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旅客列车服务质量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乘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完善服务设施上下功夫,为旅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方便的旅行环境。包头客运段和包铁电子计算所联合开发了“触摸屏旅客列车公共查询系统”,把计算机的应用扩展到旅客列车上,交给旅客使用这个自动查询系统,以满足旅客在旅行途中的问询要求。这个系统于1996  相似文献   

2.
杜春江 《中国铁路》2007,(11):52-56
针对铁路旅客运输中不同的旅行需求,哈尔滨铁路局对吸引区范围内铁路旅客市场进行客流调查、信息解读,对旅客用户群的特点和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比对分析。根据铁路既有客运产品的调查分析,提出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策略和既有客运产品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繁忙干线图定客车的运行结构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组合性特征。受其影响,某一运行区段增开临客的旅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以沪宁线为例,根据不同类的旅客列车越行类型及次数估算出增开临客的旅行时间,为编制临客运行图和合理调整临客运行线提供依据,以提高旅客的满意率。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建设沪宁城际客运专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为给铁路旅客选择合理的旅行方案提供参考,以旅行目标值与换乘目标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值,考虑旅客从起点站出发、最终到达终到站、在中转站进出平衡的约束条件,建立旅客旅行换乘方案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分别给出旅行时间、换乘次数、票价、距离、到发时刻和综合指数6种目标权值的确定方法,提出最短路法和列车匹配法2种求解方法。最短路法是通过构造并简化旅客运输网络,求出网络上若干条次短路,再根据各条次短路上列车的接续,构造列车换乘方案网络图,根据该网络的目标权值确定最短路,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是根据列车运行图信息直接搜索发、到站的接续列车集合,求其两列车对应的重合停车站,根据重合停车站集合的情况选择迭代步数,剔除显然不利方案,构成换乘方案,根据方案的权值进行比选,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对2种算法均用C#编程实现,并用现有的全路客票数据进行检算。计算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能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所用计算时间比最短路法少160 ms。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是一个服务型行业,运输市场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客运是铁路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客运服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的旅行需要.让旅客享受到车站及列车上的有关服务,以便安全、快速、便利、准时地运送旅客。铁路客运服务的内容包含了承运服务、生活服务、安全服务、文化服务和延伸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赵瑜 《中国铁路》1998,(8):30-32
从旅客旅行需求出发,分析了当前影响铁路旅客旅行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铁路提高客运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直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路网上旅客O-D流量,以方便旅客旅行为目标,将直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归结为二分图的最大权匹配问题,通过计算得到一个优化的初始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经济有利性评价,适当地调整线路,使线路负载分布均匀,减少运载能力的虚糜,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铁路旅客在出行方案选择中,往往由于始发终到站间没有直达列车而难以选择经济合理的换乘方案.基于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表,考虑换乘中转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旅客个性化需求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定义各类因素的加权和为"旅行广义时间函数",通过改造铁路客运实际换乘网络将旅客出行换乘方案抽象成最短路径问题,构造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A*求解算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最优换乘方案.  相似文献   

9.
旅客引导显示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共控技术、局域网互联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屏幕显示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可为旅客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广大旅客在复杂的站区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快速、便捷地完成旅行,减轻客运人员劳动强度,有序疏导旅客,切实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旅客对旅行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使铁路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铁路要与公路和航空竞争,必须从提高运行速度,综短旅行时间,增加旅客舒适性,增加列车的频次,合理规划运行图,方便旅客转车和降低票价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铁路推出了更加丰富的客运产品,客车装备水平和旅客的乘车环境均有较大提升,但对照提速后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目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亟待提高。提出适应提速要求,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为旅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旅行环境的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优化编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符卓 《铁道学报》1996,18(4):10-17
将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定量优化编制问题归结为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提出求解步骤,并给出优化第一层目标-方便旅客旅行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京沪线铁路客流规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甄静 《中国铁道科学》2002,23(2):122-126
通过对京沪铁路沿线的客流进行抽样调查和搜集的车站客流数据,从客流出行时间(车间及OD间的小时客流量变化),客流结构(旅游职业,旅行目的,旅客年龄,旅费来源,旅客月收入等),旅客出行频率,高速铁路对客流的吸引程度(高速铁路与飞机,夕发朝至提速列车,高速公路大巴车在不同距离范围内的旅行时间,票价及其他的综合对比),旅客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评(安全,正点,快捷,经济,方便)等方面对京沪线铁路客流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以期为未来京沪高速铁路的客流组织和客车方案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时,首要的目标是方便旅客旅行,方便旅客的程度通常是通过列车的始发点、终到点和在沿作社要停车站的到发点落在何时间段里来反映的,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方便旅客旅行的列车到发点优化确定算法,该算法已被编程并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路网线路、机车车辆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运能、运量大幅增加,旅客出行频率明显提高,同时旅客对旅行舒适度及服务的快捷、便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铁路的售票方式和服务水平距旅客的要求与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铁路车票销售活动是一项以车票为销售对象,由旅客和铁路企业共同参与的复杂销售  相似文献   

16.
浅谈铁路沿线的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亚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4):17-19,24
阐述了铁路沿线景观的特点,针对市区铁路沿线景观现实的问题,提出了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铁路沿线城市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铁路城市线性景观空间的塑造,着眼于近期铁路沿线的整治及远期目标的实现,以改善旅客的视觉效果,提高旅客旅行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运速度、世界高速铁路速度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制约铁路客运速度提高的“软、硬”条件以及旅行速度对铁路客运成本及旅客旅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客运经济速度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旅客出门乘车追求的是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与此同时当然价格越便宜越好。 京津间,每天来往旅客不仅数量大,而且往返率高,有的旅客当天来回,有的旅客隔天办完事即返。前些时候,虽然铁路票价低,又安全,然而,由于列车开行的班次少,间隔时间长,旅客能否买到车票心中又无数,旅行时间与汽车等同,甚至比汽车旅行时间还要长。故而有相当部分旅客舍弃铁路而转乘汽车,因为汽车不需要提前买票,并随到随开。在当时,公路在出行的方便性方面,比铁路占有优势,因而使铁路曾一度出现相当被动局面。 铁路有关部门,面对现实,认清了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必须迅速转变观念,针对实际情况,就京津两地旅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既有高速旅客列车服务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在分析旅客旅行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新型旅客列车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功能、结构及系统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的经济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熙  杨浩 《中国铁路》2006,(6):46-48
高速列车下线运行对铁路企业来说,能够吸引客流量,带来较高的运营收入,但同时增加了高速动车组购置、运营、维修等成本;对旅客来说,在节约旅行时间,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承担高速运价。跨线高速列车的下线开行范围一方面取决于旅客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铁路系统企业经营方式。在理论上,高速列车存在一个合理的开行范围,即在既有线上的运行距离存在一个极限值,使得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合理,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需要从旅客角度分析经济距离的合理范围或取值。通过建立通用数学模型,从旅客角度给出算例,从而为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