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从投放规模上看,汽车广告在广告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从文化角度审视汽车广告现象,引领汽车广告的健康发展,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讨论汽车广告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视角对如何做好汽车广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1895年美国杜里埃兄弟在汽车杂志《无马时代》的创刊号上发布的第一个广告起,距今已近110年。汽车广告史上美好的东西得到了必要的沿袭与传承,至今还在影响着现代广告人。然而,现代社会中体现更多的是汽车广告的变迁与创新。近年来,广告频繁“变脸”,且速度越来越快。当我们全面、客观、深刻地审视中国这个以超过30%的速度快速成长的汽车市场时,就会发现汽车广告越来越紧扣中国市场的脉搏,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本土品牌、合资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在努力做到应“市”而动,并把握好广告运动节奏,这是做实效汽车广告的前提。可以说,没有运动的广告思维就没有实效的汽车广告。  相似文献   

3.
曲涛 《汽车与配件》2009,(34):24-25
每次翻看杂志,我总是会先从广告看起,广告的内容往往代表一个企业在营销和产品上的一些最新动态。在刚刚收到最新的一期某汽车杂志的广告中,笔者发现了客车行业的一个新动向,还是让我们先从广告说起:  相似文献   

4.
广告口号,又叫广告标语。由于口号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反复宣传性,因此它又象产品商标具有标记,识别的功能。人们只要一看到或听到该口号就会联想到使用该口号的广告及其宣传的商品。正因如此,我国汽车生产厂越来越重视广告口号的作用,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许多汽车生产厂不惜以重金向社会征集汽车广告口号。我国已推出了许多汽车广告口号,有些广告口号已是家喻户晓。对这些汽车口号进行欣赏分析,会发现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林燃  周磊 《时代汽车》2016,(Z1):16-17
这不由的让人想起,乐视主题为"世界向东,我们向西"的春节系列广告,对于这则广告的主题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终于,在2016年2月17日,我们突然恍然大悟,乐视"我们向西"的意味深长和战略指向。意味深长的"我们向西"当乐视与阿斯顿·马丁就成立电动汽车合作合资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之时,昭示着乐视超级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造车的中国企业。无疑,这是乐视SEE计划落地的重要一步。对于SEE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广告奖经历了5个年头,在这5年里,中国汽车广告从唯美主义逐渐向够用主义转变。汽车广告的大创意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现在是汽车广告人好好作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1886年,从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各国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汽车工业,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汽车——这位人类历史上的“百岁朋友”改变了我们蓝色星球的传统生活方式,人类文明因此而向前提速了一步,汽车工业进而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从一个不知道汽车的人到今天没有不知道汽车的人,这是一个世纪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当我们驾驶着自己的爱车时,当我们穿行在香车美女惹人眼的车发展中时,我们就应该知道汽车的曾经,也必须知道汽车辉煌背后的艰难,因为你懂得了它的过去,你才能把您对车的感情真正的流露出来,真正的体会到汽车上每一个零件都是用深深地思考和日夜的心血凝聚而成的百年精华!今天,《汽车与安全》文化版块仅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重温汽车发展的世纪之旅,虽然我们感受不到第一辆汽车鸣笛出发的那一刻的激动,但我们应该从现在的思想中去想象它,纪念它。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登百年汽车系列,以供大家鉴赏。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都知道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由卡尔·本茨制造,但是从第一辆汽车的制成到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建立,以及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汽车的诞生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奔驰的汽车帝国在最早期究竟是如何建立的,并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6月,中国的车市依然延续着今年以来强劲的增长势头,也拓破了历年从5月份开始都要以历一段"失落期"的惯例,首次加冕"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称号的过程也几乎板上钉钉地提早完成.  相似文献   

10.
多有视觉冲击印象的广告,一家三口在风雨交加,路障重重的恶劣环境下,居然驾驶着汽车能如此平稳安全地前行。这就是BOSCH科技。从第一套ABS诞生之日,BOSCH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性能改善提升的创造中。  相似文献   

