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 1974年苏联铁路由电力和内燃牵引的线路总长124600公里,至75年初电力牵引线路长38103公里。电力、内燃牵引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99.4%。电力牵引占51.5%。苏联货物列车的平均重量为2704吨,平均日车公里为517.6公里。苏联近期铁路电气化实际上全部为交流25千伏系统。为提高直流牵引区段的运输能  相似文献   

2.
电力牵引是最优越的牵引方式,为此,我国铁路加快了电气化的进程。为了充分发挥电气化铁路的通过能力,必须配套先进的信号设备,如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等。然而,电化区段的钢轨中已流有50Hz的牵引电流,如果轨道电路仍采用50Hz的电源就无法工作。为了抑制工频交流电的干扰,轨道电路就不能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而心须采用50Hz以外的电源,并且要有一定的技术措施。除了早期曾用过的直流单轨条轨道电路外,目前在电化区段采用的轨道电路有:75Hz或25Hz交流计数电码轨道电路、移频轨道电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  相似文献   

3.
到1976年7月是苏联第一条铁路电力牵引区段投入运营的50年,在此之前只有电车和电动车组的运行。 1932年,在外高加索铁路的一个山区区段采用了直流3千伏的电力牵引,随后大力发展了这种牵引系统。1959年开始采用单相工频交流电力牵引。  相似文献   

4.
1979年12月7日新华社报导,我国接受日本的政府贷款,即将修建三条新的铁路线路(兖石、京秦、衡广),京秦全长300公里,采用电力机车牵引,衡广复线将来要建成电气化线路。看到这条消息,心情既是激动,又是感慨万分。从1953年下半年对宝凤段进行直流3000伏牵引制的电气化设计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二十多年来我国铁路电气化是做了一些工作,宝凤段及时改用当时世界先进的25000  相似文献   

5.
法国最近制造的,其持续功率为4600瓩、机械部分完全相同的300台B—B电力机车,为了能在25千伏50赫芝接触网、直流1500伏接触网以及这两种系统的任一种下工作而派生出三种车型。这是继三种类似的C—C电力机车之后形成的法国国营铁路标准电力机车系列。C—C电力机车设计于六十年代,仅用于交流,已不再生产了。  相似文献   

6.
有问必答     
电力机车分为哪几种类型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由于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力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制供电时,牵引变电所内设有整流装置,它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送到接触网上。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接触网上取得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机使用,简化了机车上的设备。但直流供电制接触网的电压低,接触导线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而且由于电压低,牵引变电所距离近,加大了建设投资。交—直流电力机车在交流制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工频(5…  相似文献   

7.
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站内电码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铁路几次大的提速,站内电码化技术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已被广泛采用.介绍电码化方式的分类和预叠加电码化原理,分析接发车进路预叠加电码化电路,对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电码化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苏联铁路中用直流3千伏的电气化铁路约24000公里,占总路长度的17.4%。为了能传输更大的功率以满足机车功率日益增大要求,计划把直流3千伏提高到6千伏,为此而设计制造了用于直流6千伏电网的ER2V-556电动车组。该动车组由四辆车辆(其中两端车辆为动力车、中间两辆为非动力车)组成。牵引电动机(每辆动力车有四台牵引电动机)通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传动及控制系统是由柴油机-主发电机组、整流装置、逆变器、牵引电机及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构成。主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整流装置转换成中间直流电压,供给逆 变器-牵引电机环节。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由四象限变流器、逆变器、牵引电机以及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构成。四象限变流器将电网经变压器后的单相交流电变换成中间直流电压,供给逆变器牵引电机环节。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电传动系统主要区别:(1)内燃机车中间直流电压是与柴油机转速相关的可变值,该电压通过调节主发电机励磁电流 而产生;而电力机车中间直流电压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非电化铁路线上,车站电气集中大多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俗称480轨道电路),由于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的接收设备是内部带有全波整流的JZXC-480安全型继电器,它不仅可由直流励磁,而且任何频率的交流也能使它励磁。故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实施电码化时,在考虑信号“故障一安全”的前提下,一般采用非叠加方式(切换方式)的电码化。“切换方式”的电码化又分为“固定切换”和“脉动切换”两种发码方式,目前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移频电码化一般采用“脉动切换”发码方式:即铁道部标准图册(通号3016)电路。  相似文献   

