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虚功原理导出了悬架受力、弹簧刚度与悬架刚度之间、阻尼器参数与系统阻尼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开发了简单实用的双横臂-螺旋弹簧独立悬架仿真分析与设计软件,应用于某微型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利用ADAMS建立双横臂悬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及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双横臂双扭杆悬架的特性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矢量投影的方法研究了一般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导向杆件运动规律。推导了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架的刚度解析表达式,提出了设计计算此种悬架中的扭杆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优化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初亮 《汽车工程》1998,20(3):176-182
本文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原理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空间的运动计算。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分析橡胶衬套发现橡胶衬套的刚度变化对汽车的悬架参数有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能。文章选择对橡胶衬套的刚度展开讨论,首先建立了带有橡胶衬套与转向系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弹性连接运动学模型。以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轮距的变化、轮心处悬架垂直刚度等悬架参数为观察指标,设置悬架与整车的部分参数,给建立的模型输入左右车轮平行跳动激励,进行仿真对比,得出弹性连接状态下的模型综合结果更好。然后分析在弹性运动学状态下各个橡胶衬套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影响大小,得出衬套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综合影响,这对提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问解析几何方法,建立了考虑导向杆件、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空间结构、空间姿态和空间尺寸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转向轮的双横臂扭杆弹簧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该悬架的空间结构非线性阻尼和非线性刚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的等效阻尼和等效刚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双横臂独立悬架线刚度的非图解法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迥立 《汽车工程》2006,28(8):747-749,782
引入悬架传递比,用非图解法推导双横臂独立悬架线刚度的计算公式,用实例计算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悬架运动学特性设计曲线为优化目标,对悬架硬点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的硬点位置计算出的悬架运动学特性曲线与设计曲线基本一致,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对悬架硬点结构的优化布置,提高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一轻型车双横臂独立悬架定位参数变化过大、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分析模型。以前轮定位参数以及前轮的侧向滑移量变化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悬架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悬架系统的性能。对产品性能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ADAMS软件,建立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多体运动学参数化模型,并对前轮定位参数变化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ADAMS软件,选择合理的参数变化曲线是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的必要手段,这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产品开发流程中。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特种越野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数据,运用Solidworks与ADAMS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随车轮上下跳动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特种越野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数据,运用Solidworks与ADAMS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随车轮上下跳动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的设计、计算及有限元分析,可有效提升现代越野车辆的悬架性能,解决了传统型式非独立悬架对越野车辆平顺性、操稳性和通过性等性能的制约。首先提出该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然后根据参考车型、基础车型并以正常性能保障为基础确定主要性能参数。通过针对弹性元件、导向元件和阻尼元件的设计和计算完成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的方案设计。通过对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悬架跳动过程的四种工况,完成对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结构强度的校核。该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将对后续独立悬架的结构设计、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其有限元仿真等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对导向机构结构参数和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悬架的设计更为精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拉杆式与推杆式不等长双横臂独立悬架应用于大多数的FSAE赛车,赛车弹簧运动位移与车轮中心位移比例的大小不仅影响着其弹簧刚度的选取,同时影响着操纵稳定性。分别建立赛车左侧前悬架拉杆式与推杆式机构的物理模型,应用牛顿-辛普森方法进行悬架几何运动分析,并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探索较精确地获得该比例大小的方法,之后对两种机构形式求得的该比例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求取它们的等效刚度并得出推杆式可得到更大的等效刚度的结论,为FSAE赛车悬架系统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悬架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的独立调校,文章对一种双横臂解耦悬架进行了优化分析。运用CAXA和UG等软件确定悬架各硬点初始的坐标,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dams/car对解耦悬架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摇臂的几何结构对悬架传递比和解耦度的影响,并对摇臂的几何机构进行优化和校核,最后采用Adams/carinsight模块对解耦悬架的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前悬的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关联度小,且车轮参数变化理想,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对FSAE赛车的解耦悬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轮距变化引起轮胎磨损、操稳性变差的机理,提出解决措施.根据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和动力学结构,推导出轮距变化的数学公式.计算实例悬架的轮距变化量,在软件ADAMS中建立简化的悬架模型,仿真分析和优化独立悬架的轮距变化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某轻型客车的CATIA三维设计数模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悬架线刚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动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ADAMS/Car中建立了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悬架的线刚度,并通过与CATIA中运动仿真计算所得的线刚度对比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独立悬架的动力学模型验证。  相似文献   

18.
多连杆悬架与双横臂悬架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某轻型客货两用车双横臂式前悬架系统为多连杆悬架系统,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该双横臂与多连杆前悬架及转向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轮跳方法、加载地面制动力和侧向力方法,对两种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与弹性运动学特性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连杆悬架对车身的侧倾和纵倾、车轮定位及顺从转向效应等都比双横臂悬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采用海森矩阵近似迭代算法(DFP算法)的悬架运动学特性二阶区间优化方法.这种优化方法得到的悬架结构区间参数的中值和半径,既满足了悬架运动学特性优化的要求,又控制了其不确定性区间范围.作为这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对某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双横臂扭杆弹簧前独立悬架,在给出正确的前轮定位参数后,如何保证定位参数的稳定性。通过对样车的悬架下横臂前悬高度的调整和试验论证,找到了解决扭杆弹簧刚度影响前轮定位稳定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