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列车在长期运营过程中,车轮将发生随里程增加而不断增大的磨耗,为探究车轮磨耗对车辆侧向通过道岔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综合考虑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对转辙器区钢轨接触几何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具有不同磨耗程度车轮的高速车辆侧向通过道岔时对高速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车轮磨耗程度增加,高速车辆侧向过岔时的轮对运动姿态和车辆动力学性能发生较大变化,车轮运营里程达到20万km后,轮轨横向力较标准车轮型面减小了42%,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较标准车轮型面减小了16%,脱轨系数较标准车轮型面减小了38%;车轮发生磨耗后,车辆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
弹性车轮在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上的可应用性正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市域线路也包括不少高架线路,因此有必要研究弹性车轮对高架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频域轮轨相互作用模型及桥梁振动声辐射模型,并利用文献测试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弹性车轮橡胶参数对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弹性车轮橡胶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影响较大,当橡胶弹性模量取10 MPa时,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较刚性车轮可降低4.56 dB,但随着橡胶弹性模量的增加,弹性车轮解耦频率也增加,桥梁结构噪声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刚性车轮情况下的桥梁噪声;弹性车轮橡胶结构阻尼比的变化对箱梁结构降噪量影响不明显,当橡胶阻尼比由0.1增至0.4时,桥梁结构噪声辐射总声压级只降低1.04 dB;弹性车轮橡胶泊松比的改变对桥梁结构噪声总声压级影响很小。研究成果对弹性车轮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制动试验和用有限元法进行的模拟,考察了高速时现用闸瓦和新开发闸瓦对车轮踏面的影响。从制动试验结果来看,开发品同现用品相比,在平均摩擦系数的稳定性,闸瓦的磨耗方面有优越性,但其对应的车轮踏面状态较差,车轮温度也较高,对车轮有较大的破坏性,从残余应力的模拟可以推断,开发品对应的车轮踏面的残余应力最大值要比现用品的高。  相似文献   

4.
铁路车轮与钢轨的强度及硬度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铁路车轮的硬度低于钢轨时,车轮与钢轨的打滑现象就会增加,车轮就容易产生擦伤、剥离等缺陷。车轮与钢轨的硬度匹配要求为1.2:1至1.4:1,我国目前PD3或BNbRe钢轨的硬度为300HB左右,因此车轮轮辋表面的实际硬度也应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Rail模块,建立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和传统轮对转向架车辆的仿真模型,并比较两者的曲线通过性能。独立车轮轮重减载率和弹簧振动在曲线通过时比传统轮对式更快趋于稳定状态,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但容易向一侧偏转;独立车轮脱轨系数较传统轮对大,建议加大对独立车轮新型转向架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马钢火车车轮产品再添新成员,HZ840低噪音地铁车轮的成功开发将有效地降低地铁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为我国轻轨交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绿色发展奠定基础。据了解,马钢股份首批50件低噪音地铁车轮已发往南车集团,将用于杭州地铁。2011年,马钢还将向上海地铁3号线供应1000余件低噪音车轮。  相似文献   

