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及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新线的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运营管理相应的由单线运营进入网络化运营。为了提高各线路运营协调性,发挥网络的整体能力、综合效益以及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为例,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中心(COCC)和应急处置中心(ETC),负责各种运营状态下的运营指挥协调。分析了两个中心的职能定位和主要的业务关系,提出建设中应重点解决网络客流分布的分析预警技术、网络运营计划的协调优化技术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积极适应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的发展要求,深入分析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现状及潜在的管理风险.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布局及各通信子系统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以构建平台化生态管理体系,促进通信系统网络级综合性管控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2006年10月11日召开的上海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大会获悉,上海轨道交通行业正瞄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网络系统优化、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A型车、矩形隧道掘进、网络运营线路自动化监测等10项关键技术,组织大专院校、设计研究单位、设备制造商、施工企业等“产  相似文献   

4.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本质上轨道交通四网为多制式复合网络.分析轨道交通四网的功能定位与关键技术参数,重点从设施设备、枢纽场站、通道走廊规划与运营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的融合问题,并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了轨...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实践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如何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网络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通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网络换乘车站的解决方案及网络控制中心、主变电站和车辆基地等网络资源共享的设计方案,以及网络中传输与交换系统、票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等机电设备系统的解决对策。指出了网络化运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思想,论述了网络化运营管理构架、安全保障机制和维修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6.
公务电话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高效通信的手段之一.分析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特性对公务电话系统的架构及建设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认为软交换技术符合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公务电话系统大修改造的规划方案,建议"十四五"期间新建2~3个软交换核心,以均衡分担各线路、各单位的公务电话接入,以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有线通信网,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的运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惯例变异的视角,简要分析企业战略变革转型的动态过程与机理,进而分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由大规模网络建设向大规模网络运营为主战略变革的事件序贯、动力机制和情景机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代理人、权力结构、组织文化这三个因素对变革结果影响最大,使之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成功实施战略变革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8.
425 km的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成投运之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了远景网络化建设阶段.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网络化建设工作的特征入手,探讨了上一轮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工作的经验,提出了远景网络化建设的任务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估工作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意义重大。这次上海市建设交通委采取委托太平洋保险集团作为第三方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安全评估,用专业经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与资源共享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介绍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和近、远期的发展规划、鉴于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即将成网的现实,就人力、土地、运营设备与设施、检修设备与设施、施工机具与设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的基本构想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HHT方法的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用于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中.由于电气化铁道谐波电压、电流信号中基波能量很大,其它次数的谐波能量相对较小,使得经验模态分解 (EMD)方法在应用中出现模态混叠现象,不能准确地提取任意频率的谐波信号.为改善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采用Yang提出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EMD方法对电气化铁道谐波信号进行筛分.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任意频率的谐波分量,进而计算其Hilbert谱.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实测谐波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HHT方法可以得到电气化铁道各次谐波准确的时频分布.最后通过HHT方法计算出各次谐波电压、电流含有率及总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HHT 方法为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专线天窗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骥翼 《中国铁路》2006,(10):24-27
根据设备和运营特点,世界各国制定维修天窗的设置形式、时间及维修计划不同。我国铁路营业线天窗按用途分为施工天窗和维修天窗,分别采用垂直和V型形式。既有铁路施工天窗的设置根据建设项目开工、线路设备大中修周期、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安排等因素确定;电气化线路维修天窗主要由接触网检修时间决定。根据近年我国有关单位开展的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研究成果,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影响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标准线路综合维修天窗的分类设置方案,既要适应技术设备特点,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载通信系统由广播、视频监控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存在车辆总线多、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车载通信系统的以太网解决方案:所有网络设备连接到车载局域网上,子系统之间的联动由系统主机控制,并可将各设备的状态传送至TCMS系统,实现智能化列车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联锁软件制式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郦萌  徐翥  王铁江 《铁道学报》2004,26(1):59-63
计算机联锁软件是铁路信号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复杂性最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软件。根据制式测试结果颁发计算机联锁的生产许可证 ,是铁道部有关部门加强计算机联锁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以制式测试为依据对联锁软件的安全性进行的评价 ,能够比较准确地获得软件开发方对于联锁安全性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的完整信息 ,以补充“合格”或“不合格”两个评价结论过于粗略的不足。本文首先根据严重性和诱发可能性为每个安全性问题 (即软件缺陷 )定义了一个安全性指数 ,然后提出针对制式测试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联锁软件安全性问题处理完善性 ,用以反映联锁软件的开发水平。这部分包括评价模型和方法 ,特别是对安全性经验关系系统到数值关系系统的映射 ,进行了一致性的证明。文章最后介绍了对某些已经完成制式测试的软件进行安全性问题处理完善性的评价实例 ,并列表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从基本的Buck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出发,论述了Buck、Boost、Buck-Boost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论述了各类逆变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各类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实例和部分原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