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上海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各类空间的需求与有限的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而桥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不做太大用途的城市剩余空间,更有部分桥下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有被非法占用等,这对于城市安全、城市景观、城市空间资源等多方面形成了负面效应。因此,对于桥下空间综合利用,旨在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景观配置,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适应性利用和发展桥下空间,更是对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王元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3-144,M0015
合理利用城市桥下空间,对于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节省城市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各地区因为违规占用桥下空间引起的火灾越来越频繁。现结合实际工程,浅谈城市桥梁火灾后如何在保证交通不中断的情况下快速修复受损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市立交桥、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效率、增强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为目标,以“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一桥一策”为原则,基于城市需求和建设条件,将桥下空间利用进行分类研究,按照“合规性、安全性、效率性、适宜性、景观性”的设计理念,提出各类型典型桥下空间利用的设计对策和设计方案,为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桥下空间的规划与使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如何更加丰富、合理地开发这些条件受限的空间区域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常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限制因素,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较为典型的桥下空间开发的模式和案例,以期为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广大同仁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河滨河北路建设覆盖了南泉遗址.为了保护文化景观,采用高架桥跨越文物遗址的积极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围绕被覆盖的南泉遗址,提出了如下桥下空间设计措施:根据文化遗存“量身定做”桥梁;结合地域手法恢复桥下环境;利用镜面原理营造桥景一体关系;融入文物部门创新桥下空间管理.高架桥保护历史景观的成功应用不但拓宽了桥下空间的利用模式,而且还对历史景观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高架桥作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形成大量的桥柱裸露表面并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资源。近年来桥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了上海建设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高架花柱为对象,从高架花柱的模块化施工、植物筛选、精细化养护等方面的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参照的模板,其可行的专项施工和养护管理对策,对指导高架花柱精细化管理和推进城市桥柱绿化建设、养护提供适合上海地区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6)
以海口疏港快速路为实例,论述市政高架桥桥型方案选择的控制因素,并对各桥型结构选用条件及市政高架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给出了在综合考虑桥梁景观、桥下绿化、噪音、桥下行车舒适性、桥下空间二次利用等因素后的市政高架桥适宜的高度、跨径及高跨比。对在考虑桥梁建设条件、经济、环保、可实施性等因素后适宜的桥型方案选择给出建议,以期为后续城市高架桥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发展对通行能力要求的提高,高架桥梁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宽体箱梁结构形式。由于城市景观要求,以及桥下地面道路限制,下部结构常采用单柱或小间距双柱,使得长挑臂单箱多室箱梁部分箱室处于悬臂状态,箱梁横向受力空间效应明显。该文以德胜快速路标准段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结构程序ANSYS进行空间分析,计算箱梁结构在自重、二期恒载,以及汽车活载作用下横向变形和内力的分布规律,并将空间分析结果与目前简化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公交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均制约着公共交通的发展。以西安市绕城高速桥下公交场站设计为例,从确定公交场站功能和规模,交通组织方案,总体布局方案,消防安全方案几方面详细阐述高架桥下设置公交场站的设计方案,探讨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落实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传统有支架现浇拱桥施工方法会占用桥下道路或航道,不利于桥下有通行要求的城市桥梁施工。提出一种将钢管拱肋与劲性骨架系杆临时固结整体吊装至桥位处的快速施工方法,实现了不阻断桥下通行的无支架施工,分析了劲性骨架系杆拱桥无支架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节约施工成本还提高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西安市二环路的二期建设 ,在车道宽度、桥下空间利用、人行过街等技术问题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离式箱形断面是钢桥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城市高架主线桥时,由于桥下地面道路通行和景观需求,往往会形成横向大悬臂结构,力学空间效应明显。以太原市卧虎山快速路建设工程中某两跨连续钢箱梁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工程模拟软件建立全桥三维板壳单元模型,分析其在典型荷载下的空间力学性能,包括剪力滞效应、活载偏载效应、支点横梁应力,并与单梁模型进行对比,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简化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高速公路桥下空间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桥下空间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展开分析,提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者在治理占用高速公路桥下空间违法行为过程中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进而为高速公路营运法律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减缓城市拥堵程度,是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但也会给周边空间格局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采取居民访问、调查问卷等手段,分析城市复合高架道路周边空间的交通组织、生态景观、土地价值的影响,并寻求产生的原因。结合硚口区建设现状,在优化既有高架复合道路桥下空间,提高桥下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提出主干路不宜采用高架复合道路建设形式、加密微循环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俊杰  宋雨芮  董莉莉  艾乔 《公路》2022,67(2):260-268
山地城市重庆存在一些集合了轨道高架、过江大桥与匝道立交等空间立体交通的桥下附属绿地,可供居民休闲活动.但其建成后,居民的游憩体验反馈鲜有报道.以重庆4处轨道站点旁桥下附属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使用人群特征,运用使用后评价法从可达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文化与娱乐性等5个方面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理出其存在...  相似文献   

16.
西陵二路快速路是宜昌市"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位于城市繁华闹市区的既有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可搭建和完善城市骨架路网,连通长江两岸,打破铁路和高速禁锢,拓展城市框架,加强沿线各组团之间联系,缓解城市拥堵.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快速化方式、断面布置、平纵设计和主要节点方案比选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地面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市政道路的建设也逐步开始利用地下空间,甚至地下互通立交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该文结合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隧道分合流端的设计方案,对其交通组织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为未来城市隧道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6):298-301
为合理利用城市道路两侧土地,提升城市空间开发和生活品质,当高速公路功能转换为城市快速路后,应灵活改造原有收费站和附属设施占地,对转向匝道进行集约设计。针对东圃互通立交项目,探讨TOD模式城市道路交通节点空间开发及综合设计技术。本项目应用"集约用地"、"多首层开发"理念对土地进行平面和立体空间的开发,对东圃互通立交进行系统的综合设计,满足社区休憩、衔接和交通功能,同时通过合理组织外部交通动线和人行交通动线,实现区域道路交通转换。TOD模式下城市大型交通节点综合空间开发及设计技术在东圃互通立交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功能转换为城市快速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的形式及规模大多是辅助城市地上空间的规划,而目前主流的"地下街+地铁站"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军用价值,如何将这一特性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为融合城市地下空间与军事功能,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形式、基建设备、功能定位提出设想,考虑到应急情况下的紧急避难、医疗救援、物资补给与心理建设,将"地下街+地铁站"主体结构进行横、纵向拓展;并基于军民融合与平战结合,增加一定的军事功能;利用横、纵通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最终设计出概念作品——"城市方舟"。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对交通状态进行状态划分及稳定性分析,结合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对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快速交通流流量、速度、占有率关系模型,并进行交通流基本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分析。首先利用基本图理论,对3种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进行稳定性分析。随后,结合北京市典型路段实测数据散点图,对各种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Greenshiel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最后分析交通状态转换过程中的交通流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对实际交通疏导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