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明赔书     
小明是个“航海迷”,这天他从图书室发现了两本《航海》杂志,便高兴地借回了家。 晚上,他越看越喜欢,不知怎的,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第二天,小明兴冲冲地拿了一本《怎样养猪》交给了图书室老师: 《航海》杂志给我弄丢了,照价赔偿,找我五  相似文献   

2.
在《航海》喜迎二十华诞之际,我要由衷地说一句:我爱《航海》。 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而且既深居内陆、不习舟楫,又年愈不惑、案牍劳形,纯属“海外人士”(航海界的圈外人)。但我仍对《航海》一往情深,自1982年“初结良缘”,一发而不可收,长期订阅,“忠贞不渝”。每收到新的一期杂志,就迫不急待地打开“先睹为快”,平日闲遐也时常展卷  相似文献   

3.
我与《航海》杂志已经有十七、八年的情缘了。追思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勾起深切的回忆。 1981年下半年,组织上把我从船上调到新成立的黑龙江省航海学会工作。从此,我便与《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12月,经理事会议决定,1982年开始订购《航海》杂志,将它作为对学会会员进行普及航海科学知识的读物,免费赠送给会员。 20年来,《航海》杂志在传播中华海洋文化、歌颂中华海魂方面做出不少贡献。中国古代航海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中国历来就是航海大国,从徐福东渡到海上丝绸之路,从郑和七下西洋的  相似文献   

4.
明年是《航海》杂志创刊20周年,我作为她的老读者老作者,致以生日的祝贺! 30年前,我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毕业,被分配到舟山群岛的海军勤务船上,当了一名舰艇军医,这也是航海生涯的开始。9年后,组织上又将我调至上海,在海军医学研究所从事航海医学科研。不久,我在图书馆见到了新创刊的《航海》杂志,其图文并茂,丈章深入浅出,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于是跟《航海》结了缘。  相似文献   

5.
时光飞逝!弹指之间,《航海》杂志即将迎来她创刊二十周年的喜庆。作为一名与《航海》相伴十八载的忠实读者,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与《航海》相识交往过程中的那些个“第一次”…… 第一次认识《航海》 我第一次见到并认识《航海》杂志,是在1981年的秋季。那时,我是一名刚跨入海军第一水面舰艇学校(即现在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大门不久的新学员。由于从小养成喜欢课外阅读的习惯,因此我在海校繁忙的训练和学习之余,经常自费购买或是去图书馆浏览报刊杂志,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作为一名未来的海军军官,我将阅读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有关海洋和海军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内燃动力机械专业。现在,每当我以记者的身份到全军各部队采访时,人们常常会问我,你一个工科大学的毕业生,是怎么从一名普通技术干部成长为解放军报社记者的呢? 我每次几乎都是这样回答的:“我走上新闻之路是从科普创作开始的,我的成功得益于《航海》等杂志。《航海》等杂志是我永远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联系地址:上海海港大道1550号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邮编:201306联系电话:021-38284906(《中国航海》)021-38284907(《航海技术》)传真:021-38284900电子信箱:zghh@shmtu.edu.cn(《中国航海》)hhjs@shmtu.edu.cn(《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8.
《航海》1983,(5)
我是《航海》杂志的老读者了。我非常喜欢海,尤其是航海。看了国外航海体育运动情况的介绍,感触很深。我感到我们的航海运动太落后了。现在,许多航海体育运动已被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了。我国要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应迅速发展航海体育运动。上海读者朱伟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6月24日上海主办单位: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管理》杂志《集装箱化》杂志西东海事研究院支持单位:《中国航海》杂志《航海技术》杂志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航运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正1980年,告别了紧张的高考,我进入武汉河运专科学校船舶驾驶专业学习,显得非常轻松,泡图书馆成了最主要的爱好。泡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浏览各种各样的报刊。起初,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我比较爱看的杂志有《读者文摘》《科学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文学》《大众电影》等。后来上了专业课,《航海》《海洋世界》《舰船知识》等科普读物开始进入我阅读领地。也记不清是哪一期了,《航海》杂志上刊登的《海上路标》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九十岁了,看到祖国航海事业的巨变,回想自己坎坷的航海生涯,时常感慨万千,今借《航海》杂志一隅,老生常谈一番。记得1928年我国始有现代远洋轮船长。那时中国统治当局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分子仗强欺弱,大肆侵犯我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80年4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东京商船大学进修、研究二年,于今年5月份回国。在此期间,于1980年5月份加入日本航海学会。现就我所接触到的日本航海学会的一些情况向《航海》杂志的读者们作一简介: 日本航海学会成立于1948年,已有34年的历史,现办事机构设在东京商船大学内。与我国的航海学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们航模小组订了一份《航海》杂志,组员都是《航海》的忠实读者,每收到《航海》后,大家都争相阅读。它丰富了我们的航海知识,提高了我们对航海的兴趣。六月份小组活动时,有一个同学说他已报名参加了航海夏令营活动,中学毕业后,要考航海学校,将来要当一名远洋海员,要象历史上的航海家哥伦布、麦哲  相似文献   

