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培训需求是进行培训的第一步,因此培训需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培训需求流程的分析,即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培训需求信息分析、培训需求确认、培训需求改进、纠正等四个环节,从流程上规范培训需求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社区公交对乘客出行需求空间和时间分布波动性的适应能力,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步行到站时间,提出了一种新型响应型社区公交服务,对响应型社区公交的行车调度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社区内部设置高密度的上车、下车备选站点,并根据需求申请的时间将需求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考虑需求起讫点及需求等级对响应型社区公交行车调度进行优化,满足了乘客对于起讫站点的个性化需求,避免了乘客产生二次等待。以空载率、乘客平均不满意度、以及运营里程最小化为评价目标,考虑各类需求、车辆载客容量、乘客被服务时间窗等约束条件,针对响应型社区公交建立了两阶段行车调度优化模型。第1阶段静态调度优化针对发车前已收到的出行预约需求求解优化模型,确定本班次车辆需要响应的预约需求和行车路线;第2阶段动态调度优化针对本班次发车后收到的动态预约需求,考虑动态预约需求申请时刻,在第1阶段静态调度优化结果的基础上求解第2阶段动态调度优化模型,确定本班次需要响应的动态预约需求并调整行车路线。以上海市温泰线社区公交为案例,验证了调度优化方法的效益,匹配了出行需求的起讫站点,根据需求等级对静态、动态需求进行了区别响应,案例优化效果达到了37.68%。  相似文献   

3.
结合停车需求特点分析了停车需求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停车需求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的经济、土地、交通的特征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影响停车需求的主成分,简化了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消除了网络输入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实现了公共停车需求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有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普遍存在需求差异性考虑不足、方案精度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逐步严苛的出行需求,根据出行多样化需求(单一需求、复合需求)进行规划方法研究可以拓宽自行车出行路径选择手段.以通勤性出行、事务性出行、休闲性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因素分析,确认了出行时间、出行安全和出行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及各需求下的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西城区路网基础数据进行数值标定、算法描述等,分别研究了单一需求和复合需求影响下的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根据不同出行目的下的需求差异性分别给出推荐路径.考虑到过街影响提高了出行时间需求下的推荐精度,单一影响与复合影响的差异也可以提供更多自行车出行路径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戴维 《中国电动车》2007,(10):53-54
学习了欧美某些国家开展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制度、经验,对深化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改革,特别是当前开展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不足,并借鉴了国外经验和一些具体做法,对我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运作模式、建立激励机制、挖掘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潜力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项目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针对IT项目管理过程中需求问题,从需求本身、客户对需求的认知度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品牌进化的基础概念1.品牌化的轨迹品牌化的轨迹以饮料品牌和乳品品牌为例,饮料的品牌进化轨迹如图1所示,乳品品牌进化轨迹如图2所示。2.消费需求的层级分析根据品类需求可能达到的高度,可将产品分为基我性产品、自我性产品和超我性产品。越是惯于对外展示的产品、越是偏精神的产品,其越可能满足更高消费需求。基于品类本身需求客观性,故而不要盲目崇拜精神需求或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峰  张贺泉  张耀天  刘畅 《公路》2023,(9):320-324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供社会全民享用的公共交通工具,践行“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和关注乘客的需求和感受,其提供的服务只有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才能获得较高的乘客满意度与忠实度。现运用服务设计的双钻石流程对长春地铁2号线服务质量进行研究,针对运营服务缺口提出一系列质量优化实施方案的建议,并利用KANO工具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对乘客的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反向型需求进行属性识别,确定长春地铁2号线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的优先排序。最终为建立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首先必须知道用户的需求。对软件需求的深入理解是软件开发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从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和需求分析对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影响两方面,浅谈了软件开发人员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用户需求,以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以及根据需求的变化,设计合适的体系结构,达到增强软件生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提出了从获得客户声音到客户需求;车辆概念设计开发的客户需求挖掘和分析流程,包括前期采用探索性的调研方法(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获得客户声音,将客户声音按照层次化、结构化的要求分为第一级客户需求、次级客户需求、第三级客户需求等层次结构,由工程师和市场调研人员组成的多功能小组将客户声音转化为易于客户认知的产品属性,应用KANO调研问卷开展大规模市场调研来分析和理解客户需求,其结果将是新产品开发决策依据的关键输入。