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船舶》2016,(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自主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是一型先进的全电力推进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挖沟、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中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顺利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该船总长95.0 m,型宽22.6 m,型深8.60 m,设计吃水6.20 m,载重量30 t,最大航速14 kn。该船装备全电力驱动系统、全回转推进器、DP2动力定位系统、100 t折臂升沉补偿吊机等先进设备,可配备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海管挖沟  相似文献   

3.
蒲玉成 《中国造船》2012,53(Z1):200-205
海底管道的铺设有很多种挖沟方法,因海水深度,地质条件等情况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渤西南联网供气项目为避免锚地的各类船只抛描破坏,保证海管的安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俊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海底管道铺设和后挖沟施工中进行合作,采用接触式潜水射流喷冲气举式挖沟机(此系专利设备),首次成功完成了国内海管埋深达到4米的深挖沟作业。通过这次深挖沟埋管的实施,证明这种新的工艺,可以应用到更多的海底管道深挖沟埋管工程中,也可以应用到海管穿越航道、锚地等类似的既要保护管道又要保证通航安全的管道施工工程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底管道后挖沟作业过程的深入剖析,总结出锚机与后挖沟机相互协调的指挥方法,阐明了驳船绞锚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提出合理高效的绞锚方式,从而避免海底管道后挖沟过程中后挖沟机对已铺设管道的破坏,并保证海底管道后挖沟的沟形和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犁式挖沟机后挖沟埋管中各参数对悬跨段海底管道屈曲压溃压力的影响,采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准静态的方式模拟悬跨段各参数对压溃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犁式挖沟机后挖沟埋管会导致悬跨段管道截面椭圆化。随着作业水深的不断增加,悬跨段托管架处管道局部由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区,继而发生屈曲压溃现象。后挖沟深度和管道外径对临界压溃压力的影响较大,其他参数如距海床高度ΔH和等效重力g'的影响有限。建立了后挖沟埋管的海底管道屈曲压溃临界曲线,可为犁式挖沟机后挖沟埋管施工作业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底管道挖沟埋设是提高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及对管道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为保证挖沟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前需对工程船的锚泊情况进行分析。应用MOSES软件对挖沟机工程船进行了典型工况的锚泊计算,阐述了应用MOSES软件进行锚泊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对波浪参数、锚泊参数及船舶惯性半径等参数的变化对锚泊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影响曲线,总结出若干规律,对类似工程船的锚泊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深入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底管道的数量日益增多,相应的后挖沟施工逐渐增多。国内各大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均具备常规海底管道后挖沟施工装备及能力,对于某些特殊海管的后挖沟施工则涉足较少。本文将主要介绍一种非常规海底管道后挖沟施工方法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底输油输水软管的的逐渐增多,与常规硬质海管相比,急需非接触挖沟机进行后挖沟作业,保护软管。运用Fluent软件对四种不同的非接触挖沟机导流罩进行分析,验证非接触挖沟机在南海作业的可行性。通过钻井点地质资料、后挖沟声呐截图、浅剖后调查三种方式对非接触挖沟机破土能力进行校核。实践表明,非接触挖沟机导流罩直管段长0.825m,缩颈高度0.2m,缩口直径0.6m的条件下,使用动力定位船具备50KPa土壤剪切强度条件下1.5m埋深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石油201铺管船在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和海管终端(PLET)下放工况下的海洋环境以及运动监测系统设备和设计方式,并论述其对海洋工程作业的指导意义。为了适应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及PLET下放作业的使用要求,同时确保海上安全施工,运用雷达、电罗经、运动传感器等,对铺管及PLET下放作业中的风、浪、流等环境信息以及船舶运动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指导海底管道铺设及PLET下放作业,提高了海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709"研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海洋石油709“在自主研发设计工作中的船舶主要关键技术性能、主要作业技术性能、作业安全保障技术性能、船型主要技术特点、电力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研究、船舶基本概况等技术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乔国瑞 《船舶》2020,(2):29-35
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是一艘集首部拖缆作业系统、尾部拖缆作业系统以及其他多项水下作业功能的海底施工作业船舶,为配合其作业功能,对诸多大型作业设备进行结构加强,并创新性地设计凹形首柱拖缆槽和导缆圆尾。通过计算分析,对横剖面进行优化,校核总纵强度以及校核主要设备加强结构的局部强度,对船体振动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力喷射式挖沟机进行海底管道挖沟时,处于挖沟机不同位置、不同朝向的喷嘴功能不同,影响挖沟效率的主要是喷射臂向前喷射的喷嘴和两臂相向喷射的喷嘴;不同地质情况下,喷嘴选型的不同对射流破土的影响不同;布置喷嘴时,相邻喷嘴的间距会影响射流是否发生干涉、射流破土覆盖范围等。因此,合理选型和布置喷嘴,对于提高挖沟机的工作效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验等对不同地质情况下的主喷射臂向前喷射和相向喷射的喷嘴选型和布置进行分析,形成喷嘴选型建议。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等方法,揭示相邻喷嘴射流的喷射和破土的干扰问题及最大间距。  相似文献   

