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化》2004,(4):42-42
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 :上港集箱 ,证券代码 :600018)是专业从事集装箱卸运输及相关服务的龙头企业 ;投资业务范围涵盖了集装箱装卸、运输、仓储洗修箱、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与集装箱业务相关的各个环节。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目前上港集箱下辖子、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业的不断成熟,给集装箱港口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英国海洋咨询公司的报告,在1995—2000年之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每年将增长9%,到2000年将达到222亿TEU,在2000—2005年之间,平均将以7%~9%的速度递增;而在2005—2010年之间,平均年增长率将达5%~7%,即到201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达到3.91亿~465亿TEU之间。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迫使世界集装箱港口业也要有相应的发展,以适应世界集装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幅度提高。笔认为,在未来的若干年中,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将出现如下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10月20~21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三届六次转四届一次理事会暨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协会成员94家集装箱码头的140名与会代表,共聚上海热议新形势下的中国港口集装箱发展的新动向。中港协集装箱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运输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最活跃的运输方式,全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超过4.2亿TEU,我国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也已突破1亿TEU。一方面集装箱吞吐量巨大,国际运输环节多且过程复杂;另一方面集装箱结构密封,只能由专业吊具进行装卸。基于上述原因,通关时不可能对所有集装箱实施开箱检查。如何实现海运集装箱更加高  相似文献   

5.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07,(12):37-39
美国西南岸三港1-9月集装箱吞吐量停滞;查尔斯顿港2013年140万TEU新集装箱码头投产;杰克逊维尔港新集装箱码头2009年投产;杰克逊维尔港同意韩进海运建设集装箱码头;温哥华港1~9月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AP摩勒码头在厄瓜多尔开发新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集装箱枢纽港,其中转量在总的集装箱吞吐量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1年新加坡港口在马士基海陆公司的航班搬迁至丹戎帕拉帕斯港后,吞吐量大幅下降了约9%,为1552万TEU,但中转量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1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1780万TEU,70%是中转箱;2001年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80万TEU,其中,中转吞吐量320.6万TEU,占41%。 上海港有着广阔的内陆腹地,吸引大陆腹地集装箱吞吐量是上海枢纽港和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近年来,与日益增长的集装箱吞吐总  相似文献   

7.
《中国远洋航务》2007,(12):22-22
一、中国港口前十强集装箱码头;二、中国港口前五强内贸集装箱码头;三、中国港口前五强内河集装箱码头;四、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桥吊作业效率码头;五、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六、单船船时效率创纪录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8.
张永兰 《集装箱化》2010,21(7):18-21
<正>0引言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615万TEU,超越香港港成为世界第2大集装箱港口;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1万TEU,连续3年居世界第2位。预计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500万TEU。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港口40家内贸集装箱码头的63名代表聚首营口港,举行“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一届四次全委会”。营口港集装箱码头总经理曹应峰主持了大会,上海集装箱码头副总经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迅速恢复快速增长,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实现了大幅提升,全年集装箱海运贸易量达到2.07亿TEU,年度增速增至6.5%,成为近十年来增速最高的年份。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2021年,全球集运市场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火爆行情。1.全球主要班轮公司盈利能力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对世界集装箱港航业可谓是特殊的一年,因为该行业第一次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集装箱业务量的倒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港口集装箱出口业务发展基本情况1.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现阶段港口集装箱业务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集装箱这一运输模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集装箱码头带来了巨变:197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3.29万标准箱;2007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为1.14亿标准箱,全球占比高达23%。全球前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独占9席,其中上海与香港分居第二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6,(9):18-18
香港位于亚洲贸易地区中部,可谓得天独厚深水良港的中国香港集装箱码头在过去13年间连续12年荣获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行榜第一宝座;每年365天连轴转的香港集装箱港口以其高效率和最大化效益称于全球。2004年抵靠香港的集装箱船舶有225426艘次,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200万标准箱;200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居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2320万标准箱的新加坡之后,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作为世界上不多见的天然深水良港的香港的最大优势是背靠中国内地、经济相当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加工贸易区;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发达和不断完善。香港可以为中国内地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托运人提供一年365天不间歇的海关服务;而香港特区政府认为香港集装箱枢纽港高质量服务和其基础设施的各项优势可以继续确保香港码头集装箱的日均高流量。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设备市场分析及2012年后期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敏 《集装箱化》2012,23(10):1-3
1集装箱设备市场需求分析1.1集装箱贸易量的影响集装箱设备保有量的增长与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基本同步,过去10年两者的比例关系保持在4∶5左右。2001—201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集装箱贸易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集装箱设备保有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1.2集装箱设备更新的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1980—1992年全球集装箱产量总计1305万TEU,而1992—2008年全球共淘汰老旧集装箱1266万TEU,超期使用的集装箱不足3%。由此可见,通过考察12年前的集装箱产量,可以推测所处年份老旧集装箱的淘汰量。  相似文献   

15.
寒金 《中国港口》2008,(8):43-45,31
<正>据2008年1月1日星期二日本东京出版的"航运与贸易新闻"元旦特刊第一期和英国伦敦2008年6月出版"集装箱化国际"等媒体报道,尽管燃料油价格狂涨、运输成本偏高、利润幅度偏紧、2007年全球集装箱货运服务市场集装箱货运  相似文献   

16.
<正>15年来,居于世界排名前五位全球独立集装箱码头营运商巨头在世界港口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份额从最初的不足20%增长到2006年首次超过50%。  相似文献   

17.
蔡鹏 《水运管理》2018,(2):34-36
12017年回顾1.1集装箱吞吐量和铁水联运量快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强劲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双重利好下,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超预期,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亿TEU,比2016年增长8.6%,增幅较2016年多4.6个百分点,年增长率是2010年以来首次回升,为近6年最高(2010―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变化趋势见图1),3月、5月、7月和9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均超过10%。分季度看,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3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0%、9.6%和9.7%,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已经占据了世界集装箱货运量的82.5%。时至今日,年集装箱吞吐量为50~75万TEU的港口被认为能进入世界港口排名前100位。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20世纪20年代建港初期,濒临波罗的海,都是不冻良港的格丁尼亚和格但斯克等波兰港口就开始在相互竞争中持续发展,时至2005年底,这两大港口都已经成为拥有自由贸易区的集装箱港口,随着波兰正式加入欧盟组织,波兰港口的集装箱年吞吐量年年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07年各自集装箱码头的规模将再扩大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港口集装箱运输始于改革开放年代,十几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快速递增,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猛,到1996年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接近60万TEU,形成了以厦门、福州两港为主导的格局。厦门港199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0万TEU,并开辟了地中海、北美直达班轮。为实现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和建设海洋大省的构想,以及适应厦门、福州与高雄港的直航,我省集装箱吞吐量仍将大幅度提高。为此全省各海港纷纷新建、改建集装箱专用泊位、一哄而起,可以说是尚处于粗放型阶段,笔者认为在我省集装箱码头建设中应该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