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在制动台检测中,制动力平稳不合格远多于制动力不合格。在制和平衡不合格中,有制动器因素和非制动器因素两类:制动力不合格,大多是由于制动系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2.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4):25-29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形成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制动力等两个摩擦力。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加,但有其一定的限值,其最大值受路面附着力制约。为获得良好的汽车制动效果,制动器制动力不宜将车轮制动抱死,而保持车轮的滑移率为15%-20%是最佳状态。因此,在车轮制动器中设置制动防抱死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磁水器的选择,室内、室外试验,对磁化水拌制混凝土提高强度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磁化水拌制混凝土提高强度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磁化水拌制混凝土的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福奇 《汽车杂志》1991,(6):20-21
目前的制动气室只是单一的制动气室,因此车辆行驶时,由于制动气管和贮气筒突然爆裂造成气压急剧下降至无气后,制动气室就推动制动交通,或当制动机构探讨系统出现故障而失去控制时,制动气室即使完好无损也是无法实现制动,至于双管路制动虽较之制动气室有很大改进,但当制动气管爆裂或制动机构系统控制失灵也是无法实现制动,在已有的交通事故中由于上述原因发生车毁人亡的惨祸占有一定比较,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力分时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制动力检测台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IBM486计算机为主机研制了制动力分时检测与分析系统,并且设计了模糊评判分析程序,利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了故障分析,该系统主要是对制动力的两个主要控制量(制动力的大小及其响应时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理利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台架制动力检测方法,阐述提高汽车前轴制动力检测能力的措施,正确评价整车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韦伯官僚制问题是国内公共行政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存在对韦伯官僚制思想的诸多误解。本文即分别从韦伯官僚制的内涵、类别、功能及其与中国问题等四个方面分析这些误解,并指出导致这些误解的原因。文章最后认为国内韦伯官僚制研究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肖琨 《北京汽车》2009,(2):42-46
针对电机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分配问题,设计不同分配方法以满足相应的需求,针对各种分配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制动力分配算法。同时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制动力分配模型对分配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了分配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何宇平  张益东 《汽车工程》1994,16(4):199-206
本文在切诺基吉普车实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轿车的试验结果,对制动标准中有关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较高的制动效能,增加前轴制动力,减少后轴制动力是现代轿车轴间制动分配设计的发展趋势;要求过大的后轴制动力,在常遇路面上强力制动,将会导致后轮首先抱死,与ECER13要求不相符。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力检测道防滑板 技术说明 汽车制动力检测时,当非测试车轮与地面间附着力不足够大,被测试车轮往往脱离前滚筒或爬上后滚筒,结果使被测车轮制动力测试数据偏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在试验台上进行汽车制动性能,如车轮阻滞力、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制动协调时间和驻车制动力等的质量考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冰雪路面行车特点遇有冰雪路面,车辆在行驶中最重要的是车辆制动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标准,4个车轮的制动力要相等,如果制动力不等,车辆就很容易跑偏。而造成车辆侧滑、跑偏的致命因素就是制动力不均衡。因此,在对车辆进行换季保养时,应特别注重调整车轮的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13.
制动器制动力在车轴间的合理分配及调控,一直是改善汽车制动性能的努力方向,时代不同,道路条件不同,汽车工业水平也有异,导致了汽车制动力调控的多样化。本文介绍了制动力调控技术以及制动防抱装置的发我,现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汽车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做为驻车制动系统的动力装置,提高了驻车制动效能,简化了驻车制动系统结构,在简单介绍了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结构的基础上,对储能弹簧制动气室进行了设计,对主要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制动过程中质量转移而使最大制动力下降的问题,提出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减小汽车动态车轮载荷的方法。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由于质量转移而引起车轮动态轴荷的改变量,限制了汽车最大制动力的下降,是解决制动力下降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骆文  吴政  方晓乾 《公路》2004,(6):134-137
对针入度为60/70的石油沥青外掺不同比例的汽油和煤油进行了蒸馏试验和运动粘度试验,确定了用于国外某道路工程快凝型和中凝型轻制沥青的掺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煤油适用于配制中凝型轻制沥青,而汽油适用于配制快凝型轻制沥青,从安全、经济和实用角度出发,宜用煤油进行配制轻制沥青。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确定半挂汽车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各轴制动力的方法,分析了牵引连接装置支承中心到前轴中心距离对各轴制动力的影响,阐述了最佳制动力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减少事故的发生,国家规定汽车每年都要定期到有关检测站进行技术状况检测,其中制动性能检测是重中之重。通常车辆都是由汽车维修厂维修后,送往检测站进行检测的,而在每年送检车辆检测后的不合格项目中,制动性能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制动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制动力、制动力平衡(俗称制动力偏差)和车轮阻滞力等,  相似文献   

19.
GB7258-1997中,关于汽车台试检验制动性能的标准,对后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不作严格要求,制动力平衡也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还增加车轮阻滞力的要求等,是合理的。但是,对后轴制动力未作量化指标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驾驶园》2012,(10):44-45
在谈到“点单制”的由来时,杨永长表示,最开始,有些公交企业购进车辆后,一些零部件很快出现问题,无奈之下他们便要求生产企业更换配套产品,这种制度延续下来形成了“点单制”。“由于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进步快慢不同,在给整车配套时产生了质量及价格差异,公交企业越来越趋向于选购品质更高的、价格更低的产品,所以说‘点单制’的产生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