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雪峰 《路基工程》2015,(4):252-255
南昆铁路K595+760~+812段路基坍滑,路肩向外挤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坍滑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场整治措施:首先采用临时措施控制坍滑继续发展,然后采取设置支挡结构、截断上游渗水的处理措施根治路堤坍滑。整治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南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深汕高速公路K44高边坡顺层滑塌病害工程的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汕高速路K44+250~+750段以半路堑形式通过,1997年7月由于连续暴雨,右侧高边坡发生大面积顶层滑坍。对病害的治理进行分析,介绍对该处病害工程的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并提出边坡整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波 《华东公路》2001,(3):38-40
介绍了漳龙高公路K67+955-K68+005段路堑高边坡病害概况,从边坡的地形条件、地质基础、变形现状、产生原因和病害性质等方面阐述其病害特征与规律,提出边坡清刷滑体和多种防护加固相结合的综合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常行车条件下提速路基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铁路既有线的现状和在正常行车条件下进行提速路基整治的特点,认为既有路基改造的基本途径是强化基床表层,并保证基床排水畅通;提出了要实现在正常行车条件下进行提速路基整治,必需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研究适合在正常行车条件下进行既有路基提速改造的综合整治技术;二是研制能确保正常行车的操作便捷的轻便梁,以代替传统的扣轨梁。文中对综合整治技术作了方案性研究,并提出轻便梁的结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5.
巴彭公路铁山隧道位位于四川省达川市境内,铁山大河沟西北66°,全长2099m,由于采煤层采空区,地下水及软弱围岩等因素的影响,至使40+527+608段二次衬砌出现开裂,错台,掉块,钢筋弯曲,剪断,水沟边墙出现断裂,渗水,危及到行车安全,被迫关闭交通,进行病害整治。病害整治的方法为,对隧道围岩及其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后,拆除病害严重段的二次衬砌及其仰拱,路面,重新施作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对一般病害段则  相似文献   

6.
郑玉銮 《公路》1992,(6):20-21
一、沥青路面抗滑的重要性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要提高其抗滑能力需修建抗滑表层。因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方大,运行速度快,客观上要求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磨耗作用,使路而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公路交通发达的国家,一直把路面抗滑问题作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研究。据英国1973年调查资料表明,在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地下水影响,行车反复作用、纵、横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经反复实践,确定有效的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107国道清连一级公路K2146 680~ 800段右侧边坡软岩蠕滑的工程实例,初步论述了粤西、粤北地区较发育的软岩蠕滑的滑动特征、力学模型及综合整治措施,可作为今后同一地区对于软岩蠕滑的预防、整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车辆制动工况下路面抗滑性能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以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仿真平台,提出采用轮胎解析参数、整车参数、路面抗滑值构建耦合关联的车辆-轮胎-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湿滑路面状态下弯道行驶车辆的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情况,探索路面抗滑性能与表征行车安全风险的运动学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车辆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弯道路面抗滑性能易使车辆在制动时出现急速横摆、甚至侧翻的交通事故;车辆两侧轮胎接地面抗滑值不均衡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高于对直道行车安全的影响,车辆极易在弯道制动时出现因抗滑值不均衡而无法保持有效转弯半径、进而冲出车道的交通事故.研究可为制定弯道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桥面表面排水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泽民 《国外公路》1996,16(5):36-40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行车速度的加快,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越来越显得重要。文中从抗滑理论和抗滑实践两方面,简要地综述了美、英、日、法、比、意、德、德等国沥青路面的抗滑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付强  李塑臣 《汽车运用》2009,(11):42-42
汽车在冰雪路上行驶时,轮胎附着力降低,车轮容易发生空转或横滑,另外,积雪又增大了汽车的行驶阻力,给行车带来困难和危险。冰雪路对行车影响的程度,会因地形、冰雪的厚度、汽车的性能、载质量及通过时外界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行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高林 《天津汽车》2014,(1):63-63
冬季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汽车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铁路改革的需要,确保路基病害整治的安全,质量和效益,在襄渝线K501+158-+928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后,在施工天窗内,尝试采用水型机械进行施工,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天气寒冷,冰雪路滑,是交通事故多发季节。那么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大家的行车安全带来一点帮助。忌车速过快在冰雪道路上行车,因附着系数小,制动距离长。以时速30km/h为例,正常路面上制动距离只有5.06m,而冰雪路面应要有35.4m。  相似文献   

16.
秋冬季节,大雾天气较多,给我们的行车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由于雾天的能见度较低,可视范围有限,驾驶员很难确定前后车辆的位置和距离,加之路面湿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此提醒各位驾驶员朋友,在大雾天气里开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陈雷 《路基工程》2001,(1):61-62
根据多年在南昆线及广大线配合施工整治病害工点经验,介绍了以支撑渗沟、引水渗沟或截水渗沟为主,结合挡土墙、片石垛等整治路堤及路堑边坡坍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的抓地力时有时无,刹车距离明显增大,视线也变得模糊。保证雨中安全行车是每一位司机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新手,更需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雨天行车需从7个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19.
黄乙  李军 《汽车运用》2002,(7):31-32
泥泞路泥泞路是野外行车时经常遇到的一种道路。其特点是路面滑、阻力大、附着系数小,汽车起步时容易打滑、横滑或下陷;行驶时,转向不易控制,路面稍有倾……  相似文献   

20.
结合绵阳至三台高等级公路K47+245~+455(青山碥)滑坡整治工程,介绍应用预应力锚索整治松散堆积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