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作用下,其使用性能会不断衰减。为了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路面温度场。研究发现,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随着路面深度增加,温度变化不明显,面层结构受温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温期的气候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本文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时刻路面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的研究了在周期性气候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应力,为低温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低温地区典型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响应模拟,分别计算了温度应力和温度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了不同时刻路面内部温度应力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温度作用,还是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路面结构应力随外界气温呈现周期性变化,设置应力吸收层可显著减小沥青层底拉应力,说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可抑制或减缓基层反射裂缝向面层扩展。  相似文献   

4.
东青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施工中受施工环境温度较低影响,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上面层路面结构,采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就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东青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受湿热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温度场备受关注。文章选取湿热地区典型路段观测点,设计沥青加铺层结构温度场测试方案,实测沥青加铺层温度场,灰关联分析加铺层温度场影响因素,并采用Matlab软件,对加铺结构中的最高温度进行回归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内温度随太阳辐射和气温的昼夜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变化幅度减少,路表2cm处温度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区;各因素对路面结构温度场影响显著性排序为:日太阳总辐射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并得到路表2cm处最高温度线性回归分析方程。  相似文献   

6.
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层层底拉应力进行对比,分析了基层厚度变化对各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两种路面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变化规律,根据其变化规律来选择路面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隧道内空间、湿度、噪音及水等工作环境特点,分析隧道路面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机理,提出适用于隧道内部特殊环境的橡胶粉改性水泥路面、露石水泥路面以及沥青铺装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清远北江四桥工程实例,通过试铺试验及试块试验,研究STC的收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TC的收缩应变受边界条件、温度变化及尺寸效应等因素影响,且在整个养生过程中强度发展和收缩性能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而STC层开裂与否和施工工艺及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受温度、水患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极易受到破坏,破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裂缝等病害。文章以南武大道武鸣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施工为例,对路面大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秦岭特长多竖井深埋隧道气温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依托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对隧道洞室内外气温、风速等气候条件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隧道位置地层温度、洞内风速变化、外界气温变化等因素影响下,隧道内自然风速及洞内气温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可为多竖井深埋隧道通风防灾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多种因素作用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文章以某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渗漏水病害处治为例,从地质水文条件、路面结构、防排水体系以及路面施工状况等方面,分析了隧道路面渗水成因,评定了渗水病害等级,并根据评定结果进行路面内部的排水引流结构设计,同时提出采用注浆和灌缝材料进行密封施工的处治方案。实例观测结果表明,渗涌水病害处治效果良好,路面通行效率得到提高,该处治方案与工艺可为富水山体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涌渗水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施工阶段空心薄壁高墩水化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早期温度裂缝,文章对拉会大桥主桥薄壁空心高墩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混凝土浇筑后薄壁墩内部各测点的温度变化规律。并对试验墩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有限元分析法可用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开裂机理:严冬期温度骤降导致的横向收缩裂缝、温度疲劳导致的裂缝、反射导致的裂缝;论述了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影响因素:沥青性质、沥青混和料的组成、路面结构、基层等;提出了从沥青及沥青混和料、路面结构、施工等三个方面防治高原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盐雾环境是否对胶州湾隧道沥青路面存在明显的腐蚀作用,依托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路面结构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课题,研究了盐雾环境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水泥混凝土不同,盐雾环境对沥青混合料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轨交长期运营下所产生的土壤热堆积效应将会对地下区间产生严重的影响。为研究其温度变化规律,对上海轨交1号线某区间隧道断面的热环境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列车运行因素对测试断面全天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建议应对轨交区间环境进行持续监测,为今后研究热环境变化趋势建立数据储备,并尽快开展此类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从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出发,对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与路面性能的关系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能与级配离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恰当的变异范围以控制沥青路面质量,分析温度离析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弹性薄层自破冰路面结构中,低模量弹性铺装层与原路面面层两种材料性能差异较大,其层间界面的良好粘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自制夹具进行层间斜剪试验,研究了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变化与层间界面剪应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发现弹性薄层自破冰路面结构中低模量弹性铺装层与原路面层间的剪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Gambit建立了高炉渣棉管道复合保温结构模型并划分网格,在FLUENT模拟软件中对管道保温复合结构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不同保温层厚度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管道保温的温度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7,216 mm外径管道合适的保温层厚度分别为22,38 mm左右,模拟百米线长计算得到各种外界条件下的出口温度均在94℃以上,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均低于40℃,验证了这种复合保温结构在有无风或风速大小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等各种条件下均可满足保温要求,并发现异形件在保温施工时需注意分支管道应相距适当的距离,否则会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  相似文献   

20.
重庆高家花园嘉陵江大桥是典型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了研究该桥梁各关键位置的温度变化趋势以及温度造成的影响,在桥梁的各个关键截面,对钢箱梁顶板、腹板、底板等位置进行了长期监测。文章从温度变化趋势、纵桥向及截面温度梯度、温度数据统计以及温度对结构参数的影响等方面,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对该类型桥梁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