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必要对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和较难操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港口政企分开改革的基本思路根据国务院港口改革意见,双重领导港口将下放地方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明确港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港口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和规范。1.港口管理部门设立的方式和职能界定按照“一城一港一政”模式,对现有港口管理职能进行理顺,分离港务管理局承担的企业行为,界定港务局与交通局、口岸委、规划局、土地局、海洋局等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分工。实行…  相似文献   

2.
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在我国的一些港口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交管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寻找出我国港口交通的一些特点.本文提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议,供航海界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申康  倪彦博 《中国港口》2005,(3):16-17,30
自2001年底开始,我国中央直属及双重领导的港口下放地方,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国办发(2001)91号文)提出关于引航机构从港口企业分离出来的原则,考虑到港口的实际状况,为平稳过渡,维持原状三年。至2004年底,引航体制改革被摆上议事日程。由于各港的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大型港务集团对这次改革还有不同意见,本文反应了他们的主要观点。编辑部认为,对待引航体制改革问题需要确立四个前提:第一,对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交通部和各级港口管理部门不能不执行,除非国务院重新规定,但这种可能性很小;第二,比较现实的态度是争取有关方面在实施改革时能根据各港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港务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大计;三是对于已经完成引航体制改革的港口,应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引导改革稳步推进;四是要在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引航机构的市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4.
港口管理     
《港口科技动态》2003,(1):30-33
《港口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口经营将实行准入制度,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推行,全国交通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张春贤强调要处理好枢纽港与非枢纽港关系,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在沪召开,港口体制改革进入高潮,交通部发布八项交通行业标准,我国海关行政管理迈入法制化,新世纪港口发展的六大战略,上海港加速改制步伐,青岛港集团公司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5.
张行涛 《中国水运》2010,334(8):48-49
<正>VTS的定义VTS最初产生于船舶交通管理中,自20世纪40年代世界第一台用于港口监控的岸基雷达在英国的利物浦港投入使用,并应用到港口的船舶交通管理中以来,便产生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概念,而后随着该系统应用范围从内陆水域、领海发展到公海水域和国际水道,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这一术语中的"管理"一词引起人们特别是海员的异议,于是国际社会逐渐采用"船舶交通服务"代替了"船舶交  相似文献   

6.
<正>深圳口岸体制改革是国务院的改革试点,其中深圳港口的体制改革已于1995年完成。按照“一城一港,政企分开”的思路,深圳港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统一行使深圳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此次《深圳港口引航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市引航改革也迈出了新的一步,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由于引航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与运输生产密切相关,且涉及安全问题,不宜全面放开。按照“一城一港一引航”的原则,深圳港设置一个非营利性的引航机构,与企业脱钩,统一负责全港的引航。引航机构归港务管理局管理,其党政关系及行政行业管理由港务局负责;引航的安全监督、引航员的培训、考试、发证由安监局负责。这样使港口的引航工作既能服  相似文献   

7.
航务快讯     
我国去年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年增26.3% 从1997年全国交通工作(电话)会议上获悉,1996年,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完成11.55亿吨,比上年增长3.8%,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6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6.3%,港口建成泊位26个,新增吞吐能力340万吨。1997年在沿海港口建设中,计划建成投产深水泊位28个,新增吞吐能力5000万吨。 在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和建设方面,今年要抓好整顿市场秩序;加快运输交易市场建设步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抓好水运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抓紧制定交通行业管理急需的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公路法》和《港口法》出台前的各项工作,加快《水运法》、《船舶法》的起草进度,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任何体制或模式只有适合而没有高下,只要能够促进发展,这种体制或模式就具有生命力。舟山港一直是地方港口,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通过立足发展走自己的改革之路,逐步建立了适应港口发展的管理模式,使近几年港口发展明显提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进入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的地方港口。一、落实管理职能,深化港航合一的管理体制舟山是具有丰富港口资源的沿海港口城市,港口行政管理的任务十分突出和艰巨。作为地方港口,港口体制的确立也经历了改革的历程,1977年至1989年间,基本实行了交通、港务、航务三合一的管理体制。1989年,为发挥舟山的港口资源优势,加大港口开发力度,舟山港务管理局单独设立。1993年为解决一港多政、港航管理体制不顺的矛盾,市航管处从市交委分设出来,与舟山港务管理局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全市的港口和航运。港口管理机构单独设置,航管机构与交通  相似文献   