7.
橡胶弹性车轮在轻轨车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橡胶弹性车轮的减振、降噪和减少轮轨磨耗等3大优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橡胶弹性车轮的现场测试结果,提出了设计橡胶弹性车轮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X射经测定法测定新设计的客车S形辐板车轮和原型车轮残余应力分布特点和大小。分析了不同设计形状车轮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与各国轮残余应力进行比较,以验证车轮优化设计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S形辐板车轮设计合理,减少了制造时淬火变形量,不提高了车轮制造精度,而且改善了残余应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高摩合成闸瓦金属镶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合成闸瓦与车轮摩擦磨损的原理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合成闸瓦金属镶嵌机理模式为:车轮因摩擦磨损产生的磨粒或碎片附着在闸瓦表面成为金属铝嵌的起始点,当制动过程中有“冷焊”条件时,车轮踏面金属向起始点转移,起台点不断长大,成为金属镶嵌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已投入应用的合金铸铁闸瓦的制动性能以适应高速机车车辆的需要,提出了向车轮-闸瓦摩擦界面供给硬质SiC陶瓷粒子以提高制动时的摩擦系数和缩短高速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的方案。研究了三种陶瓷粒子供给方式:向车轮-闸瓦间喷射陶瓷粒子;在车轮踏面上压紧陶瓷粒子块;在铸铁间瓦铸造时埋铸圆柱状陶瓷粒子块。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了试验台制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动初速度为125km/h时,与单独使用合金铸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弹性车轮在运行时的纵向振动问题,建立弹性车轮6自由度复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某装有弹性车轮的地铁车辆,研究其运行速度、弹性车轮自身阻尼特性对弹性车轮纵向振动的影响。对弹性车轮发生中低频大幅纵向振动时车体与构架的振动进行分析,根据弹性车轮纵向振动特点研究其控制与抑制方法。结果表明:由于轮毂与轮芯之间阻尼特性较小且具有大的刚度,当车轮高速运行时,轮轨蠕滑力诱发了弹性车轮纵向中低频大幅振动;该振动对构架振动影响较大,但对车体基本没有影响;提高一系纵向阻尼是抑制弹性车轮纵向振动的有效合理方法,当阻尼达到72 k N·s/m时可有效抑制本车弹性车轮振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的工艺试验,探讨了斯里兰卡动车组车轮在进行整体浸入式热处理时,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确定了车轮热处理工艺规程,经批量生产,验证了工艺夫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李力 《铁道知识》2006,(5):39-40
列车制动时,闸瓦或者制动盘产生的制动力,是使通过轮轨问作用力使列车减速的。然而,如果制动力过大或轮轨粘着系数降低,车轮就会抱死滑行。滑行不仅会造成列车制动阻力减少,制动距离增加,还会擦伤车轮,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列车提速后,特别是旅客列车速度提高后,为了尽量缩短制动距离,必须要充分地利用粘着力,车轮纵向滑行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为了防止车轮滑行,需要在提速客车上安装防滑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所建立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是研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该模型既考虑轮轨的真实几何形状(包括不平顺)和材料非线性,又详细考虑轮轨间的几何接触关系和轮轨系统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具体实现模型仿真时,采用隐式-显式相结合的办法。传统的做法是,隐式计算时不考虑车轮的旋转,只考虑重力作用下的静态位移场,然后将得到的静态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同时对车轮施加前进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以及转矩等条件,求解轮轨的相互作用。大量文献表明,用这种做法来启动显式动力学求解,会产生剧烈的初始瞬态响应,导致求解时间过长,甚至不收敛,尤其在速度高达400 km/h时。基于此,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改进,在进行隐式计算时,首先考虑车轮的旋转,得到车轮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位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车轮受重力作用与钢轨发生接触,得到接触斑、法向接触应力以及车轮的应力应变等,然后将更新后的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进行显式动力学求解。算例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大减小初始瞬态响应,减少有限元节点和网格数,从而加快计算的收敛过程,提高计算效率;轮轨力频谱存在无衰减频带,在该频带内轮轨力随着模...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含有压剪复合型橡胶元件的弹性车轮,深入研究了车轮在滚动过程中的接触行为。基于轮轨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接触斑在静止和不同速度下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轮轨接触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的特征以及摩擦耗散的能量、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车速下,弹性车轮接触斑形状与刚性车轮相比有明显不同;弹性车轮轮轨接触应力明显小于刚性车轮,橡胶元件起到了吸收轮轨接触应力的作用;弹性车轮滚动时摩擦耗散的能量总体小于刚性车轮,应变能总体大于刚性车轮,究其原因是因为橡胶元件在车轮滚动时通过大变形吸收了能量。  相似文献   

16.
分析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使机车整体车轮产生掉块或崩裂的原理,分别介绍新制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和在役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制车轮和在役车轮探伤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轻轨车辆弹性车轮的动力学作用,基于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的结构,在弹性车轮动力学传统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弹性车轮轮芯相对于轮毂的6个自由度,建立弹性车轮动力学复合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传统模型和复合模型下弹性车轮车辆以及刚性车轮车辆的临界速度、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轮轨磨耗等指标。结果表明:由于传统模型未考虑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偏转刚度和轮对两车轮之间的扭转刚度,因此计算误差较大;采用复合模型得到的弹性车轮车辆的临界速度、运行平稳性指标,以及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较刚性车轮车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弹性车轮车辆的轮轨磨耗情况在直线通过时与刚性车轮车辆的相似,而曲线通过时相比刚性车轮车辆降低了约5.3%。  相似文献   

18.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独立旋转车轮能够消除轮轨间的纵向蠕滑,理论上不存在蛇行运动,故在直线上可以获得较高的临界,基曲线上可使因纵向蠕滑而产生的轮轨噪音消失。与传统轮对相比,独立旋转车轮缺乏由纵向蠕滑力而产生的导向力矩,故在曲线上无自导向功能,基本上只能靠轮缘导向。曲线通过性能是车辆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车辆由直线进入曲线,特别是通过缓和曲线时,由于受到线路的各种激扰,轮轨间将产生复杂的作用力,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建立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模拟实际线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车辆通过曲线的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计算,得出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和传统轮对转向架曲线通过的动力学响应值。通过对两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力,脱轨稳定性及轮轨磨耗等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曲线通过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车轮走行部的发展源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 改善走行部的导向性能,要求开发有别于传统轮对式转向架的新型走行部及车辆;二是低地板车辆的发展要求,让出车轴位置针板高度。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形式多样。重点分析了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并指出了这种走行部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车轮脱轨及其评价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车轮脱轨的基础研究之后,介绍了在单轮对滚动试验台上进行的实物车轮脱轨模拟模型,详细叙述了车轮的脱轨过程以及脱轨过程中累轨接触状况和车轮悬浮量的变化。研究了冲角,载荷,摩擦系数,速度等对车轮脱轨系数限界值的影响,详尽的数据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有利于研究车轮脱轨机理和深化认识车轮的脱轨过程,本文最后给出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对车轮脱轨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