国际中转的硬件条件,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将 于2005年年底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可停靠8000TEU 的集装箱 船,增加220万 TEU 的集装箱吞吐量能力,其后续工程可布置30  相似文献   

2.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10,(3):41-41
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居世界首位 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TEU,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这是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瞿金良  韩兵权 《集装箱化》1999,(10):14-15,24
上海港自1978年开辟中澳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尤其在1996年我国政府作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案后。上海港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上海港继1995年进入世界第20大集装箱港口之列后,1998年跃升至第10位。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2008年吞吐量达到5.82亿吨,连续第4年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2012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201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中 心。上海港的迅速崛起已经达到了航运大厦的顶端,这项成就不得不令人称奇。要达到海运霸主的地位,这个城市似乎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了。  相似文献   

5.
顾家骏 《集装箱化》1995,(12):3-9,29
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1987年为22.4万TEU,居世界第60位。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上海港的TEU吞吐量剧增,在世界备集装箱港的位次不断上升:1988年为第54位,1989年为第51位,1990年为第43位.1991年为第36位,1992年为第31位。199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93.5万TEU,  相似文献   

6.
王军 《中国港口》2003,(6):36-36
<正> 一、当前上海港口岸线管理的依据和主要措施 上海港现行管理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法》、《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上海港口暂行管理办法》、《上海港港章》,以及“八五”期间制订的《上海港口岸线管理办法》《上海港口岸线使用费征收暂行办法》和其他有关法规。港政管理主要原则:首先,岸线是国家的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有偿使用;其次,先规划后建设;第三,强化执法、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基本程序管理;第四,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使岸线使用单位理解而服从于管理;第五,加强协调管理;第六,开展调查研究,强化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时健 《中国港口》2003,(11):17-18
<正> 上海港外高桥第四期工程,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港21世纪现代化的集装箱港区,工程规模为4个全集装箱装卸专用泊位和2个集装箱长江驳泊位,年吞吐能力180万标准箱,主要生产设施和管理设施必须是可靠、实用、高效、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5,(6):43-43
交通部日前在南京召开审查会,通过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这意味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将延伸至南京。届时,从长江口到南京的364km主航道水深将达到10.5m,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全天候通航,第五代集装箱船及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可油上海港直达南京港。  相似文献   

9.
上海港罗泾煤码头工程是上海港开港以来投资最多的基建工程,建设年限为1993~1996年,设计年吞吐量为1千万t,码头通过能力为1230万t,一期工程共建大小泊位9个。文中简要介绍罗泾煤码头一期工程的概况,及其采用的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结构型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众多的沿海港口来说,上海港依然是一个出色的领跑者。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箱,不仅继续位居中国港口的榜首,同时再次领衔世界第一大货运港、第三大集装箱港。站在中国与全球港口的最高点上,上海港面对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更有行进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征程中的挑战,作为上海港口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港口行政管理在应对新的挑战中无疑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集装箱货源综述及增长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是中国港口全面发展的一年,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与去年同比增长29%,达到了1455万TEU,仅次于香港和新加坡,位列世界第三。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港的国际中转量仅为1%左右,绝大部分货源仍然是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维持这种格局。按照上海港务局的预计及发展目标,到2020年上海港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  相似文献   

12.
从大港的货物构成预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顾家骏1993年,上海港的吞吐量达到1.71亿吨,超过神户,成为世界第三大港,为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199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153...  相似文献   

13.
徐剑华  陈良 《中国航海》2006,(3):77-81,94
由于缺少集装箱深水港,每年我国沿海都有大量的集装箱从釜山港、高雄港等转运。上海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将打破这个格局。随着洋山深水港区投入营运,将能保证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凭借经济腹地优势和箱源优势,上海港将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集装箱航线交汇港。随着上海港的发展,吸引韩国釜山、日本的货物从上海港中转将成为可能。因此,上海港可以像新加坡和香港一样发展成为东北亚轴辐式转运中心和航运交汇式转运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近年来飞速发展,2001年位居世界第五大港,年吞吐量633.6万TEU。到2003年11月30日,随着上海外高桥码头第1000万只集装箱的正式起运.标志着上海港跃居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5.
上海港是我国在陆沿海最大、最重要的枢纽港。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经过16年的努力,2001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实现了新的飞跃。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61.2万标准箱,成为继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鹿特丹港之后的世界集装箱第六大港。2001年2月7日,上海市徐匡迪市长在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学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在2001年至2005年这5年中,上海将“初步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本文就此课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2009年1月21日全面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年内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作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可为上海港新增集装箱年吞吐量210万TEU和60万辆汽车。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出席会议并宣布工程开工。  相似文献   

17.
从介绍上海港民生路码头1-4泊位改建工程着手,阐述了上海港老码头改造所采取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谈了对老码头改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12):17-19,8
集装箱吞吐量去年为1128万TEU的上海港,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  相似文献   

19.
上海港是个百年老港,是世界第一大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上海港的生产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正在从老港、大港向强港迈进。到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5亿吨,达到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TEU(标准箱)大关,达到2170万TEU,创历史新高。货物吞吐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港口比较专题系列研究之二──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类型和功能杜其东,陶其钧,汪诚彪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市对外开放的门户。1993年上海港完成的吞吐量为17600万吨,吞吐量排名国际第三。但作为枢纽港,特别是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