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化铁道》2008,(4):9-9
Acrel-3000型10kV及以下变配电监控系统采用3层网络分布式结构,即站控管理层、通讯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站控管理层由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等组成。通讯控制层由通讯服务器、通讯前置机、HMI人机对话界面及总线网路组成。现场设备层由ACL-811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ACP-811型配电变保护测控装置、ACZ-811型备自投保护测控装置、  相似文献   

2.
通过莘闵线全线客流的分析及原工程设计材料中的数据,以莘闵线AFC系统中央计算机系统的选取原则、中央硬件设备的性能要求、LCCS系统的存储要求、不间断电源的性能要求作出相关的分析计算,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中央系统设备,提出部分硬件设备的选择型号,以达到满足莘闵线AFC中央系统能高效、安全运行的要求。其中,对莘闵线中央计算机主要设备选择的性能要求及参数计算方法可供国内AFC相关专业参考。  相似文献   

3.
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是车站货运部门与运转部门间结合部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和货运作业效率。通过对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货运调车作业在提前规划和确认、作业进度效率、应急指挥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编组站货运调车协同监控系统包括股道状态监控、装卸作业计划编制、调车作业管理、调车作业协同、其他功能5个功能模块,基于现场作业流程以通辽站东郊专用线为案例进行开发,构建基于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软件总体架构,在非集中区设置车号识别设备和车轮传感器,实现运转和货运岗位间计划协同、作业监控、设备监控及安全卡控的作用。系统通过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已满足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业效率,有效满足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可为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微机监测在信号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机监测是铁路信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信号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及特性变化。通过监测轨道电压、轨道曲线、道岔曲线、报警信息及统计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现场信号设备存在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些实例对其在维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线路施工的特点和既有线路换铺中大量使用的钢轨闪光焊方法,详细分析了既有线路换铺中钢轨现场焊接的特性。钢轨随动性的因素、设备的状态、现场导电部位的除锈等与工艺试验存在很大差异。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合适的现场焊接工艺、良好的设备保养和维护以及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法等措施保证现场换铺焊接施工质量;通过对既有线路换铺焊接施工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既有线路施工的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及施工工艺流程编制。现场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保证了焊接质量,实现了既有线路高效、低成本施工。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为现场设备层、站点层、中心处理层、应用终端层。论述其整体框架及各层间连接方式,重点分析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方法,定义层间数据传输格式。论述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应用终端层、中心处理层、站点层的功能。应用终端层可实现对站点和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中心处理层能够实现数据记录和存储、历史数据读取、数据更新、报警判断和数据转发,站点主机能够及时将信息上传给中心处理层,处理中心处理层下发的命令。  相似文献   

7.
通过盾构施工中设备故障处理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设备故障的排除思路与方法,提出了盾构设备维修保养的基本要求。根据盾构施工的特点及盾构常用备件类型,分析了备件采购、使用、存储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盾构的维修保养及配件现场使用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钢轨气压焊设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焊头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的缺点,通过待焊钢轨的焊接热温度与形变抗力、形变量的关系,综合采用了现代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与传感技术,研制出了适合于焊轨现场的集机、电、液一体化的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设备及焊轨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套设备及焊轨工艺对于提高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保证行车安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广州市已运营、已建、在建的各条轨道交通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实例,对其现场设备数量的确定进行探讨。实践证明,除了依据客流、列车行车对数、设备通过能力等客观因素外,还应根据实际运用的经验及结合车站建筑结构对现场设备数量的确定作进一步完善,使系统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现场测试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 ,利用有限元法 ,分析 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 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变形的控制效果 ,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