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PSO-SVM算法的安全态势预测模型,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态势预测研究。首先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基本概念,以高斯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建立支持向量机安全态势预测模型,然后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得到优化的预测模型,再以某车站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SO-SVM算法预测车站安全态势值具有可行性。该预测方法对车站安全运营和乘客安全出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评估地铁车站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文章建立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地铁车站拥挤踩踏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评价指标;其次,利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研究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利用离差最大化模型对地铁车站实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得到各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差最大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对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及评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铁线网规模的扩大,地铁客流大数据不断产生并积累,其中包含大量信息。地铁乘客出行时间是反映地铁系统运行状况和乘客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地铁乘客出行时间预测没有充分利用客流大数据,因此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文章基于地铁客流大数据,整理了大量乘客出行属性和实际出行时间的数据集,并采用多种回归模型建立地铁乘客出行时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可较好应用于乘客出行时间预测,为乘客出行规划及运营公司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地铁车站结构诱导缝概念提出以来,诱导缝已在我国大、中等城市地铁车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抗震性能尚未得到验证。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工程建设为研究背景,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黄土场地与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数值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数值分析方法,进一步建立原型结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地中地铁车站诱导缝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诱导缝断面处结构更易发生较大水平相对位移而产生破坏,为地铁车站结构的薄弱面,且其两侧结构水平相对滑动沿地铁车站结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诱导缝两侧结构竖向相对错动沿地铁车站截面宽度方向呈现出两端较大、中间相对较小的规律;在低频成分丰富的西安人工波作用下,诱导缝处余留纵向钢筋塑性变形发展贯穿整个地震作用过程,塑性应变累积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设诱导缝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规律,对进一步探索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破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作用机制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诱导...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铁车站乘客集散过程的特性,分析车站集散能力及影响因素;以单位时间内车站最大集散乘客数量和最小平均集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地铁车站集散能力优化模型;针对模型中目标函数难于使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构建基于排队理论的乘客车站集散过程仿真模型,并在原优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车站集散能力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到仿真模型的效率,提出基于响应曲面法(RSM)的车站集散能力求解算法。以北京地铁2号线某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不同仿真方案下车站集散能力和平均集散时间,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仅局限于三维建模、管道综合和4D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方面尚无成熟的范例和工程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及结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研究基于BIM协同设计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建模方法,创建地铁车站BIM结构计算模型,并将结构计算模型导入Midas gen,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供采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活动期间地铁车站客流组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历史客流数据提出广交会期间车站客流量的提取方法.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构建了广交会期间地铁车站客流量预测模型,依托2018年秋季广交会期间地铁车站客流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所提方法可高精度预测广交会期间的地铁车站客流量.  相似文献   

8.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节能潜力,得到在关闭新风阀和提高车站控制温度时,该站公共区负荷可分别降低68%和42%。希望可以应用该方法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设计、运行和能耗管理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地铁车站施工工期长,技术复杂,温度值的采集难度大,国内外在地铁车站温度测试试验方面尚较缺乏。为给地铁车站温度及温度应力理论分析提供试验数据支持,对地铁车站进行温度跟踪测试与分析。研究结论:以上海某地铁车站两诱导缝间的施工段为温测对象,测得施工期各点的时程温度值。经温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在浇筑初期,混凝土温度主要受水化温升与气温条件的影响,并以水化温升的影响为主,在浇筑的中后期,地铁车站的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演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底板与靠近诱导缝处的最大日温降高于其它部位,顶板、底板的最大内外温差高于内衬墙。基于试验数据分析,进一步在温度荷载定义与现场养护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14号线某站为地铁车站上盖物业结构形式,文章采用时程分析法、粘弹性人工边界,建立结构-基础-地基整体计算模型,对地铁车站上盖物业这种地下+地上复合结构进行专项抗震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组合工况在地铁结构设计中不起控制作用,地下结构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峰值发生在地下结构顶板上,应加强对其抗震设计,切实提高地铁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相控交直电力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变流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军 《机车电传动》1999,(2):5-7,22
介绍目前国内使用的微机控制交直电力机画的变流器控制技术,并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以说明,重点阐述了主程序的工作原理。最后对研制中出现的主要故障与解决措施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2.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算法综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唐涛  黄良骥 《铁道学报》2003,25(2):98-102
介绍了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对各控制算法的研究情况与投入使用的情况作了详细分析,同时还对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算法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州地铁空调系统的特点,采用串级模糊控制概念,提出了一种地铁大空间空调系统温度控制调节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列车控制仿真系统中速度控制曲线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介绍列车控制系统结构和列车速度控制模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列车控制仿真中列车速度控制模式的曲线的计算方法.目次,整个列车控制仿真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三相-三相循环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及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正弦波输出的实时控制方案,即三相循环变频器按调制函数规律进行触发控制的微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根据这一方案,研制了一台局部环流运行方式三相-三相循环变频器。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列车控制技术的目标、定义以及基本需求的描述,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列车控制自动技术、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对我国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采用基于虚拟仪器的检测装置。详细描述了该装置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实现方法。运行表明,装置的工作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驼峰车辆减速器闭环控制PID参数的模糊自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组站车辆减速器是实现车辆溜放调速控制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目前使用的过程控制数学模型调速方案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等缺点。现基于模糊自整定的原理,根据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要求,提出一种按减速器调速过程对不同溜放车组的参数自整定的方法,并设计出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经过多次试验及调整,制定适合于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规则,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可实现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以此可以实现驼峰车辆减速器对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为地铁环控设备科学、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能,同时保障了地下环境的安全、舒适.介绍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在地铁环控中的作用及功能,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环控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及环控工艺模式的实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深圳地铁5号线国产化车辆为例,阐述了车辆控制程序门部分的设计,重点分析了软件接口文件和软件代码的编写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