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货运需求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掌握的问题,论文以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从货运需求的内在动力出发,提出从区域产业特性来把握货运需求变动,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并选取典型省份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规模、结构、集中度指标具有高相关性,与第二产业规模、集中度成正比例关系变动,与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变动。结论可以为从产业特性来把握货运需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地区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消费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宏观环境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对比分析,对上海地区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消费需求、当前市场规模、市场构成要素、供求状况等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定量研究,调查上海地区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分析消费者需求。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促进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市场发展的消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在当前及未来竞争形式下,4S店加强售后服务能力与需求管理的重要性。然后以服务营销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一些4S店的实地考察研究,对4S店售后服务能力与需求不平衡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供4S店售后服务能力与需求管理策略,包括明确能力限制、需求模式、服务能力管理以及服务需求管理,并例举一些事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管理经济学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商用车作为一种商品有其自身的需求价格弹性,并且不同车型、不同用途、不同用户会对需求价格弹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车型、用途的商用车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东风商用车公司在商品规划、开发、定价、收益确定及销售市场上判断自己的价格策略和技术成本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丹佛大学研究所(DRI)的研究报告,到2005年,东亚地区的汽车需求将超过目前的2倍,轿车需求将占全球需求的11%。 报告认为,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从90年代起,该地区的汽车市场迎来了令人振奋的需求激增的机遇。到2010年,中国经济将接近北美或西欧经济的规模。东盟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相似文献   

16.
寻找合适的停车位是出行者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文中通过分析用户出行需求,构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控制、旨在减少私家车出行需求总量的停车预约平台,提出了该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框架,利用该预约APP进行停车泊位预定,减轻停车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卡车产品需求研究体系(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应用)更多基于当前需求环境,对未来需求研究不足,而产品规划研究必须基于产品上市到退市期间市场需求。本文从需求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出发,提出未来高端卡车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需求变化分析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高端卡车市场梯度发展概念,满足了产品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动力总成布置方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分析,结合整车布置空间和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需求,通过对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0~80km/h加速时间三种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纯电行驶里程需求,对主要动力总成进行选型,完成电动机、增程器和动力电池匹配,得到满足整车需求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文慧 《时代汽车》2024,(5):121-123
在新技术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飞速发展,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存在较大区别,尤其是微型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便捷的特征。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受到驱动技术、人机工程学的影响。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准确掌握微型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出行需求、功能需求与情感需求,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基础造型方案,从而确定最终的造型设计方案。实践验证表明,该造型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不确定需求下的停车设施选址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出行数据的停车设施选址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居民通勤数据估计停车需求、识别备选停车设施点,并以停车设施的建设维护成本、停车设施到停车需求点的步行距离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不确定需求下的停车设施选址优化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基于北京市2021年9月—11月的居民通勤数据,针对海淀区中关村附近区域,构建并求解模型,并对建设维护总成本变化与停车需求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停车设施点的最优配置数量及其车位规模会随着停车需求被满足的置信水平(即实际停车需求小于或等于停车设施容量的概率)的提高而增加,且当置信水平达到0.9时,建设维护总成本变化显著提高,此时停车设施点的数量为30个,停车位总数为28 862个。此外,建设维护总成本对停车需求不确定性水平较敏感,会随着停车需求不确定性的提升而增大,在停车需求不确定性水平分别为0.4,0.5,0.6时,停车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相对总成本变化率分别为1.25,1.75,2.25,而在同一置信水平下,停车需求不确定性越高,相对总成本变化率越大,相对总成本对需求不确定性也较敏感。本研究对停车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