13.
挖沟机相关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用于海底电缆和油气管线埋设的关键设备——挖沟机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优势,比对各类控沟机的主要性能如埋深、埋设速度和挖沟方式等。介绍国外当今挖沟机设计的最新技术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船舶》2016,(3)
正2016年4月11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物探采集作业震源船——"海洋石油751"号,由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完成交付使用。MARIC的赵洪武副院长出席了交船仪式。"海洋石油751"号作为用于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作业的后拖式震源船,具备拖带8阵列枪阵进行单、双源震源作业的能力。采用柴油机常规推进系统,双主机、双固定导管可调距螺旋桨,双悬挂式襟翼舵,首部设置一台管隧式首侧推器。该船适用于全球无限航区,主要从事海底电缆地震采集震源作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石油201铺管船在千米级水深铺管工况下的改造设计方案及船体总纵强度校核。为适应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作业的使用要求,需对海洋石油201船体结构及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通过对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及PLET下放安装工况的船体总纵强度进行校核,证明改造升级后的海洋石油201具有足够的总纵强度满足千米级水深海底管道铺设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裴红英  王道炎 《中国造船》2007,48(B11):640-644
水下管道维修前,需要对海床进行基础开挖使管道裸露出来,并在维修点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工作面,因此须要使用水下管道维修基础开挖的专用设备——海底挖沟机。在新管线敷设过程中,也需要先对海底实施挖掘开沟,然后进行管道埋设。介绍了一种海底挖沟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既能进行海底管道维修基础开挖,又能进行海底管道开沟埋设的具有双重功能的海底挖沟机。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人们在海洋开发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使得海洋开发范围逐渐拓展。其中,动力定位系统具体指的就是海上漂浮物依靠自身动力,接受控制系统指令对外界干扰加以抵抗并确保船舶亦或是海洋平台始终以同一姿态停留于空间某定点位置。将动力定位系统应用于海底勘探、海底矿物质采集与海洋石油开发等海洋工程活动中,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自动力定位技术成功研发并应用于动力定位系统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在辨识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本文将广义卡尔曼算法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系统功能,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挖沟填埋是对跨航道海底管道保护最常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制定深挖沟施工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几个关键参数,包括土壤剪切强度、海底管道抗弯曲强度、挖沟机械设备的能力、挖沟回填的工程量等。挖沟后调查能够检测并及时反馈挖沟效果,是保证挖沟质量的关键。深挖沟后的沟槽回填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跨航道海底管道4 m深挖沟的影响因素,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挖沟方案,顺利完成跨航道海底管道的深挖沟掩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海底管道巡检船"海洋石油791"号下水。该船采用DP2动力定位系统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由4台主柴油发电机组向2台推进电动机提供电力,配备了2台全回转舵桨和2台可调桨艏侧推,抗风浪性能良好,能够持久巡线并实现应急响应。船底的中前部设有升降鳍,内装有浅地层剖面仪、多普勒声学海流剖面仪、双频单波束测深仪等大量专业声学测量设备,用于海底管线检测和三维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及时发现海底管道隐患,还可用于其他科考用途。  相似文献   

20.
抛锚撞击是使海底管道损坏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我国渤海湾水深浅、航运密集,曾发生船舶抛锚作业对其海底管道造成损坏的情况,运用能量分析法,就船舶抛锚对渤海湾海底管道的撞击损伤进行分析。建立海底管道抛锚作业撞击损伤的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埋层厚度、不同混凝土厚度下的海底管道抛锚撞击及产生的凹陷深度等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提出渤海湾海底管道埋设深度的安全域。该研究可为渤海湾海底管道工程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