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于公路项目旧沥青路面回收试验,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具体项目现场情况,阐述了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当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现状,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改造方法,分析了适宜不同破碎工艺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及再生利用现场铺筑技术,并评述了破碎工艺的技术经济性与环保功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挖除旧料进行级配分析、旧沥青老化与再生分析,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再生剂与新沥青的类型和用量进行选择,对现场热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性能验证设计出合适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将破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现场再生或者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地节约资源。通过对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工艺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可为该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公路养护工程具体施工方式的研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热再生技术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方式。大量工程实际经验总结得出,路面的现场热再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原有路面沥青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资源得到了重复利用,且由于热再生技术在施工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而该技术的推广更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6.
<正>"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通过验收近日,由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典型示范工程应用,开展了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MA再生技术、温拌再生技术等深化研究,提出了多步法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分层加热、分层铣刨及间歇式强制拌和等成套技术,完善了现场热再生机组,研制了现场热再生  相似文献   

7.
SMA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SMA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然后通过现场铺筑试验路对SMA现场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验证,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再生后的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旧沥青及级配检测,确定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技术对旧路面进行再生,并通过室内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比例宜为旧沥青路面材料+9%再生剂(以旧沥青质量的百分比计)+30%新沥青混合料(按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计)+0.2%新沥青(按总矿料质量的百分比计),经路用性能检验,所设计的复拌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良好,可用于实体工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预防性养护中大量推广应用,从原路面的试验、存在的病害、添加新材料、就地热再生机具等技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合理确定,保证热再生过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掺入RAP,可实现旧路面混合料与旧轮胎的有效利用。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工程,铣刨回收获得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的RAP沥青混合料,通过配合比设计得到热再生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与再生沥青的比例,并结合实体工程验证了掺RAP的热再生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今后类似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平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20-123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旧路评定确定力学参数,建立力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探索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结果表明: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适用于整体状况“良”但承载能力一般、断裂板较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并非越厚力学性能越好,随着厚度的增加加铺层应力改善作用逐渐减缓,而沥青永久变形量不断增大;基于经济和力学性能综合考虑,10~12 cm厚沥青加铺层+再生旧水泥基层为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在分析RAP中旧沥青胶结料及集料的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根据老化沥青性能改善的试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旧沥青、再生剂及新沥青的掺配比例,进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的沥青最佳用量。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依托昆山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分别从旧路面材料中回收得到旧沥青和旧集料,系统运用宏观性能测试和微观组成测试,全面分析了旧沥青和旧集料材料性能和组成的变异性,为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再生剂选取和新集料级配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复合式再生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了摊铺施工模拟试验,并对再生路面的弯拉强度、劈裂强度等使用性能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测试分析。总结对比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验证了双层滑模摊铺机理从保证路面强度方面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宜宾至长宁旅游公路旧路通车时间长,路面性能变化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性能。通过对旧路性能进行全面检查,调取历年的维护养护记录,结合现场分层测试结果,对路面强度进行分析,采用了有效的路面病害处理措施,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对比试验,分析采用不同的乳化沥青剂量,以及采用掺加2%水泥和不掺水泥两种类型混合料对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稳定度、流值、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再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广西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离心分离法对旧沥青路面SAM-13、KH-13进行抽提试验,对回收沥青添加0%、3%、5%、7%再生剂后的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评价,旧SAM-13的RAP与新拌沥青混合料按70%:30%的比例设计,旧KH-13的RAP与新拌沥青混合料按80%:20%的比例设计。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5%时,再生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在再生SMA-13(KH-13)中4.75 mm、2.36 mm、0.075 mm的通过率分别约为33%、25%、10%(42.5%、32%、7%),再生SMA-13(KH-13)的最佳油石比为6.1%(5.0%),其高温稳定性检验均6 000次/mm、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均90%,就地热再生SMA-13(KH-13)的现场空隙率≤6%,沥青路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沥青道路养护工艺相比,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具有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旧路材料完全利用且新沥青料用量可节省80%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环保污染、浪费资源的社会问题,是节能环保道路养护发展的大趋势。鉴于此,通过介绍分析热再生技术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并结合沪昆高速(贵州境,鲇鱼铺至玉屏段)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详细阐述热再生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施工工艺,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海母(HiRM)再生技术采用旧路面回收材料,冷拌工艺施工,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特点,在日兰高速路面大修工程中进行海母(HiRM)再生技术的试验段验证,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的工艺、特点,介绍了小型沥青混凝土热再生设备快速修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方法,并阐述了小型沥青热再生设备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