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杰 《轿车情报》2012,(5):188-189
除了电动汽车.我们还可以选择氢能源这种高效动力,由于氢气的危险性比较大,所以要对车用储氢罐的生产要求比较高。此外制造氢气的成本昂贵,人们一般不会选择氢气作为汽车的动力,不过随着技术的提升。氢动力汽车会成为继电动车之后的又一绿色交通工具。目前,依靠氢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只是偶尔在车展或者在一些体验活动中露面。  相似文献   

2.
氢燃料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汽车每天消耗石油1600万升,这样下去,人们担心地球上原油会很快用光。因此汽车界人士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和研制各种借用燃料汽车。在众多代用燃料中,氢气燃料和氢燃料电池是目前较有生命力的新汽车能源。本文介绍了氢气储存和使用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氢燃料轿车和氢燃料电池轿车研制、开发以及实际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从现在起大力推广氢燃料,那么到2050年,欧盟道路交通的燃油消耗量有望比目前减少40%。没有什么燃料比氢气更为清洁了,因为在氢气的燃烧过程中,唯一的产出物就是水。但让汽车彻底走出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阴影,氢动力汽车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吗?至少欧美是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4.
车用燃料电池的燃料出现多样化燃料电池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利用它们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原理制成的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目前汽车领域呼声较高的一代动力装置。燃料电池所需的氧气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较大的技术难点在于怎样获得所需的燃料——氢气。燃料电池汽车将以多快的速度在全世界普及,取决于所使用的氢燃料的类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目前主要包括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和天然气或汽油重整燃料电池等类型(见表2)。氢:从环保角度来看,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纯净的氢气,然而,尽管氢的比能量最高可达到120.7kJ/g,但是由于氢在常温下为气体,而且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小,若使燃料电池汽车行驶里程达到500km,则在常温常压下需要约36m~3的氢气,若用在小轿车上,这将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并且还要以很大的成本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新的燃料供应系统。目前解决办法主要有压缩氢气、液化氢气以及合金储氢。压缩氢气就是将氢气比正  相似文献   

5.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7,(8):150-151
对于未来汽车采用何种动力和燃料,虽然各大汽车厂都不敢赌上100%的信心,但氢燃料电池显然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而BMW的想法却令人非常意外,直接把氢气注入内燃机里燃烧,并由此发展了其著名的氢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角度对氢气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车载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为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氢泄漏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围绕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拆解为燃料电池车辆、场景设置及应对氢泄漏措施3个方面的约束,系统探讨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受限空间内的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该研究有助于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安全问题的解决,并可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应用与大规模的推广,大规模低碳、低成本的氢气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及运营现状、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制约因素、驱动因素等方面,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潜力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未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是"绿氢"的主要供给渠道,在"3060"碳中和...  相似文献   

9.
在氢能社会到来的过程中,倒底何种能源是石油代用能源的主角,燃料电池作为最有力的动力源,其燃料是氢,在制氢方法方面,汽车界分为“汽油重整”与“甲醇重整”两大派,而通用与丰田在2001底特律国际车展上,力主“燃料电池用氢的主要途径是汽油重整”。本文就世界汽车大公司对此所持的观点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氢发动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氢气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关注。以氢作为燃料的发动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氢氧燃料电池以及氢内燃机。氢发动机有诸多优势,例如:排放极低,能源可再生等等。但是氢发动机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诸如:发动机成本较高,加氢站很少等等。文中主要对当前氢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今后氢发动机发展方向展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当今全球汽车厂商均面临着能源和环境两大难题,为此,他们和燃料供应商一起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是改善传统燃料的硫化物和芳香烃含量,二是开发替代燃料。在众多的替代燃料中,氢无疑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车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的氢能源车研究中,氢的供应和储存是一个难题。美国能源转换公司(ECD Ovonic)推出的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技术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一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推动了氢能源车研究的发展。在底特律期间,记者有幸采访了该公司,领略了引领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最新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油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源于某型号汽油车的整车结构参数和动力性能指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给出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方案,完成总体布置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在对相关部件进行选型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在MATLAB/Advisor平台上搭建氢燃料电池模型、驱动电机模型、动力蓄电池模型及整车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工况对所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原汽油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性能完全符合实际工况要求;燃油经济性、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都得到较大提升,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7.5%,加速时间提高了11.7%,最大爬坡度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与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密切相关.克林顿的PNGV计划掀起电动汽车的热潮,布什的"自由燃料"计划导致三大汽车巨头转向氢燃料汽车,奥巴马重新推行务实主义,引导美国汽车工业将重心转向混合动力和乙醇燃料技术,并努力提高燃料效率.研究能源政策变化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7,(1):115-115
宝马公司将在明年推出批量生产的氢燃料汽车。届时你将看到它的身影在公路上疾驰而过。新型氢动7号Hydrogen 7继续在早期宝马氢内燃机样车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车型转变为以氢能为燃料的氢能汽车。不同于过去的重复做法,氢动7号成功实现了宝马公司的开发过程.其所有的部件是根据与宝马其他产品相同的集成而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15.
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氢阀,直接关系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的性能及其安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时,排氢阀处于打开或是关闭状态。打开时,把阳极侧少部分的水和混合气体排到大气中,使得氢气浓度保持较高水平,电堆转化效率不至于降低过多;关闭时,使得阳极能够保持足够的工作压力,使得电堆保持较好的转化效率。文章说明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排氢阀的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作用、工作原理、开启时间。  相似文献   

16.
『氢心』     
《世界汽车》2006,(10):72-75
最近宝马(BMW)推出一款高性能豪华汽车Hydrogen 7,这款外表普通的汽车采用最新开发的氢发动机,以氢气为燃料。  相似文献   

17.
<正>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致力于能源汽车的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就是一个绝佳范本。一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的优点;另一方面,氢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替代传统燃料的巨大潜力。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合作,汉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面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国家与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然而,受限于我国加氢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使得全国的加氢站数量十分稀少,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出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加氢的巨大挑战,一些偏远地方的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到了无氢可加的境地。为了缓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问题,拓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加氢站的设计方法,期望该方法可为加氢困难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借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发展。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给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动力家族已出现了液化天然气汽车、汽油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柴油车等,汽车动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随着人类能源的紧张、地球环境的恶化,代表先进技术的环保柴油车从汽车动力家族中渐渐脱颖而出,走上汽车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