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杂志》2009,(8):99-99
汽车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交通事故首当其冲。但随着安全带、气囊等汽车安全装备越来越全面,驾乘者的安全得到了更多保护。然而在实际的交通事故中,身处车外的行人却由于最容易受到伤害而真正处于弱势地位。那么,交通事故中行人伤亡情况如何?行人保护有多重要?又如何研发更先进的汽车提高行人保护水平呢?  相似文献   

2.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7,(2):111-115
在交通碰撞事故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人,而行人又始终是高危的弱势群体之一,车辆对这些交通事故中的弱者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据统计,在欧盟诸国,行人丧命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占所有交通死亡人数的20%。在日本,每年死于车轮下的行人占交通死亡人数的30%。  相似文献   

3.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07,(10):82-82
行人横穿马路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已经是屡见不鲜,这咱事故大多是由于行人存有懒惰心理造成的。要培养遵守法规意识,祛除侥幸心理,才能避免这种事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害。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日益严重。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必须对交通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因此行人交通事故的再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行人在交通伤害中处于最不利的交通环境中。为了减轻交通事故中行人受到的伤害,欧盟于2005年开始实行新的行人安全法规,并引导汽车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6.
安全行车是行车过程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出了交通事故,车毁人亡,剩下的只有亲人的眼泪和悲伤,并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所以,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是当前交通运行中的头等大事。据交管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其中死亡人数高达十万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且每年呈递增趋势。这些交通事故中相当大部分发生在夜间。除了酒后开车、疲劳驾驶外,由于对面车辆发出的强光,使司机无法看清道路、行人、障碍物而发生交通事故也很大比例,成为夜间行车的一大杀手,一百年来这一夜行杀手一直在作孽,夺去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很多发明家发明了各种消除强光的眼镜,但很难将夜间道路、行人、障碍物的弱光增强。对于那些本身有近视眼的人或不习惯戴眼镜的人,再戴一副防眩眼镜都是很不舒服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所占比例最高,在城市中这一比例则更高,愈加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对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表明,行驶过程中驾驶者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而导致悲剧发生。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生命安全的角度考虑,汽车上最应该配备的是行人保护系统。什么是"行人保护"所谓的"行人保护",是指应用车身吸能材料、减少缓冲撞击力等结构设计,来实现发生车辆碰撞行人时,最大限度保障行人身体安  相似文献   

8.
《汽车驾驶员》2009,(11):127-127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VOLVO公司正在进行伪装S60的路试,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自动避让行人的新安全技术。这项技术的作用是,当车辆前方有行人而驾驶者没有采取避让措施时,系统会警示驾驶者,然后进行制动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红军 《摩托车》2003,(6):38-38
现在,城乡居民买车购车的逐渐增多,但交通安全并没有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有不少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人或摩托车驾驶员不熟悉交通规则而引起的,减少交通事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下面笔者就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乘车人三方面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做一介绍。 一、行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交通事故首当其冲。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接近10万,其中行人约占26%。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除了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外,还需要得到其他各方面多一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中行人受到的伤害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我国摩托车、助动车、自行车数量惊人,造成行人伤亡数量必然大幅增加。我国的交通是典型的混合型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在道路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数年超过十万人,近几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城市道路早晚各有一次交通事故多发时段;城市交叉路口交通事故呈反弹增长趋势;电动自行车肇事导致的交通事故持续增长,骑行者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年均增长百分比远高于其他交通方式;行人最为弱势,每年都有上万名行人因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老年群体交通事故风险迅速攀升。  相似文献   

13.
(1)注意行人的动向。刮风天开车时,驾驶员的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在刮大风时,有些行人用纱巾蒙上脸,或戴上墨镜,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还有的人加快脚步狂奔乱跑.这些行人往往只顾行路而不顾机动车辆。驾驶员开车时必须严密注意.否则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4.
行人、非机动车违章,不仅仅只是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还引发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笔者最近随便翻阅了几份200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档案,那些充满血腥味的现场照片使人心颤.死者中有刚刚退休正在安享晚年的老工人;有如花似玉的少女;有稚气未脱的儿童,从每一份档案的事故责任认定上看,大部分是因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     
《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6(4):F0003-F0003
2005年北京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统计表,2005年北京市非机动车、行人及乘车人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表。  相似文献   

16.
为引起行人对夜间行驶过程中汽车的注意,避免造成车灯晃眼而引发交通事故,提出了一种结合90C51单片机和汽车CAN总线的智能车灯控制系统,首先通过安装在汽车前端的激光雷达来检测前方是否有行人,并且可以通过连续接收的雷达间隔时间结合汽车车速判断行人的行走方向,以此决定车灯的变换。智能车灯设计系统关键在于可以通过自动检测使车灯自动变换,而不需要人为长时间手动控制车灯,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减少驾驶疲劳,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柳柽 《汽车杂志》2009,(10):178-180
8月23日,广汽本田举行了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恰逢最近几起性质恶劣交通事故,再一次将行人交通安全话题推向公众讨论热点。  相似文献   

18.
解析行人违章的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每当人们在谈论交通事故频发的话题时.总是习惯将原因归咎于机动车驾驶人队伍的素质低下,其实.行人参与交通时的”不守规矩”也是直接导致交通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可见一些行人在路口视红绿灯如无物.不按指示信号过马路.从而导致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司机为避让他们而急刹车或急转弯.造成了来往车辆一连串险象环生的场面。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行人不怕违章呢?  相似文献   

19.
车辆碰撞行人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为完善行人保护相关标准法规,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中的行人伤亡率,本文基于160起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的形态特征及行人损伤机理的分析,搭建了车辆与行人的碰撞工况场景,并通过某轿车的碰撞试验真实复现了道路交通中车辆与行人的碰撞过程,探究了行人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特性,为进一步完善行人保护相关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大约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在我国。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也在大幅上升。因此,汽车碰撞安全性已成为汽车设计和修理时的主要课题。汽车碰撞通常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还有滚翻和撞行人等情况。在交通事故中,发生不同形式碰撞的比例和人员死亡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正面、偏侧面碰撞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