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Mk41和Mk48垂直发射系统以及以色列“巴拉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结构和装备情况,描述了各种垂直发射型导弹(包括舰空和舰舰导弹)的发射原理以及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2.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垂直发射系统目前已成为海军舰艇应用最为广泛的导弹发射系统。本文分析了垂直发射系统的优点,介绍了几种现役的垂直发射系统和新型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制状况。  相似文献   

3.
国外飞航导弹发射系统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舰载和潜载飞航导弹发射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水面舰艇倾斜/垂直发射、潜艇水下发射飞航导弹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莫里莱.贝”号(CG53)导弹巡洋舰垂直发射系统的舰上冲击试验已于1987年5-6月进行。炸药分别在左舷和右舷爆炸,远离炸药侧的垂直发射系统大多数部位的垂直响应大于炸药侧的垂直响应,所有试验中都记录到这种现象。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CG53舰上进行冲击试验时所观测到的这咱垂直发射系统蔽侧效应。本文拟定的方法和提出的假设适用于未来垂直发射系统冲击响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海洋军事力量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发展舰载导弹发射系统。其中垂直发射系统由于具有安全系数高、节约空间、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海洋环境、船舶及发射系统自身的影响造成的发射角度偏差问题,采用典型的遗传优化算法,通过对多个参数进行设置,得到最优的遗传算法配置,降低了导弹垂直发射的偏差角,提高了发射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俄等国的舰用防空导弹及其发射装置,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又着重讨论了垂直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7.
1980年,SA-N-6防空导弹系统随“基洛夫”级巡洋舰首舰“基洛夫”号正式进入苏联海军服役。SA-N-6舰空导弹系统的服役.首开舰载防空导弹采用垂直发射系统之先河.在舰载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同随后装备部队的美国MK41等垂直发射系统相比.SA—N—6的垂直发射系统却逊色不少,特别是其采用的俗称“大左轮”的大型环形转动弹舱(每发射一发弹都需要转动一下).最为遭人诟病。通常的看法是.这个转轮的采用大大降低了发射系统的发射速度。据此.也有人对中国新型驱逐舰采用的转轮型垂直发射装置颇有微辞。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8.
用于海军垂直发射系统(VLS)的最新导弹是“标准”SM-2BlockⅣ导弹。该导弹采用Mk72推力矢量控制(TVC)助推器,这种助推器可使导弹的射高、横向距离和射程增大。Mk72助推器的燃气质量流量比旧式导弹大2~3倍(这是在评估最坏情况下燃气流对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时得到的)。为了确定标准BlockⅣ导弹的装舰效果进行了一些试验。这些试验的总目的是保证“标准”BlockⅣ导弹装舰顺利和紧凑。通过装舰前的一体化试验,可了解“标准”BlockⅣ导弹的发射对有关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并采取措施以消除这些危险。本文对Mk72火箭发动机的燃气流对装有“宙斯盾”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甲板设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型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试验均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专利介绍一种新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导弹贮运发射箱,每个发射单元的发射隔舱都是双层结构,由铅或其它适合材料构成。这种导弹贮运箱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增加导弹装舰量的特点,而且具有足够的强度保护导弹的贮存和运输。发射期间对相邻的导弹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横向流对潜艇垂直发射导弹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导弹运动方程及求解运动方程,研究了艇速、适配器刚度和导弹垂向运动速度等发射条件对潜载垂直发射导弹在横向流作用下的受力和出筒运动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减小横向流对导弹影响的途径,对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舰载导弹发射系统燃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导弹静态发射工况下的燃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该非稳态流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深入研究这类问题的舰载导弹的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4月29日,被外刊誉为“中华神盾”的人民海军最新型隐形导弹驱逐舰170号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又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了一大步。170舰之所以成为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主要得益于该舰上的两大法宝——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由于目前保密的原因,170舰上的许多装备尚不为外人所知。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拨开迷雾,先看看世界上其它国家装备有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新型防空舰。在我们细细品味完这些先进的防空舰之后,或许对我们了解170舰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巡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8年,英国首先往护卫舰上以垂直发射方式成功地发射了一枚“海狼”舰空导弹。但这种垂直发射技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1980年,原苏联在“基洛夫”号巡洋舰上率先装备了SA-N-6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之后,美国的Mk4l、以色列的“巴拉克”-1、英国的“海狼”、北约的Mk48、欧洲导弹财团的“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等纷纷装舰。  相似文献   

14.
垂直发射的舰对空导弹已经成为世界海军装备的主流,发达国家大批新造舰只和在役舰只都开始安装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而在中国海军1990年以后大量建造并装备防空导弹的通用驱逐舰和护卫舰上,却依旧采用倾斜发射装置发射“海红旗-7”和“红旗-61”近程舰空导弹。在2003年出现的新型通用驱逐舰上,安装的也是从俄罗斯引进的9M38和9M38E倾斜发射系统。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安装“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和一型护卫舰正在建造中,这两型舰只上将采用何种发射系统,已引起世界各国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15.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优点及其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突出优点和控制特点,新一代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常规弹药和干扰弹,一次性诱饵弹,而且贮弹量更多,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体积更紧凑,自动化和化程度更高,在发射技术方面优先用动力弹射更具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突出优势和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突出优势和控制特点。新一代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常规弹药和干扰弹、一次性诱饵弹 ,而且贮弹量更多、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巧、体积更紧凑、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 ;在发射技术方面 ,优先选用动力弹射更具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舱的热安全性始终是影响发射系统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射舱的火灾问题能够对导弹所处的热环境进行预估,从而为发射舱安全性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分析了舰载导弹共架垂直发射舱的火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灾数学物理模型。选取2种典型起始温度和2种典型火源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能够正确反映发射舱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具有工程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宙斯盾战舰在当今世界海军中几乎无人不晓。其设计性能优良,舰体隐形性好,安装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能同时发射多枚远程对陆打击“战斧”巡航导弹、对空导弹、反潜导弹,以及其它战术导弹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加之广泛应用基于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的武器装备和材料,使之既有强大的攻防能力,又有高度的作战生命力,成为现代海上战一柄寒光逼人的攻防作战利剑。  相似文献   

19.
张平  闵绍荣 《国外舰船工程》1997,(3):19-23,,36,
海军的垂直发射系统(VLS)系列中最新型导弹是“标准”导弹2Ⅳ型。Ⅳ型导弹装备了一种MK72的推力向量控制(TVC)助推器,增加了导弹飞行高度,横向以及远程攻击的能力。同以前最坏情况下燃气流对舰面设备影响的导弹相比,MK72的喷气速率是其2 ̄3倍。为了确定Ⅳ型导弹装备到舰上后的发射效应,工程人员已经完成了大量试验。这些试验的全部宗旨在于为Ⅳ型导弹装备舰队提供一套安全、天衣无缝的匹配方法。在该型导弹  相似文献   

20.
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即概述了潜在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由热发射到冷发射,由定深度发射到变深度发射第一系列发展过程,由此涉及水下发射系统的一系关键技术的突破,最后对水下发射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