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是小儿罕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4岁,因呕吐,腹胀1月余入院,1个月前曾食柿饼2个,之后开始出现呕吐,呈进行性加重,为胃内容物,腥臭,腹胀明显,有时伴腹痛,1个月来明显消瘦。体检:发育营养欠佳,慢性病容,心肺(一),上腹胀满,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腹水征(一),肠鸣音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钾2.83  相似文献   

2.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3.
盲肠扭转为罕见的一种绞窄性结肠梗阻,其x线征,不仔细观察,往往误诊,将我们遇到三例报告如下: 例1.龚××,女性,31岁,以上腹胀一天,疼痛2小时主诉住院。腹痛突然发作,呈阵发性加剧伴呕吐,吐物为食物,大小便正常,20天前有过同样腹痛,以“肠梗阻”保守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男46岁。以发作性上腹痛3年加重1周入院。曾做钡餐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1周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伴纳差反酸,疼痛节律性消失。查体见上腹剑突下偏左处有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胃角胃窦有散在绿豆大小糜烂境界不清,尤以胃窦小弯侧更明显。近幽门后壁有一条粗大皱襞。球部前壁有一0.7cm~2溃疡,盖有少许乳白色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胃镜诊断: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早癌待排。病理报告:胃窦小弯侧糜烂面的3块粘膜组织为慢性中度萎缩性  相似文献   

5.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病 ,1 958年首先由Caroli描述 ,在我国也有报告 ,绝大多数属 I型 ,我科收住Caroli病 型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 ,8岁 ,以“腹痛、颜面苍白 1月”之主诉入院。 1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颜面苍白 ,逐渐加重 ,经输血 ,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岁时曾有贫血表现。查体 :体温 37.2℃ ,P1 30次 /min,R4 0次 /min,体重 2 2 kg,血压1 1 .5/6k Pa,发育正常 ,营养较差 ,精神差 ,重度贫血貌 ,呼吸急促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可见散在出血点 ,右足背有一 5cm× 5cm瘀斑 ,颌下、颈前、颈后、腋下、…  相似文献   

6.
<正>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在临床甚为少见,常被误诊。近来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尹某,女,70岁,住院号:236989.患者于3日前,右眼突然剧烈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因症状加重后来我院,门诊以“继发性青光眼”(右)收住院。患者于8年前系双眼白内障,右眼未行手术。检查及治疗: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右眼视力无光感,眼睑轻度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高度水肿,呈雾状灰白色,虹膜纹理模糊,瞳孔圆,直径6mm,无粘连,对光反射消失,前房未能查清。晶体、玻璃体、眼底无  相似文献   

7.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21岁,农民。以心慌、气短、头痛9年,加重2年入院。9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头痛。服氨茶碱可减轻症状。曾多次就诊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近2年来,症状加重,丧失劳动力,多次胸穿并胸腔闭式引流,症状缓解,以“右侧肺大皰并全肺不张”住院。  相似文献   

