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军  吴一忠 《上海造船》2024,40(2):60-64
针对目前船厂缺少FH40钢特厚板加工经验的现状,开展FH40钢特厚板热加工试验,并对热加工后材料的性能进行理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次数、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等参数均会对加工后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为此后续在设计FH40钢特厚板加工工艺时需重点关注加热次数、温度和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厚度规格的极地船用FH40低温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焊条电弧焊(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SMAW)、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CO2 Gas Shielded Flux-Cored Arc Welding,FCAW-CO2)、埋弧焊(Submerged Arc Welding,SAW)等3种方法进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试验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为新型极地船建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1 富士"6S32FH"柴油机简介 该富士"6S32FH"柴油机为"营港204"主机,系日本1975年制造,6缸,缸径320mm,活塞行程500mm,功率1 323kW,转速380r/min,主轴直径240mm.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现代信息化的层面,结合海上通信的实际,具体描述了未来海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同时针对海上通信的特殊需求:抗干扰、抗衰落,保密性能等,提出将跳频抗干扰系统应用于海上宽带无线节点的方案,并通过一系列的系统仿真分析,说明其应用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5.
日本安冈俊树等著文认为,要建造沸点为-45℃的液化石油气(LPG)船和在北极-60℃条件下工作的海洋结构物,就必须开发具有良好低温韧性的单面自动焊工艺。他们着重就-50~-60℃低温钢单而自动焊施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低温韧性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朱池 《中国修船》2021,(z1):51-54
在LPG船"波斯"号修理过程中,其液货舱内、甲板与舱壁板出现腐蚀和裂纹,母材材料为低温钢LT-FH36.根据船检社规范,公司需要具备焊接低温钢的焊接工艺评定且须LR船级社认可.为了满足船检、船东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经与LR船级社联系、协商,在其现场验证监督下,共计做了3项药芯气体保护焊(FCAW)焊接工艺认可试验,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下船用HTS-A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本文采用25 mm厚HTS-A钢CT试样为研究对象,开展常温及不同低温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包含温度项的改进McEvily公式的低温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HTS-A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逐渐降低。在-60℃时,HTS-A钢的低温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没有出现低温脆断,试验结果可为船用HTS-A钢低温疲劳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分别采用本文HTS-A钢低温试验数据和文献中的钛合金低温试验数据验证低温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报方法的合理性及正确性,该方法可用于预报不同低温环境下金属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8.
常温S-N曲线无法满足极地低温环境下船海结构疲劳设计的需要,开展了-60℃条件下的船用DH36钢焊接接头低温疲劳强度试验研究。根据国标准设计DH36钢趾端焊接接头的疲劳标准试件,将试件放置在低温箱内采用热点应力方法进行疲劳热点应力测试,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试验测量的可靠性。试验共测量了两级应力范围水平,每级应力范围水平测量14个试件,基于测得的热点应力范围及疲劳寿命,利用单侧容限系数法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的p-S-N曲线,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疲劳寿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低温疲劳寿命高于常温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船的大部分船体是被温度低达0~-46℃的冷冻货冷冻着的。在这样低的温度下,许多船用钢材就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海洋平台组块的增大,导致了其基础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大,导致了起承载力作用的钢桩得直径和长度也在增大,将会引起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溜桩、拒锤等现象的发生。文中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利用波动理论对开口桩进行了可打入性分析,并对桩的贯入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并就避免拒锤进提出了施工建议,为打桩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实现国产低温钢工程应用为目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母材复验、冷加工性能测试、火工试验、焊接工艺试验等4个方面对84 000 m3超大型液化气船(Very Large Gas Carrier,VLGC)的国产低温钢工程应用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低温钢工程应用可行,且公司首制船应用国产低温钢材料项目质量稳定可靠。该研究为后续VLGC批量采用国产低温钢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宗胜琪 《港口科技》2007,(10):37-40
介绍了传统的特种超重钢装卸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装卸工艺,并制定了《特重超重卷钢装卸技术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终端海上化趋势,海底低温管道技术的研究应运而生。从工程造价和技术可行性方面考虑,LNG海底低温管道输送系统优于栈桥低温管道输送系统,由于LNG储存和传输的温度较低,海底低温管道在结构组成、管道材料、保冷材料、管道轴向应力吸收装置、检测系统和建造施工等方面相比陆上低温管道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针对该情况,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内壁管材采用9%Ni钢,保冷层选用气凝胶,利用隔离板技术克服管道产生的轴向应力,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可满足LNG海底低温管道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埋弧自动焊( submerged arc welding ,SAW)对海洋平台用550 MPa钢焊接接头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采用50 kJ· cm-1的焊接热输入,测定接头各区域冲击吸收功,并观测各区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韧性从焊缝到母材,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处在熔合线及熔合线2 mm处.焊缝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加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断口形貌为韧窝和解理台阶,-60℃冲击吸收功为110 J.熔合线及熔合线2 mm处断口形貌基本相同,只由放射区组成,无纤维区,微观特征为大面积的解理面,没有韧窝;微观组织为粗大粒状贝氏体,冲击吸收功非常低只有25 J.熔合线5 mm处断口纤维区面积较大,微观形貌含有大量的韧窝,微观组织为细小的铁素体、碳化物及粒状贝氏体,该区为焊接接头的正火区,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60℃冲击吸收功为202 J.  相似文献   

15.
在8.4万m~3全冷式超大型液化气船液货舱建造过程中,低温钢焊接质量控制是保证其建造质量的关键。文中结合生产实际从提高见证试板内部焊接质量及推广应用混合焊工艺两方面,制定了8.4万m~3 VLGC船液货舱低温钢焊接质量的控制方法。使用此控制方法后,既能保证低温钢的焊接质量,又能提高其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船用22Si2Mn2回火马氏体钢板的化学性能及热处理交货条件,对其焊接特性及焊接性进行分析,通过焊接工艺认可试验,提出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规范.阐述该焊接性试验结果应用于实船上层建筑的焊接工艺,并针对实船建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焊前准备、下料、平面组合件装配和焊接、铁舾件的安装等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03,20(3):28-28
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将清华大学的一项最新技术应用在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产品中,使该产品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从过去的(-8~7)℃,扩大到(-15~45)℃。过去只适合在我国南方使用的这种空调,现可在北方地区大范围推广。目前这个新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看好。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与常见的中央空调不同,它采用热泵技术,利用空气中所蕴藏的趋于无限的能量。夏天室内的热量流向温度更高的室外,使室内凉爽;冬天可以利用室外空气中的热量供热,使室内温暖。由于这种中央空调的真正制冷、供暖热量来自室外空气,…  相似文献   

18.
A32钢焊接接头广泛应用于船舶工业,其耐蚀性能的优劣对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采用扫描电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和电化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船用A32钢焊接接头在进行去应力退火前后各部位在模拟海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800℃去应力退火后,A32钢焊接接头部位耐蚀性能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在焊缝区和熔合区形成了趋向一致的树枝晶,母材组织铁素体增多,珠光体减少;另外,退火后的锈层成分为Fe_2O_3和α-FeOOH,较退火前的焊接接头锈层致密、覆盖完整,防腐蚀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马乔一 《船舶工程》2016,38(7):70-75
论述了国内首制系列83000m3液化气船A型液舱及次屏蔽低温钢焊接生产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工艺问题,进行了A型液舱及次屏蔽低温钢的焊接工艺研究、试验,焊接见证板的设置、力学性能检验等工艺要求及无损探伤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相关图纸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形成标准,为该系列船的顺利建造及交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船舶建造过程中水火校正温度对高强度船体结构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工作,对水火校正的温度控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