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这项千呼万唤“驶”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草案,很快吸引了包括汽车销售商、制造商、进口商、修理商和用户的多方关注。汽车“三包”到底能不能真正兑现?“三包”规定能否真正成为规范汽车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利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汽车“三包”能否走好,关键看它能否成功跨过“三个坎”。  相似文献   

2.
汽车“三包”在我国历史上史无前例,被列入立法程序当然是件令消费者高兴的事。但是,这部法规以什么样的面目公诸于示,最终能否一路走好,取决于立法、执法、汽车产销环节、消费者、媒体的良性互动。同时,也需要在执行“汽车三包规定”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对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13,(10):120-121
第一条为落实《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中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备案和公开制度,规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以下简称“专家”)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政策·人事     
《时代汽车》2011,(2):16-20
汽车“三包”政策年内出台 拖延六年之久的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规定(简称“三包”)有望在年内出台。 今年1月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均收到了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汽车“三包”政策征求意见稿,该政策的正式出台已经箭在弦上。据消息人士透露.令年全国“两会”上将对汽车“三包”政策进行相关讨论,可能将于今年八月份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5.
半岛 《时代汽车》2012,(2):72-72
从汽车“三包”提起至今,已经历了7年时间,如今它又峰回路转来到消费者面前。7年前,汽车“三包”为何“神秘”地没了下文,如今重新启动,各种阻力是否会再次跳出来横亘在汽车“三包”的面前?客观地看,汽车“三包”政策真正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13,(10):1-1
从2001年立法准备算起,在苦等了12年后,中国汽车的消费者终于盼来了汽车三包。虽然8月底、9月初国内大批汽车厂商的“三包抢跑”,有些抢10月1日三包正式实施“正日子”的风头,但这还是一件对中国汽车产业、汽车消费和汽车社会,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汽车维修》2005,(2):1-2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于去年底亮相。这份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草案包含了一条重要信息:购车30天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此外,草案还规定整车“三包”有效期为2年或者4万公里,在“三包”有效期内.汽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凭“三包”证办理免费修理。在整车“三包”有效期内,  相似文献   

8.
《汽车杂志》2012,(3):52-54
汽车消费投诉一直居高不下,而汽车“三包”却干呼万唤难出来。近期相关汽车三包的政策草案再次浮出水面。还召开了听证会,该喜还是优?  相似文献   

9.
江东 《长安科技》2004,10(2):21-25
分析国家实行汽车“召回”和“三包”制度的主要目的和实施细则,针对“召回”和“三包”制实行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5,(35):17-17
汽车的产品质量检测费用将由生产者承担,广受关注的汽车“三包”规定有望年内出台。前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办的汽车“三包”研讨会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是以国务院第626号令的形式发布。而在这一时期《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第150号令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以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以下简称“三包”)(征求意见稿),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也在网上公布。就这样,人们长期议论的“召回”和“三包”都已出台。这是国家保护人民群众、保护消费者利益,以民生利益为重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张栋 《汽车与安全》2013,(10):16-17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会议,针对消费者和汽车厂商关心的三包问题做出详细的说明。据悉,汽车三包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投入使用,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库也已完成建库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发言人明确指出,目前外界盛传的汽车三包标准会让汽车三包“缩水”为误读。  相似文献   

13.
公言 《时代汽车》2012,(2):71-71
近期,《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外公布,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但“三包”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我看未必。尽管汽车“三包”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但实际上卖家玩起猫腻来,消费者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北京汽车正式对外公布了汽车“三包”实施细则(含退/换标准、流程和费用),确保消费者在享受“三包”服务时有据可循。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11,(11):2-2
9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对汽车“三包”(包修、包换、包退)规定再次征集公众意见。并于10月下旬召开立法听证会。这也是汽车“三包”草案自2004年首次提出之后再次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6.
《汽车实用技术》2013,(12):110-110
汽车三包实施已经一个多月了。当前,比较廷出的一个问题是,部分汽车经营者设置违规条款减免三包责任。如部分汽车生产者在《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中,添加“消费者只能在4S店维修保养,否则不承担三包责任”等霸王条款,部分汽车4S店在购车合同中也设置了类似的“附加条件”,超出汽车三包规定的三包责任免除范围,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娃陷产品管理中心有关领导近日表示,短期内将力争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魏俊强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10):34-34,36,37
2013年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正式实施。《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记者特此采访了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总工程师、著名汽修专家魏俊强,他客观、全面、详细地解读了"汽车三包"。"汽车三包"的实施对汽车后市场将有何影响?在执行过程中专家们在技术鉴定上会做哪些工作?汽修行业应该做哪些准备来迎接"汽车三包"的实施?规定实施后,消费者购买新车应注意些什么……针对"汽车三包"出台后各方面将面临的一些问题,魏俊强老师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8.
《汽车情报》2007,(10):10-11
“汽车三包”草案出台了,但规定只针对国家标准规定的家用乘用车,商用车并不在其范围之列。《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实行了,也未把商用车列入汽车召回的范围。商用车相关政策的出台似乎总要比乘用车晚上一步甚至几步。且不论这些商用车的“落后”,我们还是先来看看2007年哪些商用车政策可能出台,有希望的“画饼”总比遥遥无期的要好。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汽车产品实行"三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作为一种大件商品,在我国还属于高档消费品。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又将到来,社会上关于汽车产品实行“三包”的呼声不绝于耳。汽车不同于其它商品,其质量出现问题,往往会给用户带来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因此人们对汽车质量问题非常敏感。近年来,对我国汽车产品实行“三包“的呼声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2,(8):8-8
汽车“召回”、汽车“三包”等这些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管理条例和责任规定,多年以来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一再延迟出生。其虽不会“胎死腹中”,但却令人心焦。固然“召回”、“三包”是有区别的,前者大都属于先天性的,即存在着设计和配件采购、装配时的缺陷,并涉及到使用安全性;后者则带有个别性、偶然性,并受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