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2.
成昆线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由行车人员安全保障系统、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环境安全报警保障系统、行车安全应急救援系统、行车安全运用维护系统、安全评估和事故安全系统、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培训系统组成,在现有铁路系统各类信息技术与通信手段的基础上,实现对行车安全各类影响因素的监测、处理、管理与控制,确保铁路行车系统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及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确立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做出模糊层次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涉及多部门、多科室、多工种协同配合,技术难度大、工作任务紧,安全风险高.行车调度人员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分析当前联调联试行车调度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和安全风险情况,结合现场作业实际,总结和梳理联调联试行车调度管理工作实践与行车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联调联试行车...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新的铁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测量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建立评估铁路行车事故指数,用于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利用构建的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计算模型及相关数据,开展典型年份全国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试算,分析评估全国高速铁路的安全状况。结果显示,除个别年份外,2011—2016年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持续下降,我国高速铁路安全水平正在稳步提升。运用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可对铁路安全风险进行宏观的、动态的监测,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促进铁路安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间站太原东站行车的安全分析,研究中间站的行车安全防范卡控措施,强化行车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实现中间站接发列车的作业安全,杜绝错办进路的情况的发生,提高中间站行车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铁路行车安全的一大杀手,是近年来行车工作主要不安全因素之一。就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对行车安全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长期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实践,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车务部门的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安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全评价与隐患处理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安全信息的多源、模糊特性,基于Vague集理论建立安全评价信息提取模型;为实现安全隐患信息数据库的知识提取,运用粗糙集方法提取安全隐患的特征规则,并对安全隐患信息数据库进行高效约简。算例表明,安全评价信息提取模型能够对行车安全状况进行合理评价,安全隐患信息提取方法能够高效提取隐患的特征规则。该方法可用于铁路行车安全评价与安全信息提取,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乔学利 《铁道货运》2011,29(5):100-103
通过对影响货物装载加固、行车安全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开展货物装载加固安全专项整治;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加强货车装载检测、监控;认真开展行车安全专项整治,优化货物装载安全环境;联合行车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专项整治等对策,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输畅通,提高保价运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对铁路行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从而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铁路安全、顺利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客车配件脱落一直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大敌,它不仅仅危害本列车的行车安全,同时危机后序列车以及相遇列车的行车安全,特别是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配件脱落对行车、人身安全的危害进一步加大。本文从探讨客车配件脱落造成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系统是与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速度及运输安全最直接相关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环境恶劣且无备用,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输和行车安全。针对接触网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质量、设备器材质量、维护检修和外部环境对行车安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结合运营实践提出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 车门安全问题是影响运输环境的重大隐患   由于种种原因,车门开启、脱落等问题时有发生,对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有的已产生严重后果,造成行车重大、大事故,甚至客车事故.因此,解决车门安全问题是净化正线运输环境、确保行车安全的当务之急.   ……  相似文献   

14.
保证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是世界各国铁路界人士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为确保行车安全,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日本新干线安全运行38年未出现重大事故,是与其有完善的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我国铁路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呢?记者在10月份中国铁道学会召开的2000年学术年会上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车务在施工过程中非正常行车的角度分析施工行车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提高施工行车安全意识、做好施工行车准备、控制安全关键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小陆路交通的两种主要交通方式铁路和公路的相互影响,立体交叉是当前的主要解决手段.公路跨越铁路由于铁路行车方式的特殊性需采取专门的施工工艺和安全防护方法,桥梁悬臂施工方法是当前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悬臂施工方案中一般采取三角挂篮和菱形挂篮;而安全防护门架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必须的安全防护措施,铁路行车管理部门对行车安全工作极为看重,施工质量和安全防护和监督是行车管理部门重要的检查内容.  相似文献   

17.
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是基于铁路设备联网、生产联动、安全联控特征而设计的,是一个集监测、控制、抢险和管理于一体的保障安全的系统工程。在基本建成沪宁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要完善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实现“实际、实用、实效”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提高道岔作业质量是保障列车运行速度、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的主要任务。制约列车运行速度和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道岔作业质量及其结构状态是否良好。为了提高道岔作业质量,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就如何提高道岔保养质量、保证列车平稳行车、减轻列车过岔时产生的晃车,针对一些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余铁 《中国铁路》2002,(9):35-40
以信息技术带动行车安装装备的系统配套是确保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设沪宁线安全监控示范线,旨在探索建立我国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模式,提出建立行车安全监控“闭环控制”模式;并以此为理论提出建立沪宁线行车安全实时控制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行车设备施工(检查)事关铁路运输的安全,行车设备施工检查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探讨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行车设备施工检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方案,重点介绍整个系统的架构、功能和用户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