11.
世界电力牵引的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了。电力牵引的优越性越来越显著。许多国家在运输最繁忙的主要干线采用电力牵引,大幅度地提高了运输能力。早期铁路电气化主要是直流和单相低频交流制。自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法国首先采用25kV 单相交流工频电流制以来,世界各国铁路电气化优先采用这一制式。我国也采用了这种先进的电流制。电力机  相似文献   

12.
市域铁路两种牵引供电制式工程投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增强,市域铁路建设进入轨道交通行列。在市域铁路工程建设中,牵引供电系统是采用25 kV交流供电制,还是采用750 V或1 500 V直流供电制,其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和建设标准、网络资源共享和工程投资。此文在分析交、直流供电制式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就选择交、直流供电制式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并以工程实例对2种供电制式的工程投资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工程投资来说,市域铁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交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直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3.
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 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少、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所以在铁路机车上采用交流牵引电动机取代直流牵引电动机,是各国铁路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 早在190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就造出了一台装有三相交流电机的机车,且最高试验时速达到了210公里,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实现在机车上进行变频率、变电压,而是通过牵引变电站引出的三根供电导线向机车提供可变频率、可变电压的三相交流电。这不仅使控制困难,应用不便,而且工程耗资巨大,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制造厂为装用异步牵引电动机和再生制动机的ЗНЗ型交流电动车组承办了新年展示会。该车将在交流25kV50Hz的市郊电气化区段旅客运输中使用。俄罗斯铁路将接收这种现代化动车组。这也是俄罗斯首次在国产交流电动车组上采用高效能的异步牵引电动机和再生制动机。  相似文献   

15.
尽管西班牙是交流电气化再生制动的先驱者,但西班牙的大部分干线铁路采用的是3 kV直流电气化技术。ADIF Alta Velocidad项目组基于在地铁行业的早期开发经验,在直流线路回收制动能量方面正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后铁路牵引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是采用新的牵引动力,提高行车速度以及相应的各种技术措施。电力牵引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后发展较快,主要是直流(1.5仟伏,3.0仟伏)和单相低频交流(15仟伏,16(2/3)赫)两种牵引制。50年代后期,单相工频交流电力牵引的发展取得了优先地位。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即采用这种牵引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以DC 1500V上部悬挂接触网为主,有些线路采用DC 750V三轨供电制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为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有必要提高牵引供电电压。近年来城际铁路和地铁的大力发展,使牵引供电技术和动车传动控制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无论是高铁或地铁动车都采用了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不同的仅是高铁、城际铁路采用单相交流27.5 k V供电,而地铁采用的是DC 1500V供电。从技术上讲地铁也可采用与其上部绝缘净空尺寸相应电压等级的单相交流供电,这无疑是一种节能减排、减少地下杂散电流,又可与高铁、城际铁路线路贯通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多流制列车是指可以在两种以上供电制式下运行的列车.我国轨道交通的供电制式基本上分两种,既用于干线铁路(包括高速铁路)的交流50Hz、25KV供电和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的直流1500V(750V)供电.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大多数地铁系统都采用直流供电系统,把国家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提供给地铁牵引供电。如果采用第三轨供电,电压通常是在600~750V,而如果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那么电压一般可以达到1.5 kV。对于采用直流牵引电动机的传统地铁列车,只需要1套电流变换系统就可以了。对于采用交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俄罗斯铁路牵引机车车辆更新发展规划,俄罗斯铁路"Трансмашхолдинг"运输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与阿尔斯通合作,共同设计研制了俄罗斯铁路宽轨(1520 mm)Э20型6轴电力机车。ЭП20系列电力机车,是在采用IGBT-集成栅双极可控硅晶闸管和异步牵引电机基础上制造的牵引传动装置第5代新型电力机车,按照160 km/h和200 km/h两种构造速度设计,能够牵引列车在直流3 kV和交流25 kV、50 Hz供电系统的电气化铁路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