9.
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港口管理法规,是1954年元月21日政务院第203次政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条例》。该项法规执行了34年,已于1988年6月18日宣布废止。 《中国港口法》的起草制订工作,始于70年代末。文通部有关司局、中国港口协会以及有关港口的专家参与了这项工作。但终因有关领导对港口管理体制模式,思想认识不统一;部里机构多变,而未能尽快出台。 下面谈谈个人对中国港口管理体制模式的看法。 (一) 对中国港口管理体制历史沿革的回顾 1954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海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港务局既是政府主管港口管理工作的行政当局,又是经营码头装卸、仓储等业务,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实际上是学习苏联港口管理的体制模式,明确港务局是“政企合一”的性质,是“企业性质的管理局”。其后,曾一度实行过“大港管小港”和“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港口体制改革方案,是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拟定的一个框架型的方案。由于我国体制改革的方向虽明确,但具体实施尚无法律可遵循,因此方案仍属于探索性意见。 一、改革“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港口政企分开,行政管理归地方,企业独立经营的体制 1、将现在的上海港务管理局中执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港口管理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1.
李辉 《珠江水运》2023,(10):20-22
港口航运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上下旅客和补充给养的重要枢纽。当前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港口航运智慧化管理系统逐步取代传统航运管理,使水上交通运输综合交通和服务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本文对港口航运智慧化管理进行简单介绍,综合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化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具体运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港口航运管理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拓展新业务形式,加速港口航运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德星 《中国港口》2006,(4):5-8,31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不久,传统佳节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会议,这是今年港口管理工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也是第一次专门就引航工作召开的全国性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办发〔2001〕91号文件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搞好我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下面,就搞好这次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建…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及体制改革的需要,果断决策,实施长江航运体制改革,分别成立了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港航分管、港口双重管理和“有水大家行船”政策,到2002年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实现了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4.
地主港融资策略及实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主港(1andlord port)模式是国际上流行的集融资功能和港口管理为一体的模式,该模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港口区域范围内的土地由港口管理机构或政府主导组成的一个公共企业进行规划,委托该特许经营机构代表国家拥有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的土地、岸线及基础设施的产权,对该范围内的土地、岸线、航道等进行统一丌发,升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食业或船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  相似文献   

15.
<正>一、港口内贸收费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港口内贸收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的内贸港口收费由交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管理;地方港口内贸收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价格主管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5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全国对外开放口岸的港口建设费征收。由于港口建设费征收数额大、程序复杂、监管难度较高,为了保障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交通运输部各直属海事机构都增设规费征稽处。在此之前,海事机构也有规费征稽职能,主要征收船舶港务费和港务监督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对而言,上述规费征收数额不大,征稽工作主要由海事机构的业务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港口、海峡、交通繁忙水域船舶流和交通事故量的增多,VTS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如今,VTS已遍布全球各大港口和交通繁忙水域,成为通航管理和广大航海人离不开的交通管理机构。国内的VTS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上其他早期发展VTS国家的水平,但各个交管中心由于人员设备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发挥其全部功效,应该加强人员业务水平,提高VTS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交通部黄镇东部长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指出:“政企分开是港口体制改革的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做好试点工作”。组建港口企业集团就是以产权为纽带,将多个经济利益和目的相同的企业联结在一起的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形成规模经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实现优化组合,发挥整体优势。因此,组建港口企业集团势在必行,是实现港口企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需要的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组建港口企业集团有利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有利于做到产权清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改组,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持港口生产组织的整体优势;有利于现行港务局向港口企业集团平稳过渡,避免过大的震动。 组建港口企业集团的原则 在组建港口企业集团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应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采取正确的原则加以解决。 1.港口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根据现代企业“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港口管理应实行政企分开,把现行政企合一的港务局划分为执行行政职能的港口管理局和负责港口生产经营的港口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9.
3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部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传达学习国务院关于交通运输部“三定”规定的文件精神,部署落实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强调,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交通运输部“三定”规定的主要特点,力争用一年多一些的时间基本完成部机关机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文 《中国港口》2002,(11):5-6
<正>今年我国整个交通管理工作上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正在进行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是历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其影响是巨大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对解放和发展港口生产力来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场革命。但是,最近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与各有关方面的同志有所接触,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褒贬不一。这里我想借《中国港口》杂志一角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关于对这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问题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与全国经济管理体制一样,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讲,每一次改革都使港口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一些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管理体制相适应,不同程度地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历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像这次这样彻底。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整个国家的改革在推进,所以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