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辐条式车轮标准从3个方面对辐条式车轮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编制:1)对车轮的基本要求;2)对轮毂辐条孔的极限拉力、辐条、条母组件的极限拉力、条母的拧紧力矩等限值作出了规定;3)辐条式车轮的4项性能要求。通过试验验证,径向冲击试验合格率为60%,径向载荷疲劳试验合格率为83.3%,扭转疲劳试验合格率为100%,证明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Abaqus软件对某钢制车轮在动态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对车轮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将不同加载方式下所得车轮应力危险点应力变化情况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动态加载方式所得应力结果与测试结果较为接近,说明在对弯曲载荷作用下钢制车轮应力进行仿真时宜采用动态加载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和动态径向疲劳试验对16×61/2J型车轮的轮辐进行了联合拓扑优化,设计了一个带有镁合金轮辋和铝合金轮辐的组装式车轮结构。建立其弯曲疲劳试验和径向疲劳试验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强度、刚度、疲劳寿命和径向疲劳寿命安全系数,并分析了这些性能与车轮结构之间的关系。利用网格变形技术建立了组装式车轮在两种工况下的参数化模型并定义了12个设计变量,使用Isight软件平台集成各性能指标的计算软件建立了车轮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哈默斯雷和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分别提取了72和10个样本点,拟合了Kriging近似模型并检验了近似模型的精度。利用所建立的近似模型,以车轮质量最小、弯曲疲劳寿命和径向疲劳寿命安全系数最大为目标,应力、位移和柔度为约束,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车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Pareto前沿,综合考虑了车轮各项性能,选取了一个妥协解作为优化结果,并对优化前后车轮综合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满足车轮各项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优化得到组装式车轮的质量比同型铸造铝合金车轮减小了29.42%。  相似文献   

4.
选择具有优良成形性能的600 MPa级马氏体相钢制作成形复杂的轮辐及540 MPa级贝氏体双相钢制作轮辋。建立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取静态分析模拟动态分析的方式分别对车轮弯曲和径向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易于产生疲劳裂纹的应力集中点及其最大应力、应变值。选用疲劳寿命名义应变法建立了高强钢车轮的E-N曲线,利用疲劳分析软件对该车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2种试验仿真中出现最大应力的位置与试验显示的位置相一致,进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预估高强钢车轮寿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车轮弯曲疲劳、径向疲劳、弯曲刚度的试验方法,车轮易损部位应力测定方法和车轮弯曲疲劳曲线的绘制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前桥轮毂轴承寿命不长的原因,制定了轮毂轴承寿命分析的汽车行驶工况,确定了相应的载荷谱.以Lundberg-Palmgren和Ioannidis-Harris轴承寿命理论为依据,用Romax软件建立了轮毂轴承疲劳寿命分析模型,计算了7.5t转向前桥额定载荷时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和损伤率.结果表明,轮毂内轴承满足设计要求,但轮毂外轴承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寿命最短的右侧轮毂外轴承,内、外国有明显的错位,滚子承载不均匀,内圈挡肩上轴向载荷的合力方向偏离旋转轴线,产生弯曲力矩,内、外圈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7.
车轮是汽车底盘中重要的安全部件,需要用精确严格的试验来保证.文章介绍了车轮安全性的3大试验,即弯曲疲劳、径向疲劳和冲击试验,并利用不断进步的汽车试验理论和技术,对车轮进行寿命试验.目前内转鼓试验向外转鼓三向加载试验方面发展,外转鼓三向加载试验可更精确与合理地评价车轮寿命.得出运用典型路谱提取车轮试验载荷谱的寿命评价和考核方法正逐渐成为车轮试验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8.
