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正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令很多企业都将其视之为风口。从美国的特斯拉开始,在我国也涌现出了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成为搅动汽车业的"鲶鱼"。可是,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时,有行业专家却预言,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熬不过2020年。掐指一算,距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向有关部门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其中一部分内容是要对新能源造车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健康的发展。可以出看,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能源造车企业的态度是比较冷静的。然而,反观企业的情况,北京车展上那些不管有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都做了一把秀,将品牌、产品进行了市场化的包装,热度就像是骄阳。汽车生态、用户体验、智能互联这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产造车新势力和世界级汽车集团的入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新竞争时代。目前汽车行业已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更是汽车智能化应用的大比拼,这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电连技术作为国内先进的微型射频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供应商,凭借产品品质与性能、研发能力、产销规模等方面的优势,早在2014年就开始开发车载射频连接器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从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正式实施。对于曾经依靠补贴、快速增长和盈利的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那些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未来将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1.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疲态,销量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5.
朱烨 《车迷》2021,(10):44-47
在汽车领域,像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它们一如新物种,正狂奔而来,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不难发现,近几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经历着冰火两重天.有些造车新势力品牌刚刚造势便宣布倒闭,有些品牌完成企业上市成为"头部玩家",销量数据不断刷新纪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造车新势力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头部企业贡献较大."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威马、零跑、特斯拉这七家企业总销量达48.3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28%的份额.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汽车四化"变革趋势中更加积极拥抱变化,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同时,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问题和挑战做了梳理,希望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2022年3月以来,受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特斯拉、理想、小鹏、哪吒、零跑、威马等新造车企业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售价,单次涨幅均超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涨幅较小,多在万元以下,或暂未涨价.  相似文献   

8.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中国,OTA服务提供商会迎来比较大的机会。因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其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相当简单,而且动力、制动转向系统均已经电动化了,具备OTA的升级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很多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就是从互联网企业转型或者扶持出来的,其有大量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为其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传统技术不同,整车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有机会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实现OTA,对整车厂来说也更为可控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较为特殊的存在,造车新势力们的2020年经历了发展的分水岭。一方面是降薪、裁员、破产和倒闭等负面消息频频爆出;另一方面是在特斯拉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连锁效应下,造车新势力也由衰转盛,股价接连翻倍、市值直线飙升,甚至超越一众传统车企巨头,同时美股市场新势力板块屡创新高等。汽车纵横全媒体梳理了2020年造车新势力"十大"与您共享。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一直是新势力造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特别自2017年6月起,国家发改委已暂停对该生产资质的审批,且短期内重启可能性不大。为加速产量进程,一众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启了边建厂边寻找代工厂的模式,其中以蔚来江淮、小鹏海马为业界所熟知。而一直以"拒绝代工"、"自建工厂"为代名词的威马汽车,近日在获取生产资质方面再次另辟蹊径,通过入股老牌汽车生产企业——中顺汽车,曲线获得了生产资质。此番获得生产资质后,其造车路势必加速,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造车只是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亚太股份已经与广汽传祺、上汽集团和一些新造车势力完成技术方案设计、测试和验证,预计2019年中期开始量产;在商用车领域和中国重汽制定可行性方案,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另外,亚太股份还与 MOHENIC、Beijing Da Vinci等特种车企业进行系统匹配,预计2018年下半年批量生产。同时,与各大主流主机厂进行可行性方案的研讨,蔚来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新能源、上汽乘用车、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2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广州召开,汇聚了206家世界汽车产业龙头企业,1100多位龙头企业CEO及高管……在这场堪称世界汽车工业史诗级"聚会"上,许家印进行了约30分钟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战略与大布局。恒大如何造车?用许家印的话来说,恒大开辟了一条与全世界所有汽车企业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正>鉴于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于日前正式发布了首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NEVXI)。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同时面临传统质量问题及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质量问题。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阵营——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势力造车需分别解决各自特有的质量问题,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青睐。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4.
王建秋  刘相喜  孙萧  刘晓莹  余伟 《时代汽车》2022,(8):158-159,189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谋求从传统动力到新能源的转型.增程式汽车具有政策支持、工作原理简单、技术门槛低等优势,成为更多车企转型或造车新势力入门的首选之路.本文将从布置搭载维度对比传统汽车与增程式汽车的发动机机舱布置区别,为传统动力在电气化转型的路上提供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刻的得到了应验。近日,财政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有关情况,曝光了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五个典型"骗补"案例。由于造车资质审核不严,生产使用情况缺乏监管等众多原因,造成新能源车市场鱼龙混杂,出现了一拥而上、分食补贴利益的乱象。  相似文献   

16.
新闻     
<正>2015中国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召开日前,在工信部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联合支持下,2015中国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汽车电子峰会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召开。以宝马、奥迪、沃尔沃、上汽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以博世、远特科技、卡斯达特为代表的汽车系统供应商;以庞大集团为代表的汽车流通业等,在论坛现场阐释自己的智能化与新能源战略。以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副总裁吕征宇、凯翼汽车研究院院长卢礼华、长城华冠创办人陆群为代表的造车新军在现场进  相似文献   

17.
<正>"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金良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车企与出行市场的密切关系。而且,他也有了第二个身份——曹操专车董事长。"新能源车押宝出行市场共享经济的出现,催生了移动出行这一将汽车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概念出行方式。移动出行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缓解了出行难的痛点,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以前移动出行离汽车行业比较远,但从去年开始,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汽车企业的词汇里,众多主流车企也不再单单专注于造车售车了,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4,(3):32
<正>近来,各种新能源汽车发展利好的消息开始不断涌现,先是中国总理李克强视察比亚迪等汽车企业,了解新能源汽车研发情况,紧接着国家四部委两次发布文件,提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基于这样的背景,不少媒体判断:"2012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其实,不仅新闻媒体,汽车企业也早有预感,在2013年底,不少汽车企业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举动频频。但是,一直在  相似文献   

19.
综述 政策: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鼓励下,从产能、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投入等多方面开始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投入.目前,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力帆等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制生产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其中,上海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等多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已面向消费者出售.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等众多车企都在新车、新技术层面摩拳擦掌、展开竞争攻势,抢夺市场份额。但是,这些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并未足够重视,或还停留在战略布局层面。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125万辆,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售后服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