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苏雯  祁斌 《船舶》2019,30(1):1-16
回顾了2018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并对2019年进行展望。2018年世界经济平稳复苏,航运市场整体趋势向好,新船订单吨位量小幅上升;2019年世界经济风险偏于下行,航运市场将在压力中前行,各细分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世界新造船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绿色和智能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2.
对2014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5年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总体属于不均衡复苏;航运市场总体表现低于预期,油运市场相对较好,商船队保有量增速持续放缓;新造船市场订单量过亿吨,液货船订单增多,新造船价格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走势。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不均衡复苏态势,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航运市场方面,预计集装箱运输市场和油运市场贸易运输需求增速超过运力增速,干散货运输市场继续供大于求;预测2015年油船订单将继续复苏,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市场维持2014年的景气度,海工市场看淡。  相似文献   

3.
对2016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展望2017年市场发展.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疲弱,2017年总体有所改善.2016年全球航运市场的关键词是"破产与整合",2017年是"休养生息".2016年世界新造船市场急转直下,唯有邮轮订单大幅增长;2017年新造船市场预计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在探底中,部分船型有望率先反弹;突出新科技研发才能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4.
2022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世界经济遭受冲击复苏乏力,航运造船市场受到波及,世界造船业三大指标总体呈现“一升两降”态势。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传统动力船舶燃料替代的大背景下,大型船舶企业需要更为合理的经营策略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从短期发展看,造船业正在迎来上行周期,随着全球疫情态势的好转和航运市场的逐步复苏,船舶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清洁能源替代和船舶智能化发展依然是值得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魏梅  潘放  汪颖异  杜亮 《船舶》2022,33(1):1-18
回顾了2021年世界经济、航运和造船市场,并对2022年船舶市场进行展望。2021年,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主要经济体推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反弹,国际海运贸易量也出现增长。航运各细分市场因供需情况不同而表现各异,散货市场强劲复苏,集运市场需求旺盛,海工市场表现良好,油运市场低迷。2021年国际新造船市场活跃,新船订单相比2020年增加超过80%,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船新订单量表现优异。展望2022年,高涨的基础建设需求和有限的船队运力将继续支撑散货船市场,全球石油供应的增加和需求提升使油运市场前景向好,集装箱船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液化气运输船海运市场将继续保持高位周期性波动上涨,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海上油气生产持续复苏,绿色智能依旧是航运市场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航运业总体延续复苏行情,受多重因素影响,新造船市场成交量有所收缩;2023年,航运市场部分船东仍有运力升级和扩张需求,新船订单需求也出现明显分化。2022年回顾:国际造船市场延续复苏行情2022年,全球经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逐步显现,加之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造船市场表现略显低迷;但航运市场表现延续之前一年态势,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船市场异常强劲,散货船市场也普遍坚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国际航运市场行情稳步改善,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起色,新船需求大幅反弹,同时"交付难"局面有所缓解,然而新订单争夺十分激烈,新船价格持续谷底徘徊,船厂生存依然艰难。2018年,国际经贸发展预期稳健,航运市场有望进一步趋稳向好,对造船市场的回升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但船舶工业依然面临着运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9,(2):6-12
2018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行情呈现波动态势,造船市场新船成交较为活跃,船东经营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中日韩船厂继续瓜分集装箱船市场,韩国政府重建航运业催生了今年新船市场最大批量订单。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行情将趋稳向好,新船需求"两极化"特点显著,而集运联盟格局或将发生些许改变。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8,(4):9-16
2017年全球造船市场企稳回升。年内主力船型新船价格开始回升,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船东订单主要集中在希腊、中国和韩国等主要航运大国,船型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主。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中日韩三国错位竞争格局,韩国市场份额提升明显。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18年全球造船市场整体需求或将延续回升态势,中日韩三国接单竞争将更加激烈,智能船舶、智能制造等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0.
正2017上半年,国际海运贸易活跃度提升,航运市场行情略有改观,新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幅度反弹,但新造船价格尚未出现实质性回升,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复苏形势总体向好,但航运市场过剩运力全面消化尚需时日,新船价格和成交量"双低"仍将是造船市场短中期常态,世界船舶工业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1.
牛国臣 《天津航海》2002,(3):13-15,27
本文就关门海峡的航道,潮流,信号,通航情况,航法及船过海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浅谈了自己几次通过关门海峡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银洞湾隧道的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生产条件的变化及类似工程的爆破经验,对银洞湾隧道开挖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及质量管理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了降低爆破成本,提高爆破效果的目的,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预测和减淤措施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影响深水航道回淤的二个主要因素(长江口特别是北槽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及航道所在水域的地形及水、沙运动情况)应及时加以分析和控制。在确保总体河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正确预测航道的回淤量及其分布,是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制定疏浚维护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期治理工程的实践,在8.5m航道的成槽及维护方面积累了经验,航道的减淤措施也可基本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整治建筑物稳定北槽的河势,调整并稳定流场和地形,并挡沙入北槽;二是正确确定航槽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标准和施工工艺,提高维护疏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预测和减淤措施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影响深水航道回淤的二个主要因素(长江口特别是北槽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及航道所在水域的地形及水、沙运动情况)应及时加以分析和控制.在确保总体河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正确预测航道的回淤量及其分布,是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制定疏浚维护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期治理工程的实践,在8.5m航道的成槽及维护方面积累了经验,航道的减淤措施也可基本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整治建筑物稳定北槽的河势,调整并稳定流场和地形,并挡沙入北槽;二是正确确定航槽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标准和施工工艺,提高维护疏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期工程后北槽沿程水流动力强度示于图11、图12,前者以涨、落潮峰值流速表示, 后者以涨、落潮流峰值摩阻流速表示.对水流动力的表达,后者更为确切.图12显示出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日本来岛海峡的航法、潮流、雾况、通航情况及船过来岛海峡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作者过来岛海峡的经验,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海域中的沉船给通航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带来了重大影响,据统计,目前渤海海域共有沉船73艘,部分沉船在低潮时甚至会露出水面。为保障通航安全,保护好渤海,使其成为清洁海湾,由国家财政出资、交通运输部牵头,部海事局组织实施对渤海湾“碧海行动”为题的沉船打捞计划。  相似文献   

19.
重庆库区修船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论述了长江重庆库区修船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库区修船业发展应对措施,主要对建立高效生产管理模式、提高技术能力、实行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修船业发展思路创新以及形成修船产业新的增长点等方面作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从路面的底基层、基层和沥青路面三个方面对半刚性路面非荷载性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从设计和施工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对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