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海教育始于海军教育,晚清洋务派领袖以西方模式兴办水师学堂,力主向国外著名学校派遣海军留学生,使中国的海军和航海教育步入了近代教育,为海军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加速了清朝海军近代化建设,其办学思想、教育制度和重视从实践中育才等方面值得借鉴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正近代,江西航运业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影响,曾一蹶不振,经历一段恢复期后,江西航运业在民国初期达到这一时期的鼎盛水平,当地造船业也被带动起来,相应地,江西的船舶登记和安全检查制度也规范起来。九江关的船舶登记与安全检查九江不是河,而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文化历史的"水城",古称浔阳、柴桑、江州,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为"江西北大门",是江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当地市场批发的米、茶销往七省各  相似文献   

3.
孙芳 《中国水运》2006,4(5):190-191
对民法的词源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揭示出"民法"乃是市"民法"的误译,是市民社会中的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市民社会理论做一简要论述.指出作为"物质生活关系总和"的市民社会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即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性关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为前提.鉴于西方现代法制建设中市民社会经验的意义,作者指出,要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放就乱,一统就死"两难困境,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逐步确立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航标,历史悠久。从夏代的"碣石"到近代的"宝塔",从自然航标到古代航标,人工航标到数字航标,拥有4 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标,亲历了中国航海的兴衰荣辱,见证了激荡变幻的历史风云。2019年7月1日,是首个"世界航标日",今年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载风雨苍茫,中国航标事业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虽历经风雨,几经沉浮,仍初心未改,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5.
清廷在黄埔兴办的舰船军事工业(1876~1911)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已经看到中国船炮不及英国,遂提出“船炮而言,本为海防必需之物,……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他们的主张被清廷斥为“一派胡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及地方大宪终于承认西方的“船坚炮利”,掀起了持续35年的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6.
<正>"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千百年来,中国的先辈们织就了东西方合作的海上纽带,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和平桥梁,积淀了丰厚灿烂的航海文化。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旨的2017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浙江宁波再次启航7月11日是我国涉海领域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法定节日——中国航海日,从2005年批准设立至今,航海日迎来了第13个"生日"。2017年论坛的主旨是"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口号是"大航  相似文献   

7.
广州是南方重要的战略基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珠江三角洲的中心。自近代以来,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以广州作为舞台,取道于珠江,上演一段段叱咤风云的故事。作为帝国主义侵略最早的"重灾区",林则徐在这里展开禁烟抗英活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  相似文献   

8.
摘要:概述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校的学习、北洋水师学堂的教学及在北洋水师学堂的航海军事教育实践,探讨严复对中国近代航海军事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曹凛 《中国船检》2011,(11):104-107
《岛夷志略》为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所著,书中记述了100多个他亲自去过的沿海国家和地区,他在《岛夷志略》后序中注:"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书中记载了自泉州出口的90多种外销商品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制品,表明中国元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仍以出口丝绸和陶瓷为主。明初,郑和七下西  相似文献   

10.
招商局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航运企业。1872年,以“招天下商、通五州航”为宗旨的中国第一家民族运输企业,打破西方列强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在艰难中诞生了,招商局登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西方航运资本的入侵与上海的近代海运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入侵中国,洋轮直驶我国沿海江河,传统的木帆船运输业受到剧烈冲击,急速衰落,但以轮船为标志的近代海运业出现了。上海的近代海运业由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等3种成份构成。西方资本的航运企业垄断上海的航运业达100年,掠取了中国人民的巨额财富。官僚资本的轮船招商局在西方资本航运企业的刺激影响下出现,又在其排挤、打击下艰难地生存和发展。民族资本的轮船公司深受西方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抑制、打击,生存更为艰难,历程异常坎坷。  相似文献   

12.
郭为民 《世界海运》2009,32(6):54-55
走过凌水桥 海是我儿时的梦想,我的家乡——东海之滨的榕城,有着2000多年文化历史,又素有航海传统,下南洋谋生经商,东渡日本求学革命,王乃裳、林则徐、林觉民和冰心等仁人志士都从这里走出。福州的马尾港是近代中国航海船政学堂的摇篮,是近代中国海军的发源地,养育了近代思想家严复、詹天佑,甲午海战时期军机大臣左宗棠、船政大臣沈葆桢、管带邓世昌,  相似文献   

13.
张世平 《珠江水运》2011,(20):33-33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邓小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讲。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而且还把"坚持解放思想"摆在了"四个坚持"之首。  相似文献   

14.
<正>古代"两会"是什么样会议?如果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共和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当然,古代中国的国家议事体系与现代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代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天下",皇帝自称天子,其实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个人拍脑袋"的局限性,于是有了"朝参"和"集议"。"朝参"又叫"朝会",集议也称"议会"——这便  相似文献   

15.
正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是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圈衔接的水上门户,是河南省的入海口,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为加快推动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打造"内河国际港",坚持立足周口、服务全国的办会方针,中国港口协会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定于2017年7月6日至7日,在郑州市联合主办"2017中国临港经济发展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临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古老造船历史和造船传统的国家之一,据专家测定,中国的造船史至少为7500年。中国在木制船历史上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充分展示出我国当时的先进造船水平,更显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辉煌。清晚期成立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标志着中国近代以钢质机动船舶为主的船舶工业的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的造船技术开始超越东方,中国船舶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近代中国也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7.
那还是在二十世纪初期,南洋水师学堂是我国一所专门培养航海人才的学府。当时学府管理严格,晚间自修规定至九时半。可是,有一年起,每到晚间,教室里总点着一盏灯,一位面目清秀、沉静寡语的少年书生在灯下埋头苦读。这是他几番向学堂请求每月加缴灯火费大洋六角,才允准每晚延至十一时半就寝。他由于勤学苦读,成绩冠于全班,深得教习器重,毕业以后,居然成了一名中国近代著名人物,杰出的航海家。他,就是中国近代海军宿将陈绍宽将军。  相似文献   

18.
航运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航运业发展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为例,作为中国航运的龙头企业,已经实现了船队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运力、油气船队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和全球船舶燃料销量等六个"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航运旗舰",成为一家具...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6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不但彰显了繁盛一时的明朝实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为了弘扬郑和精神,自2005年起,国家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开展"航海"日活动,对于我国这样有着光辉  相似文献   

20.
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曾在刘公岛建立北洋海军提督署,设立了电报局、水师学堂、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离该岛不算太远的黄海海域,中华民族的很多英雄义土最后壮烈牺牲在保卫该岛的血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