9.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并不常见,且多伴腹痛、呕吐等症状,偶有胸膜反应。以胸膜反应为唯一首发症状的病例临床更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平滑肌母细胞瘤国内自1975年朱氏报告10例以后。迄今8年,文献报导的不过20余例。我院1982年收治一例,病历摘要如下: 王××,男性,41岁,农民,陕西周至人。于1981年12月以腹胀,腹痛四月之主诉住院。入院前四个月。腹胀伴右上腹部钝痛,轻度恶心,未吐。一个月以后发现右上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且伴黑便,纳差,明显消瘦。在外院按。肝炎”治疗无效,乃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1.
<正> 男,22岁。主诉上腹痛2月,加重伴全身黄染20余日。在外院按“胃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效果不佳,转本院。肝功:黄疸指数120U,GPT200 U,余阴性。B超检查:肝斜切11.8 cm,右叶厚8.7 cm,左叶厚5.6 cm,门口宽1.0 cm,肝光点分布均匀。胆囊9.1cm×3.7cm,壁厚0.5cm,水肿呈双层影,液性暗区尚清晰。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宽1.6 cm,于总管末端(胰头处)见1.4 cm×1.1 cm增强光团,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12.
芦老太太的秘方“肿半截”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变性期的水肿及腹水收到满意效果,根据其腹泻及消肿的原理,最近我们曾用“肿半截”及“十枣汤”治疗心脏性和肝病性腹水及水肿二例,效果亦很满意,简介如下:例一:王××,女性,40岁,58年10月29日入院、主诉心慌气短两年,腹胀尿少二月,两年来于劳累后即感心慌、二月来腹部逐渐膨胀隆尿少下肢浮肿、日益加重、查体、轻度发绀心界扩大、心尖区舒张期及收缩期杂音、腹部高度膨隆、腹围104厘米、有腹水征,肝大,下肢重度浮肿、印象为风湿性心脏病、Ⅲ度心力衰竭、入院后除给强心药以外,采用“肿半截”和“十枣汤”消肿,五日后浮肿全消,腹围逐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型大鼠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黏膜的COX2和TNFα进行染色。结果萘丁美酮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空白手术组(P<0.01)而又重于假手术组(P<0.05),与铝碳酸镁组和西沙比利组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空白手术组相比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铝碳酸镁组、西沙比利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返流导致的返流性胃炎中,萘丁美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萘丁美酮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中COX2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 沙门氏菌属中除伤寒外,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者,较为罕见,现将我们所见一例,予以报导。患儿3岁,男性,于1979年10月3日以间断发热一周,行走困难4日主诉入院。病初为午后低热,4月来持续高热,偶诉腿痛,无恶心、呕吐、腹泻,亦无喷嚏、咳嗽等症状。即往身体健康,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糖丸”,无类似病人接触史。查体:体温37.8℃,神志清,咽充血,扁桃体Ⅰ°肿大,颈部微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胀,肝于右季肋下扪及1.5公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患者安某 ,男 ,5 2岁。餐后约 1h突发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渐向全腹放散 ,伴恶心呕吐、并排糊状便数次。 3d后腹胀腹痛加剧 ,呕吐、排气、排便停止。既往体健 ,无外伤及手术史。入院查体 :T 37 4℃ ,P 90次 /min ,R 2 4次 /min ,血压 14/ 10kPa。痛苦病容 ,中度脱水貌 ,腹部明显膨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均有压痛 ,但以剑突下为著 ,且有肌紧张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亢进 ,可闻气过水音。血常规 :Hb10 0 g/L ,WBC 14 6× 10 9/L ,N 0 91,L 0 0 9。腹部X线检查 :小肠积气扩张 ,左上腹、右下腹见数个大…  相似文献   

16.
<正> 婴儿先天性膈疝比较少见,我院曾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病儿鲁×,男,八个月,住院号82—383。在出生后两月发现喂乳后咳嗽,气短,尤其平卧后加重,当地按“上感”、“肺炎”治疗,效果不佳。于1982年2月27日收住院。检查:发育营养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呼吸急促,出现三凹征;气管偏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胸骨旁线第四肋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肺呼吸音存在,肩胛下区可听到湿鸣;左肺第二前肋以下呼吸音消失,未闻及肠蠕动等异常音响。腹平软,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茵陈对胆结石病“T”管胆汁有形成份影响的临床实验研究。服药期间对胆汁流量及主要成份进行动态测定,5例胆石症术后病人,连续5天,收集不同时间胆汁样品共125份,结果表明茵陈不仅是一种水生利胆剂,而且对胆汁有形成份含量亦有影响,服药后胆酸明显增加(P<0.05),胆固醇显著减少(P<0.05),从而提供了茵陈对防治胆结石的作用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作者报导了1例伤寒伴有肝脏损害的病人,经肝活检和免疫荧光检查证明,胆小管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从而表明了其在伤寒性肝炎中对肝脏损害所起的作用。病例:26岁,男性,既往健康,以“高烧、头痛、干咳、腹痛10天,呕吐、腹泻5天。”之主诉入院。急性起病,有神志改变,体温40℃,肝脏肋缘下3cm,脾2cm。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3.6mg/dl,直接胆红素2.3mg/dl,SGOT200mu/ml(正常人<40),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男,50岁,因腹胀乏力两年加重1周于1989年10月16日以肝硬化腹水收住内科。1周前感腹胀加剧伴高烧,寒战,尿量减少,每日尿量200—300ml。体检;体温39.2℃,血压为14.7/10.7kPa,巩膜无黄染,心脏(一)。腹部隆起。腹围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药物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39岁 ,因“腹痛、呕吐 1 d,四肢麻木、无力 1 2 h”入院。患者因阳萎于 1 d前服用某私人诊所自制的中药粉剂 ,服药后 1 0 h出现上腹闷痛 ,呈持续性、阵发加剧 ,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泻及黑便等。在门诊按“急性胃炎”治疗无好转 ,且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 ,伴烦燥、头痛、心悸、多汗。急查血 K 5mmol/L,Na 1 1 9mmol/L,BUN 1 0 .2 mmol/L,血糖 8.7mmol/L。以“低钠血症 ,糖尿病 ?”诊断收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头晕及阳萎 8年 ,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查体 :T37.5℃ ,P1 58次 /min,R2 6次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