14.
正我藏书不多,但至今珍藏着《航海》创刊初期数十本杂志,几度搬家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闲时翻阅,有一种别样的情感,仿佛又回到了特殊的年代。上海市航海学会建会四十周年,《航海》走过39个春秋,几乎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年轮相吻合,顺着杂志栏目、题材、文风嬗变脉络,寻觅我国航运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足迹,期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印痕。重读《航海》早期的文章,回想当年作者的思考和读者的喜好,以及这些作品的影响力,在将近40年后的今天显  相似文献   

15.
《航海》1988,(1)
去年十二月四日,上海市航海学会在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召开了航海杂志社成立大会。《航海》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在国内影响日益扩大,深受读者欢迎。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经上级部门批准,在《航海》杂志的基础上,充实力量,加强  相似文献   

16.
我退休已有5年多,仍爱读有海味及有油味的专业杂志。当我读到航海杂志举办“我与航海”征文后,决心把自己遇到的一件小事写出来。纪念我仅仅见过一次面的新朋友——他,又是我再也见不到他而引为终身遗憾的海洋上的战友。 198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并同时组建了中国海洋石  相似文献   

17.
天涯若比邻     
一九七八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来到海运局大楼一间不显眼的办公室,这就是最早的《航海》杂志编辑部。热情接待我的是两位编辑,我把一篇题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的稿件交给了他们。从此,我便与《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我后来移居澳大利亚十年期间,我仍然思念,牵挂着它,忙里偷闲继续为它写些稿件,心中总想着能为它做些什么。 一九七八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8.
戴维斯站南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琨同志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在南极冰海遇险的我国生物学家蒋加伦最近已顺利返回祖国,并邀请我去参加他的报告会。这消息真使我喜出望外。我想这回我可以完成《航海》杂志编辑部交给我的使命了,因为在一年多前,《航海》杂志编辑陆新扬同志曾来信叫我采写有关蒋加伦的遇险事迹。但当我从报端披露的简单信息希冀作进一步采访之时,京华与南极迢迢万里的地域差距使我不得不只好望图兴叹。而现在,我能如愿以偿了。在北京海贸大楼白色建筑底层宽敞的礼堂里,台前摆满了科学家们从南极采集后带回国内的雪燕、鸥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4日,以"一带一路"和航运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和《水运管理》《集装箱化》理事会2015年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杂志、《水运管理》杂志、《集装箱化》杂志、西东海事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航海》和《航海技术》杂志、上海市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24日,以"一带一路"与航运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水运管理》《集装箱化》理事会2015年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管理》杂志、《集装箱化》杂志、西东海事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航海》《航海技术》杂志、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航运工作委员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