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也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持续加大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
产业联盟是解决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阐述产业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构建的动力机制,探讨了广东省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构建的步骤,并提出了政府在产业联盟构建与运行中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在于"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它的组群逻辑不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目录大类进行归类,也不是相近专业间的简单拼凑,而是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前瞻性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的整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西部山区智能交通)"专业群正是基于西部山区智能交通前瞻性发展的需要,沿着"产业需求在哪里?产业需要我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以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为核心,应用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以及领先水平的车路感知融合、车路云控协同等方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全出行链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在智慧道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的综合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产业化落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4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举行。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在产业链的作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及商用部署,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云基础设施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打造"车联网"及商用车大数据平台,加快云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6.
为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文章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行业、省市的碳减排政策,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基础,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领域现有碳减排政策和未来政策设计划分为低碳交通装备、运输结构优化、高效运输组织、引导绿色出行、低碳基础设施、发展智能交通六大类别,分别对现有碳减排政策进行总结并分析相应的政策需求。研究表明: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气候条件偏冷,铁路运输结构调整空间逐步减小,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潜力巨大,公共交通发展还存在一部分空间,后续相关政策应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加强运输装备低碳化转型,加强运输组织,构建公共交通系统;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低碳基础设施不完善,智能交通发展速度较慢,应及时出台低碳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崛起,廊坊市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给智能交通注入新的技术内涵。廊坊市大数据应用系统不在满足单纯的业务处理,转向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信息数据也从"信息孤岛"转向"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交通运行综合分析水平和公众服务质量。本文以廊坊市交通为例,运用数据资源整合理论,对廊坊交通运输信息数据整合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别策划的"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发展论坛"于2018年4月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以"融合与变革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展开讨论。论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教授主持,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院士做主旨报告,题为《关于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考》。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王云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智能交通技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曾任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首届专家组副组长、交通安全主题专家和国家"十三五"智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专家,是国务院第八届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委员。兼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首席科学家等。  相似文献   

10.
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促进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快速发展,本文对我国智能汽车政策体系进行研究,理清政府职能部门关系,建立政策体系框架,剖析重要政策文件,找出现行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政策调整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2月29日,上海嘉定区召开汽车"新四化"产业政策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会.会议期间,《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政策")和《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未来嘉定将重点在智能...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7,(10)
正智能交通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将人、车和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提高既有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智能交通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正政策行业国际召回发改委表示未来重点支持智能汽车等9大领域产业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近期表示,要切实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动能,大力实施生物产业倍增计划,组织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发改委表示未来重点支持智能汽车等9大领域产业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近期表示,要切实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动能,大力实施生物产业倍增计划,组织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9大领域产业。加速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刘勇 《驾驶园》2011,(6):45-45
5月11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中国启动日暨中国道路安全宣传日公益宣传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道路安全,你我同行",活动由国家道路安全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家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得到了博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提高,重庆主城区主要干线及部分支线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致使道路服务水平严重降低。在主城区现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提升现有体系的设想,提出适合重庆的"1个总体目标,3个中心,3个落脚点"的智能交通发展模式,旨在建立以"主城不塞车"为目标的智能交通体系,并建立交通信息采集和数据服务、交通信息发布、交通管理决策支持3个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智能交通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围绕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支撑"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综合交通发展的目标,上海将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升级再造。赋予现有设施新能力、新内涵,主要服务于管理单位,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交通系统效能。多年来,以智能交通为依托的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方面,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架构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基本成网,有效支撑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产业发展将带来例如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城市空气污染减少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国际经验证明,国家政策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启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的竞争,中国政府也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核心、未来相关产业升级的战略制高点,2021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以"强国有我"的积极姿态向上生长,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2021年,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东风"奥力给",商业化无人化"破防",数据安全加强"治愈",L2普及速度令人"大受震撼",消费认知进入"觉醒年代"……留下了许多好故事,标记了产业历史中的多个"元年",也预示着来年的万紫千红。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革命驱动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不断深入,整个产业生态面临深刻变革。近日,以"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为主题的2017 SAECCE在上海举办,来自汽车、交通、通信、IT、电子等跨领域的多位技术专家和学者围绕汽车产业链上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7,(11):7-7
一直积极致力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的丰田汽车公司以最大的参展面积参加了本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Drive ITS Dreams",意为"驾乘智能交通之梦",丰田汽车公司以此为主题的展台上,从"安全"、"交通环境"和"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