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253.7 nm紫外灯(20 W)、氙灯(500 W)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硅钨酸)及二氧化钛对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橙(KGN)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时,KGN溶液的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及光源对光解效果均有影响.在平均光照强度为98000 lx的晴天,KGN溶液(100 mL)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初始pH为2.00,磷钨酸投量为0.6 g/L时,光照1 h,其色度去除率达96.67%,TOC去除率79.22%、COD去除率85.98%,BOD5/COD为0.3,达到可生化降解的程度.研究表明H3PW12O40、H4S iW12O40、TiO2三种催化剂光催化降解KGN能力不同,在紫外光和日光下,其降解活性艳橙的能力依次为:TiO2>H3PW12O40 H4S iW12O40.H3PW12O40虽略逊于TiO2,但光照相同时间后出水也已达到可生物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自组装法制备聚乙烯醇负载Keggin结构的H3PW12O40和H4SiW12O40复合物膜并对水中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对复合物的结构及光色性质进行表征,讨论了复合物膜的组成、用量、光照时间与TOC及苯酚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以PW12/SiW12/聚乙烯醇制成的复合物膜,其组成为1:2(质量比)、用量为5g/L,光照2 h,10 mg/L水中苯酚去除率可达到50%左右,TOC去除率可达到30%~40%.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负载Keggin结构杂多酸光催化降解水中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自组装法制备聚乙烯醇负载Keggin结构的H3PW12O40和H4SiW12O40复合物膜并对水中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对复合物的结构及光色性质进行表征,讨论了复合物膜的组成、用量、光照时间与TOC及苯酚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以PW12/SiW12/聚乙烯醇制成的复合物膜,其组成为1:2(质量比)、用量为5g/L,光照2h,10mg/L水中苯酚去除率可达到50%左右,TOC去除率可达到30%-40%.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多金属氧酸盐(K6SiW11O39SnⅡ), 并以室内散光和日光为光源,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红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甲基红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光解时间及光源对其光解效果均有影响.甲基红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初始pH为4,催化剂浓度为1 g/L时, 在平均光照强度为3 000 lx室内散光下,光照6 h,其脱色率达98%以上,TOC去除率84.2%、COD去除率89.6%;采用化学自组装法制备了K6SiW11O39SnⅡ-聚乙烯醇(SiW11SnⅡ/PVA)复合膜,达到上述同等效果需要12 h;在平均光照强度为78 000 lx室外日光下,SiW11SnⅡ降解甲基红溶液达到上述同等效果仅需1 h ,而SiW11SnⅡ/PVA复合膜则需8 h.虽然固载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所降低,但较好地解决了其与溶液的分离问题,并可重复利用.SiW11SnⅡ/PVA复合膜通过离心、水洗和干燥等过程后,循环使用3次,其催化活性几乎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紫外光和阳光下,研究了二氧化钛(TiO2)对活性红24(RR24)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研究表明,TiO2投加量、RR24溶液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其脱色降解均有影响.当RR24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TiO2加入量为0.75 g/L,溶液初始pH为6,对200 mL RR24溶液光催化反应1 h,其脱色率可达88.69%,CODCr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7.2%和17.78%.空穴清除剂碘化钾和自由基清除剂异丙醇对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影响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RR24溶液降解机理是光致空穴h+和.OH共同参与的过程.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硅钨酸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降解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最佳催化条件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紫外灯辐照下,硅钨酸浓度0.4g/L,溶液酸度pH=1.其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磷钨酸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载玻片上制备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薄膜,并以此薄膜作为基体电极,在浓度为0.50 mol/L的H2SO4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制备了TiO2-磷钨酸修饰电极,用SEM分析了不同薄膜的结构,并对其电阻率,电化学行为与光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H3PW12O40复合膜的最优化合成条件为:5.0×10-3mol/L磷钨酸(H3PW12O40)+5.0×10-3mol/L吡咯(PY)+0.5 mol/LH2SO4的混合溶液中于1.4 V恒电压下电沉积60 m in.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载玻片上制备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薄膜,并以此薄膜作为基体电极,在浓度为0.50mol/L的H2SO4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制备了TiO2-磷钨酸修饰电极,用SEM分析了不同薄膜的结构,并对其电阻率,电化学行为与光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H3PW12O40复合膜的最优化合成条件为:5.0×10-3mol/L磷钨酸(H3PW12O40)+5.0×10-3mol/L吡咯(PY)+0.5mol/L H2SO4的混合溶液中于1.4V恒电压下电沉积60min.  相似文献   

9.
硅钨酸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硅钨酸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卫生解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最佳催化条件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紫外灯辐照下,硅钨酸浓度0.4g/L,溶液酸度pH=1,其对甲橙溶液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磷钨酸差。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载体、不同层数的锐钛矿纳米TiO2薄膜.利用TiO2薄膜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研究了载体、光源、镀膜层数、pH值、初始浓度等对光催化降解脱色率的影响,从中获得了最佳镀膜及最佳光催化条件.结果表明:以太阳光为光源,以铝合金为载体,在500℃条件下镀3层膜,且在pH<8.00时光催化脱色效果最好;且该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该光催化反应的极限速率常数为0.40 mg/(L.min),吸附平衡常数为2.65 L/mg;表面反应而非吸附是这个光催化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即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wood(L-H)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