应用Abaqus软件对800 MPa高强度钢制车轮在动态弯曲负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结果得出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并对应力可能最大的部位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所得车轮应力危险点部位,由此对轮辐进行曲面优化,最后与弯曲疲劳台架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铝车轮具有外观精美、综合力学性能好及质量轻等特点,在轿车上得到大规模使用。根据底盘平台化发展需要,为适应不同规格制动器,对铝车轮局部变更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满足铝车轮与制动器间距要求。为减少设计和试验的周期,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种轮辐局部厚度不同的车轮进行13°冲击、90°冲击、弯曲疲劳及径向疲劳分析,并选择其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铝车轮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3°冲击气门孔位置的最大应力受轮辐厚度影响最大,90°冲击、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受轮辐厚度影响差异较小;3种规格车轮理论分析的力学性能和台架试验结果一致,均符合设计要求;为底盘平台化及铝车轮的通用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增压器涡轮轮毂疲劳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增压器涡轮由离心载荷所引起的轮毂疲劳失效模式,基于装甲车辆柴油机耐久性台架考核试验剖面,分析了增压器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涡轮转速的变化规律,计算了涡轮轮毂疲劳危险部位的应力历程.通过对涡轮轮毂疲劳强度模拟试验样件的疲劳性能测试,建立了涡轮轮毂疲劳寿命与应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涡轮轮毂的疲劳可靠性分析与寿...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世界各国的标准均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汽车车轮的安全性能主要是通过弯曲疲劳试验、径向疲劳试验以及冲击试验来进行考核,但是在各种标准具体的试验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由于传感器安装误差使得弯矩检测的非正交误差,难以达到国标规定的动态加载精度要求的问题,分析了非正交误差对弯矩检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非正交误差修正模型,直接利用弯矩实测值经相关运算确定修正参数,并给出了该修正法的评价模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有效;采用该修正法,弯矩检测误差由4.6%降低到1%以下,提高了车轮动态加载精度,满足了本试验机弯矩加载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轮是整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轮毂是车轮总成的关键部件,汽车轮毂设计的稳健性直接影响着整车性能。文章利用有限元法对汽车轮毂进行模态及刚度性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分析,使轮毂的模态及刚度性能满足整车目标体系要求,有效支持了汽车轮毂的工程设计开发,有利于降低整车振动和噪声,为良好的整车噪音、振动与声粗糙度(NVH)性能开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车轮侧倾的汽车车轮双轴疲劳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该方法对车轮施加完整序列的载荷谱,可以真实地反映车轮双轴疲劳载荷工况,实现缩短车轮研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为对钢制全表面车轮的径向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本文中针对全表面车轮的径向疲劳试验工况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了轮胎的试验气压对车轮的影响,且使试验中径向载荷的施加过程尽可能接近真实工况。加载变化的径向载荷后得到危险区域的位置并得到车轮危险节点的载荷历程,预测车轮在径向疲劳试验时的疲劳寿命。在国内率先使用ANSYS Workbench分析平台对车轮进行径向疲劳分析,为车轮的径向疲劳分析提供了一种快捷且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陆斌 《天津汽车》2010,(9):30-33,62
车轮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会同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载荷,因传统的弯曲和径向疲劳试验结果,每次仅模拟车轮单一方面的承载情况,所以若不加以修正,很难代表车轮真实的服役情形。文章在介绍车轮装配的基础上,分析了车辆直线行驶和转弯2种状态下车轮的混合应力谱,并对能同时给车轮施以侧向和径向组合载荷的双轴试验原理、设备、过程及其结果评定作了详细论述。表明LBF开发的双轴疲劳试验机能用简单的程序模拟测试整个车轮的承载情形,来自实际工况的经验、数字评估与试验验证的整合构成了车轮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7.
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摩托车车轮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和扭转疲劳试验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车轮在旋转1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校核了车轮在试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为结构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旋转体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车轮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它承受车身的重力、驱动力、制动力以及汽车转弯时的横向载荷,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稳定性和平顺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初期分析出车轮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本文以14×5.5J车轮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车轮进行建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l出ench对车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进行模拟,得到车轮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车轮失效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中,失效判据的确定对疲劳失效的自动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东风汽车公司车轮厂试验中心的Ⅲ311-1型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试验的转速变化率为依据的汽车车轮疲劳失效判据,为自动识别车轮弯曲疲劳失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轻汽车重量,近年来广泛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制造车轮。生产车轮的高强度钢要满足冲压成形和焊后滚压成形的工艺性能要求,同时满足车轮使用时的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本文叙述了各种冶金因素对车轮用钢工艺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些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车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