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同时就伴随着很多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且舒适的出行环境,就需要加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解决路面存在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方兴未艾高速铁路的概念产生于德国,而日本则是二战后发展高速铁路的先驱。1964年,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550公里的东海道新干线的正式开通,掀起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高潮。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30多年来,国外高速铁路在与航空和高速公路的竞争中,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高速铁路方兴未艾。作为修建高速铁路最早的国家,日本在本世纪将高速铁路总长度从目前的2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形成以东京为中…  相似文献   

3.
樊一江 《综合运输》2011,(10):34-36
本文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走出去"等战略角度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绿色物流外部性的内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物流是针对传统物流的负外部性,基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物流模式。本文从经济外部性角度就传统物流对绿色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需要加强干预,扶持绿色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成本函数角度比较了高速铁路和传统铁路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情形,分析了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网络经济效益,并为高速铁路的定位和战略选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相似文献   

7.
从近两年铁路货运量"不增反降"现象出发,论述了高速铁路建设成网对既有线货物运输组织的影响,分析了铁路货物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铁路运输经营理念、货运产品设计、运输组织方式等角度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不断加快发展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块、废渣等日趋增加。同时如何在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下,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数量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建筑垃圾的现状及综合治理的意义出发,研究了建筑垃圾分类与处理,分析了建筑垃圾的作用机理,最后研究了建筑垃圾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晓洋 《人民交通》2021,(22):38-39
在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的难度与数量也显著增加,尤其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推动,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实践中,又往往可能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予以支持.本文主要从常用的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出发,结合实践分析提升检测质量的主要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各方舆论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逐渐增强,高速运行环境下承载结构的可靠性、系统稳定性,以及产生诸如振动、冲击、噪声、电磁辐射、生态平衡等问题已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安全评价和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今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及营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由于经济可行的绿色物流实践经验屈指可数,绿色物流从传统意义上便被冠以成本高昂的标签。人们普遍认为,绿色技术只能依靠政府补贴而保持市场竞争力。虽然一些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绿色技术(如尾气循环或颗粒过滤器等)增加了货车运营商的成本却无法带来任何经济回报,但很多降低碳排放的技术——尤其是能效相关技术,能够通过削减燃料成本实现投资回报。从碳排放的角度看,经济利益在驱动减排的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交通运输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为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人类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在不断加大:自然资源的巨量浪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运输耗费不断增加、资源存量的相对短缺等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资源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公路养护工程也在增加。从公路在养护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出发,谈谈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的构建与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网络一方面可以解决废旧电子电器污染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对废旧电子电器产生的数量进行分析预测,从回收物流网络运行总成本最小的角度出发,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得出回收网络中各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保价运输属于运输契约的组成部分,它随着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保价运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保障多方的利益,是相关从业者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任英女士是该领域内的专家,长期致力于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机构与市场、运输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近期,笔者对任英女士进行专访,请她从专业角度来为我们解析一下保价运输的由来、内涵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玉光  杨浩 《综合运输》2010,(11):28-30,61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网的必要性。从路网基础、经济发展、技术储备等角度探讨了我国构建高速铁路网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我国修建高速铁路网的优势。最后,指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的概念产生于德国,是指具有高加速和高减速性能及对列车运行进行自动控制,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率先实现了最高速度210公里/小时的商业运行,标志着高速铁路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并掀起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高潮。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借鉴日本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陆续建成了自己的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最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工具,适应了交通、环境、能源开发的要求,为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各国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经济和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技术的环保疏浚,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环保市场的旺盛需求以及环保疏浚设备与专有技术的不断研发,激发了环保疏浚产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都相继启动了环保疏浚工程项目,环保疏浚作为疏浚产业的延伸,将逐渐成为新兴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国家高速铁路以其安全、舒适、高效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但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引起国内节能环保人士高度关注,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跟其它交通设施的比较,分析高铁建设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从不同阶段提出高铁建设中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有地形、地物和地表植被也造成了破坏。如何在满足公路建设经济技术要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绿色交通和生态设计理念在潼荣高速公路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贯彻绿色公路理念,减少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当地环境的不良影响,达到了保证公路固有功能同时,公路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