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     
正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自2016年2月,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关于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以来,已有9个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地区。近日,商务部等8个部门印发文件,支持内蒙古满洲里、江苏张家港保税港区、河南郑州铁路、湖南岳阳城陵矶港、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海南海口港、重庆铁路和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等口岸,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这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推进汽车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和扩大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范围,表明"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2.
2020年汽车平行进口行业发展概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同时面临产品供应不足和需求不振双重压力。2020年,我国进口汽车93.3万辆,同比下降11.4%,近10年以来首次跌至100万辆以内。受新冠肺炎疫情、排放标准升级等因素影响,平行进口汽车市场降幅尤为明显。2020年,我国平行进口汽车共进口7.8万辆,同比下降49.8%,占汽车进口总量的比例降至8.3%;平行进口汽车终端零售10.78万辆,同比下降30.3%。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平行进口的新政策和概况,分析了制约非自贸区及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口岸发展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设计平行进口汽车价格指数(Parallel Import Vehicle Price Index, PIV-PI),反映一定时期内平行进口汽车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便于各方直观掌握平行进口汽车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而为企业采购、定价和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是不平静的一年,受关税变化、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进口汽车供需双降,市场结构深度调整。平行进口汽车受此影响尤为严重,增速大幅回落。本文针对平行进口汽车受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其新环境下的进口形势。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允许探索设立平行进口汽车标准符合性整改场所。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前提下,允许已开展汽车平行进口工作的有关省市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标准符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14,(35):20-20
<正>进口豪车陷入反垄断调查之际,"平行进口车"概念再被提及。从外高桥集团获悉,由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起草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方案已报商务部审核,一旦落地,将会打开另一条进口车进入国内市场的通道。所谓"平行进口",是指除总经销商以外,由其他进口商从产品原产地直接进口,其进口渠道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相"平行"。据了解,外高桥集团计划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汽车交易中心,允许进口商直接从汽车原产地进口,并且负责经销商管理、售后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8.
所谓平行进口汽车,指的是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买下,并引进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这种渠道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平行"。随着平行进口业务的发展,非中规车的定位再也不是过去那个所谓的"水货车",并且,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延伸,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3C相关扶持办法的推出,平行进口汽车必将迎来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平行进口汽车"这个词儿在各大媒体的出现频次骤然升高。显然,平行进口搅动了中国车市上各方的敏感神经,成为政策导向下进口车市的又一次变革,引来车企、经销商、消费者不同心态下的解读。平行进口并不是新名词,一种含义是指商标权人在国内,授权国外的经销商生产或销售自己的产品,国外的经销商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另一种含义是权利主体在国外,未经授权的经销商通过合法途径将权利人的产品引进到国内销售。关于汽车的"平行进口"属于第二种情况,国内的汽车贸易商直接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到国内市  相似文献   

10.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中国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进口车市场也在飞速发展。但由于政策及历史沿革的问题,进口车在中国售价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将通过对政策及市场深入解读,探讨平行进口对中国汽车进口的影响,同时展望汽车平行进口的发展及未来。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8月19日,商务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商建函[2019]462号,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允许探索设立平行进口汽车标准符合性整改场所。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前提下,允许已开展汽车平行进口工作的有关省市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标准符合性整改场所,明确了整改场所设立的基本程序、整改项目范围,便利企业开展整改业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要求有关地区切实加强整改场所监管。  相似文献   

12.
<正>工商总局的新规定,将4S店垄断进口车的局面彻底打破。这让以往处于灰色地带的非总经销渠道进口的汽车,名正言顺地摆在了消费者面前。平行进口车或将迎来"松绑期"所谓"平行进口车",是相对"中规车"概念而来的,指除总经销商以外,由其它进口商从产品原产地直接进口,其进口渠道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相"平行"。2014年7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工商总局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五条指出:"调整汽车品牌销售有关规定,加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鼓励平行进口的目的是打破垄断,降低进口汽车不合理的高价格。据报道,在上海外高桥交易市场,一辆在4S店里卖155万元左右的进口车(提车还要加价10万元),现在连委托办理纳税的手续费加在一起,也就135万元。过去,平行进口多以小3C、小批量、自用车等打"擦边球"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4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到同年11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再到近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车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正式出台,半年来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平行进口车"方案敲定了。这也意味着平行进口车终于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国家有关部门正着手推动平行进口车"转正",以打破进口汽车总经销商的垄断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推进汽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汽车流通体制创新发展,激发汽车市场活力,国家大力提倡平行进口汽车市场发展。机动车查验是车辆管理所实施源头管理的重要环节。平行进口车的查验一直是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查验工作中的难点。本文将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与查验工作实际相结合,用查验实例说明平行进口车的查验重点及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策     
正国家认监委出台八项措施深化汽车产品认证制度改革为深化汽车产品CCC(汽车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认证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让企业更有获得感,国家认监委出台八项措施,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产品认证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这八项措施分别是:一、采信企业检验检测结果,减轻企业负担。二、鼓励认证机构在汽车产品设计阶段参与符合性评价,提升认证效率。三、采信企业声明,缩短认证时限。四、扩大CCC认证平行进口汽车受理范围,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开展。五、参照国际惯例,引入单车或单批次产品认证,满足应急救援、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阿里汽车事业部宣布启动天猫"车海淘"业务,将与线下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定的平行进口车展示交易中心和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平行进口车O2O售后服务行业标准,保证平行进口的品质与售后服务。上海自贸区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将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消费者可以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在线选购平行进口车,线下在上海或深圳提车,并享受国家三包服务。天猫车海淘还将通过定制方式,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定制版原装进口车。  相似文献   

18.
<正>自试营业以来,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的市场呈现出关注度高、订单多的开局,而实际销量却并不理想。现实中多重因素的制约让目前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目前,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试点已有17家经销商、1家整车厂和3家险企入驻。在经销商方面,2015年1月上海市商务委发布的《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中,对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准入设定了较高的门槛,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发声     
《汽车科技》2014,(6):6-6
<正>"让汽车工业走上正轨应该实行的是法制化管理,而不是依靠政策来管理。"——在近日举办的"2014全球汽车论坛"上,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如是说。"政策对平行进口车的扶持,业内估计得过于乐观了,平行进口车商还不具备叫板中规进口车4S店的实力,仅售后领域就是硬伤。"——近日,负责平行进口试点项目调研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贸易协调部主任许海东就大家普遍关注的"平行进口车将获得合法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商务部在《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中高度评价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从新车流通、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领域分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汽车是仅次于房地产的支柱性消费。"商务部在《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中如是评价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商务部的"年终综述"称,他们在2016年"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流通过程入手,加快推进汽车流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扩大汽车消费,促进汽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