11.
正红旗,诞生于1958年,历经沧桑一甲子,是属于中国人自己最早的高级轿车品牌,是中国乘用车的第一张名片,代表并承载着中国人实现制造汽车的梦想、强大中国汽车产业的责任。对中国人而言,红旗远远超越汽车和一般意义上的品牌形象,而是一份深深的情怀和神圣的记忆。对一汽人而言,红旗,更是一份使命。这份使命,源自65年前我们创立一汽的愿景,源自60年前我们缔造红旗的初心。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是红旗牌  相似文献   

12.
姚明 《汽车运用》2003,(6):14-15
汽车以它独有的魅力,向人们频送秋波。各种各样的有关汽车的精美出版物、气势恢宏的汽车博览会、五彩缤纷的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怦然心动。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轿车的设计和生产中,从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深深地刻下本民族文化的印记。在滚滚车轮中,汽车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一起被传遍世界。 轿车文化的历史渊源 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就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13.
《汽车生活》2011,(7):18-19
仅从每期的封底广告,各位应该就能够看出LOUIS VUITTON是我们的坚定支持者。确实,我得坦率地承认对于一本在过去几年经营状况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汽车刊物来讲,LVMH这样的集团买下我们整年的封底广告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这都拜我们杂志的身份所赐,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10,(25):14-14
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实际意义 对比中美两国5月份汽车销售报表,突然发现所谓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5月份,中国乘用车销售1043220辆。这其中包括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即微型面包车)。同期,与其相对应的美国轻型汽车销量为1103084辆,美国的轻型汽车是指轿车、面包车、SUV和皮卡。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新的一年新的面貌在我们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首先向读者、作者和支持本刊的朋友们致以新年最热烈的祝贺!拜年! 《实用汽车技术》出版五年了,现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应该以新的面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现在条件成熟了。我们高兴地向大家传递一个喜讯:成都普地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已决定支持《实用汽车技术》的发展,并愿将其打造成一份为广大汽车行业人员喜爱的实用汽车技术杂志。现在汽车刊物中,时尚性或豪华版的汽车期刊数十种,可是实用技术类刊物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一般实用技术期刊书摊上不好卖,发行手段受限制,因而利润也低,作为投资者,都愿意参与出  相似文献   

16.
第一汽车制造厂是1953年动工兴建的,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从总装配线上装出了第一辆我国自己制造的解放牌CA10型四吨载货汽车。到今年2月已生产了一百万辆汽车,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十多年来,我们对CA10型系列产品不断改进,1960年正式将汽车型号改为CA10B型。CA10B型汽车是我国目前保有量最多的汽车,在生产CA10B型汽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解决了转向沉重、驾驶室闷热和水箱开锅等三大缺陷,改进项目上千项,产品性能比CA10型有很大提高。1982年又进行了十多项改进,并改为CA10C型,为汽车运输业提供了装载  相似文献   

17.
说起汽车大家会滔滔不绝地说到很多很多经典车,但这125年来的汽车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而我们这期讲的都是以小为题的内容,但这个小可以是质量的小,也可以是观点的小,这也就是我从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说起的原因,这是一个揭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展览,也是和国内车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国内的车展更像一个展销会。而针对法兰克福车展我个人认为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就是汽车的小排放,第二就是汽车的小众化。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10,(2):109-109
最早的汽车广告诞生在1900年,它不是某款车的广告而是美国第一家汽车厂竣工的消息,这家汽车厂叫奥兹莫尔比汽车厂奥兹父子在工厂门口竖立起一块醒目的标志牌,上书“世界最大的汽车工厂”。  相似文献   

19.
《汽车知识》2010,(2):2-2
<正>从2002年创刊至今,《汽车知识》已出版100期。八年了,感谢读者们的一路陪伴。八年来,《汽车知识》读者的变化非常大,不是说读者群有什么变化,而是说读者们对汽车的理解和认识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正如我们杂志广告的宣传语:"这几年,大家的汽车知识是越来越丰富了!"这可以从我们的金牌栏目"问车热线"上看出,读者提问的内容越来越深刻,原来总提什么是A柱B柱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3,(8):1-1
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风风火火,继4月份“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后,2003年7月15日.我们又迎来了“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50年前的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50年后的今天,风风雨雨的汽车工业之途将在7月15日至22日的第三届长春国际汽车展上被激情演绎。让我们来点击一下这50年征途的坐标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