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16日,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标湘江隧道开福寺站至滨江新城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城铁I号"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开福寺路地下30 m破土而出,标志着长株潭城际铁路成功穿越湘江。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是我国首条土压平衡盾构铁路隧道,也是国内首个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过江隧道。开福寺站至滨江新城站区间长2 710.7 m,其中穿越湘江段1 100余m。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盾构穿越湘江段地质复杂多变、覆  相似文献   

2.
近日,长株潭城际铁路北线盾构机进入湘江主航道旁的230 m破碎带,开始挑战银盆岭大桥。长株潭城铁斜穿银盆岭大桥,这将开我国城际铁路穿跨江大桥先河。两台直径为9.3 m的盾构机要从银盆岭大桥两个主桥墩下穿过,是否对大桥结构安全有影响?中铁隧道集团长沙城际铁路盾构施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国内有经验的桥隧专家论证,城铁下穿银盆岭湘江大桥对桥梁结构安全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正>长株潭城铁长沙段正加紧建设。其中,河西段将于2015年年底实现"洞通",开福寺站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按照计划,长株潭城铁长沙火车站以南线路有望于2016年通车,长沙火车站以西线路力争2017年完工。长株潭城际铁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全长95.5 km,其中长沙段长约43.5 km,设有12个车站。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特大桥跨湘江段近日顺利合龙,城铁湘潭段成功"飞越"湘江。 湘潭跨湘江特大桥全长约13.86 km,是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最长的特大桥。大桥跨湘江长834.95 m,横跨湘江下游主航道,水流速度快、桥梁净空高,与既有湘黔铁路桥及湘潭湘江三桥距离近。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京津高铁城际延长线全线开通运营,北京南站至于家堡区间只需45 min即可到达。贝壳穹顶自然采光引入地下于家堡站是京津城际延伸线的终点站,沿津秦客运专线经塘沽站至于家堡站,线路全长约45 km,车站规模为3座岛式站台、6条到发线,总建筑面积约为86 300 m2,是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全地下高铁站房。整体设计为地下3层、地面1层:地面层为城际铁路地面站房及配套市政工程旅客、车流的出入口,以及地面的景观公园;地下1层为  相似文献   

6.
<正>连接长株潭城际铁路与石长铁路的长石联络线乌山隧道近日顺利贯通,标志着长石联络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长石联络线起自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西站,向西北下穿规划的常益长铁路,上跨在建的长益高速公路后,以隧道形式穿越乌山,跨过石长铁路后折向西与石长铁路并行,接入石长铁路乌山站,线路正线全长9.16 km。乌山隧道为长石联络线唯一一座暗挖隧道,位于望城区境内,全长471 m。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特点,对城际铁路设计中需要引起注意的线路走向和站点分布、列车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与城区内轨道交通的衔接、联络线以及车站设置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某标准侧式站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城际铁路高架站桥建合一车站站台梁详细设计的特点和施工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5-115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 9.16 km,隧道长 7.05 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 2 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对地下直径线路进行线路设计,工程有望年内开工,2008年前建成通车。北京两大火车站拟建地下连接线…  相似文献   

10.
《公路与汽运》2005,(2):46-46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9.16km,隧道长7.05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2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8,(1)
正2017年12月12日,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公布。根据《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线路全长92.783公里,其中李营至新机场段35.883公里利用原京霸城际的线位。沿线涉及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廊坊市的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雄安新区。全线设黄村站、新机场站、固安东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公路》2008,28(6)
湖南省铁路区域发展规划和湖南省3+5城市群(即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接受专家评审,湖南铁路和城市轨道建设正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按照评审规划,未来5年,湖南将启动投资近3000亿元建设23个铁路项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3+5城市群的城际轨道建设规划首次公开亮相,首期建设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有望2009年启动。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前期紧张的施工建设、运营接管和专家评审等一系列工作,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将于2021年1月23日首班车起开通初期运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长度增至772 km,运营车站数增至459座,其中换乘车站总数增至64座。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线路起自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的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徐汇、长宁、普陀、宝山共5个行政区,连接9座高校、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全长近43 km,初期运营共开通29站,均为地下车站。  相似文献   

14.
王华成 《交通科技》2007,(4):121-123
结合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城际铁路设计经验,根据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运输组织,提出了城际铁路站场设计的基本图型、设计参数和车站总图布置原则,并对旅客换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辉  杨海林 《隧道建设》2016,36(2):221-227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在高黏性与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依托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工程,对土压平衡盾构在浅埋高黏性上软下硬地层掘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改进盾构泡沫系统、改良盾构刀具配置、优化渣土改良等技术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地表沉降,确保盾构安全顺利掘进,通过了浅埋高黏性上软下硬地层。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13日,我国铁路目前最大直径盾构"中原一号"始发,为豫机城际铁路工程2019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河南主导建设的第一条城际铁路项目,豫机城际铁路工程一标连接新郑国际机场与郑州枢纽第三客站郑州南站。本线路从新郑机场站引出,向东穿越南水北调工程后,再向南引入郑州南站,全长约11.1 km。该工程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中原城市群北部地区与南部、东南部地区间的城际客流以及郑合、郑万铁路区际跨线客流,也是郑州南站枢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和《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行业标准(以下简称"线规"和"站规"),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铁路线路设计在铁路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统筹各专业设计的总体作用;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系统性强,且与各专业联系紧密。两项规范是铁路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南)通张(家港)常(熟)地区铁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港、常熟地区规划有沪通铁路、沿江城际和通苏嘉城际等干线,由于研究深度、建设时序不同,需要对3条线路的关系进行研究.文中提出沪通铁路与城际铁路线路别和方向别2种疏解方案.通过对运输组织、近远期工程规模、建设投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考虑近远期结合情况,推荐沪通铁路与通苏嘉、沿江城际方向别引入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长宁大道站主体结构工程最后一仓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标志着2号线全线24座车站工程全部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全长27.764 km,总投资约190亿元,全部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24座(含大东门换乘站)。规划走向基本与长江路全线一致,西起长宁大道站,东至大众路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际铁路不仅加强了城市群之间联系,也带动了沿线站点发展。由于城际铁路对沿线站点周边的基础设施影响较大,在建设前期需要控制开发土地规模,以及合理规划土地开发。文中通过分析城际铁路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优化了城际铁路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同时,在土地开发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利用上述模型预测结果,并综合了沿线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城市人口等指标,进一步建立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站点日均吸引人口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车站吸引客流量,从而对土地开发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以广清城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